中國“60後”政壇新星(下)

孫政才:就怕忘了老本行

在北京西山腳下、風景秀麗的昆玉河畔,有一座“都市里的農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陽春三月,這裏院外鮮花盛開,爭奇鬥艷,院內試驗田一片生機盎然。

就是這塊“風水寶地”,10年孕育了一位青年科研才俊,又10年他一路升到正部級職位。他,就是年僅36歲、已在現任職位上工作了兩年多的農業部部長孫政才。

3月20日,記者專程來到這裏,采訪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因為“他是最瞭解孫政才底細的人”。

眼光,思路‧糯玉米

“孫政才是我的同門師弟,我們師從我國著名玉米研究專家陳國平教授。當年,北京農科院招收的研究生非常少,作物所只有七八個研究生。陳教授是所長,只帶了我們兩個研究生,我們的研究方向是玉米栽培。”趙久然的辦公室極其簡單,也很安靜。說起師弟,他頗有自豪感。

院內的試驗田曾是趙久然和孫政才的一部分“自留地”,直到現在,他倆還經常一起出科研成果(論文)。“那時候我們一邊學習理論,一邊進行生產實踐,從實踐中找問題,通過理論再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鍛煉了孫政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說到這裏,趙久然話鋒-轉:“他喜歡開玩笑,說話也很幽默,很多時候只要他出面,多複雜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趙久然告訴記者,那個時候他們工作都很忙,沒有什麼業餘愛好。孫政才身高近1.8米,唯一的愛好就是打籃球,曾是學校籃球隊的中鋒,“三步跨籃動作很瀟灑,球投得也特別准”。由於沒有時間,加上打籃球總是打破眼鏡,後來他就慢慢放棄了。但是,孫政才比同齡人都眼光長遠,他一直堅持擠時間學英語。結果他有了一個去英國進修的機會,因為他過硬的外語水準,無人競爭得了。

1987年參加工作後,孫政才先後任北京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長、所黨支部書記、副院長、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越來越高的職位,也鍛煉了他越來越開闊的思路。

如今,雖然當上部長,孫政才仍時不時“要求”和老搭檔趙久然見一面,一是說“怕忘了自己的老本行”,二是說“惦記著吃老趙實驗田裏種出的新品糯玉米”。

出息‧勤奮‧粉筆頭

熟識孫政才的人,普遍認為他“很山東”:除去一副眼鏡,那面相、膚色、身高和性格,都給人些許粗獷之感。

1963年,孫政才出生在山東榮成市一個叫五龍嘴的海邊村。每當有記者前來采訪,熱心的村民都會把一本《五龍人》村志搬出來,做一番詳細的介紹。當然,他們重點推出的自然是孫政才。因為“孫政才是五龍嘴村有史以來學問最大、也最有出息的人”。這話就寫在村志上。

有人指著臨街的一棟紅瓦房說,那就是孫政才的家。院門上著鎖,“孫政才的父母平常在榮成市里生活,逢年過節會回來住住。”

據孫政才當年的小學體育老師張樹皆等介紹,上小學時孫政才個子就高,性格平和,甚至有些 腆,但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中學是在榮成上的,離家遠了,他就-直住校。那時他家裏條件不好,每個週末要回家背幹糧和鹹菜。但他總比其他同學早回校,抓緊時間學習。

《五龍人》村志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同所有的成功者一樣,他成功前面付出的是辛勞的汗水”來評價孫政才的“成才”,並以此激勵村裏的後生們。

村志裏還收錄了關於孫政才勤奮學習的典型事例:為了備考研究生,1984年的寒假,孫政才是在學校圖書館裏度過的。數九天,夜深時寒氣逼人。為了禦寒,他披著大衣,再用毯子包著腿和腳。

這裏說的是孫政才在萊陽農學院(現為青島農業大學)讀大學時的事。實際上,在萊陽農學院還有一個更經典的例子,一直在師生中傳為美談。

在讀大三期間,孫政才與一位輔導教授一起搞小麥品種實驗,不慎將一個粉筆頭丟失在做過土壤成分分析的試驗田裏。在常人看來,區區一個粉筆頭丟在田裏沒啥關系,但嚴格的教授認為,它會改變一部分土壤的成分結構,就有可能影響一顆或幾顆種子的發芽,生長,進而影響到整個實驗的效果。於是,教授要求孫政才將試驗田認認真真地再翻一遍,無論如何要找到那個粉筆頭。盡管孫政才身強體壯,但等他找到那個粉筆頭時,已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背痛。然而,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這件事的意義,對孫政才的教育和影響卻非常深遠。

孫政才的師兄趙久然告訴記者:“他在科研上和從政方面的成就,無不與他勤奮。嚴謹的態度有關。”

風格‧機遇‧差額粟

孫政才在北京順義區(原順義縣)的經歷是不能不提的重要一段。

1997年,根據中央人才選拔計劃安排,北京市決定派孫政才到郊區縣政府任副職,至於去哪個區縣,可以自己挑選。

“孫政才選中了順義縣,這說明他的眼光很獨到。順義縣的特點是農業基礎好,這可以好好發揮他的專業特長,而且順義縣的工業很多,工業發展在整個北京市的區縣中也很靠前。”雖然已過去數年,順義區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對孫政才依然印象深刻。他告訴記者:“他(孫政才)當時提出了加快順義縣資訊化建設的目標,並要求各級部門簡化審批手續,優化流程,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政府辦事效率。這實際上是他一貫的風格,辦事不拖泥帶水,效率很高。”

孫政才上任不久,正趕上順義撤縣設區,工作千頭萬緒。但在孫政才分管的領域裏,就像在自己的試驗室裏做實驗一樣,“運用嚴謹的理論和科學的統籌方法”,將每一件事安排得井井有條,高效而成果顯著。當時,順義一些機關人員私下裏親切地稱孫政才為“孫有才”。

突出的成績和較好的口碑,讓孫政才在幾年的時間裏連連高升:從副縣長到區長,再到區委書記。

然而,孫政才的“爆發力”也許才剛剛顯現。2002年,北京市委常委改選,按照差額一人的規定,市委將“年輕有為”的孫政才增為候選人。當時外界並不看好孫政才,認為他可能只是充當“差額票”的角色。因為孫政才當時只有39歲,而且當年2月他剛剛從區委副書記、區長晉升為區委書記,實在太“嫩”了。不成想,選舉結果大大出人意料,北京市的黨代表們“偏愛”高學歷和做事果敢的孫政才,竟然將一位原市委常委給“差額”掉了。半年後,孫政才出任北京市委秘書長。

2006年12月,機遇再次青睞這位“有准備的人”,離開農業老本行近10年後,43歲的孫政才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農業領域,被任命為農業部部長。

中央黨校一位熟悉孫政才的教授告訴記者:“這位‘少帥部長’知識面廣,非常敏銳,具有很強的責任感。但他的資歷還淺,前面的道路還很長。”

政壇新星努爾‧白克力 文人治區鐵腕反恐

2009年3月14日清晨,得知47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要來清華大學演講,學生們扔下早餐,提前2小時就跑去占座,結果擠爆了整個會場。白克力的開場白是:“我擁有10年大學教師生涯,1993年離開教師崗位後就再沒登過講台,沒想到16年後登上的竟是清華的講台。”流利的漢語、儒雅的氣質,白克力一下子征服了清華學子的心。

“神奇”的高考之路

白克力溫文爾雅又不失鐵腕的“儒將”風格,與他豐富的人生歷練密不可分。

1961年,白克力出生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樂市的一個鄉鎮。此地位於新疆北部,和哈薩克斯坦接壤,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邊境地區,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白克力在這種環境中長大,蒙古族的豁達、哈薩克族的堅毅、漢族的聰慧、維吾爾族的樂觀,都深深影響了他。

白克力出生時,恰逢中國剛剛經歷3年自然災害,全家靠父親一人支撐,生活艱難。作為長子,他從小就幫助父親維持生計,早早體味到父輩的不易。熟悉白克力少年時代的人回憶說,當時的白克力發奮求學,1977年的高中招生,他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成為高一(2)班的班長。極富傳奇色彩的是,他僅僅讀了一年高中,便在老師的鼓勵下,報名參加高考。

1978年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二年。盡管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對考生年齡和學力的要求有所放寬,但在讀高一學生參加高考,還是驚動了教育部門。在學校的據理力爭下,白克力終於通過資格審批,拿到了准考証。此時,距離高考只有5天。

白克力在志願中填下了北大、復旦這些夢想已久的高校。放榜那天,他得到了一個喜憂參半的結果:他的成績超過錄取分數線100多分,但新疆大學捷足先登,把他“搶”到門下。

白克力頗感沮喪。經過父親的一番勸解,1978年11月,他來到距離家鄉500公里之外的烏魯木齊,走進新疆大學的校門。年少的白克力不會想到,這裏將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站。新疆大學的一裸“胡楊”

同活躍於當今政壇的一些“60後”高官一樣,白克力在大學裏讀的也是人文社會科學:政治理論專業。

漢語流利的白克力選擇了5年制的維吾爾語班。曾與他一同學習、工作的新疆大學一位老同學說:“白克力喜歡讀書,手不釋卷,這個習慣到現在都沒改。他性情活躍,人緣很好,各族老師和同學都喜歡他。很重要的一點是,他有組織活動的天賦。”

1983年,白克力大學畢業,有關部門想把這個尖子生分配到地方上工作,時任新疆大學黨委書記的張揚堅決不答應。張揚也看中了這個好苗子,將他留在學校當政治系團總支書記。時隔一年,又委以他校團委副書記的重任。在接下去的兩年中,他接受了方方面面的培養,到陝西師範大學高校管理幹部培訓班學習,到廣東、福建、上海等沿海開放地區調研。1986年,當中央黨校到新疆招考研究生時,白克力成為新疆大學向中央黨校力薦的一個,並在考試後成為3名錄取者中唯一一個維吾爾族人。畢業後,白克力相繼出任新疆大學團委書記、校黨委宣傳部部長。

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白克力借胡楊作比喻,深,隋地回顧了新疆大學15年的培養造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