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增進兩岸民間互信有賴於深化“三通”

【華社上海12月23日電】由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東亞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兩岸民間互信論壇21日至23日在上海舉行。與會兩岸學者呼籲:增進兩岸民間互信有賴於進一步深化“三通”。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說,實現兩岸“三通”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三通”的全面實現,是在2008年12月15日兩岸真正意義上的海空直航啟動,到今年12月是四週年。事實證明,只有在“互通”的環境下,才能進一步增加兩岸民間的共同經歷和共同的歷史記憶。

“在‘三通’實現後,還要進一步深化、深入,只有兩岸交流互通的時間足夠長,彼此的尊重、體諒足夠充分,才能使互信的基礎更加穩固。”章念馳說。

台灣《旺報》總主筆戎撫天認為,“三通”實現以後,兩岸還有很多事要做,在增進了解、互信、融合的過程中,“路上當然有石頭,要一一搬開”,這需要兩岸共同的智慧。他建議,兩岸應集思廣益,在奧運會和世博會後,以文化為主題,共同參與舉辦世界性的大型活動,攜手創造新的共同記憶。

上海臺研所副所長倪永傑建議,從維護和深化“三通”的角度出發,在確保大陸赴臺人員人身財產安全和免受滋擾,確保大陸配偶在臺獲得應有權益等方面,台灣相關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並有所行動。

與會兩岸學者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增進民間互信是和平發展的題中之意,需兩岸各層面、各領域的共同努力,才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海峽衛視將推出客家文化兩岸行系列節目

【華社福州12月23日電】開播兩年的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明年將重點策劃製作客家文化兩岸行系列節目,更多地再現台灣地區客家人物和客家故事,力求搭建海峽兩岸乃至全球客家人溝通的平臺,傳播客家文化。

《客家人》欄目製片人、福建榮宇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富榮22日在此間舉行的欄目開播兩週年總結研討會上說,明年將重點策劃製作客家文化兩岸行系列、福建十大客家工程項目系列片、以作家何英長篇小說《撫摸歲月》中客家民俗內容為藍本製作紀錄片、客商系列等重點項目。

《客家人》是大陸目前唯一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電視欄目,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海峽衛視和中共龍岩市委宣傳部主辦,福建榮宇傳媒有限公司承辦,2010年6月開播,每週日晚播出,迄今已播出120多期。

綠營兩岸 郭正亮倡縣市長主導

【中央社台北23日電】民進黨兩岸路線待凝聚共識,前“立委”郭正亮今天表示,民進黨高層都在搞意識型態,若交給縣市長主導,會比較務實。

郭正亮受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對於台灣的影響已經「入島、入戶、入心」,甚至想透過農漁產品的訂單,來影響2014年的七合一選舉。

他認為,民進黨要了解大陸要做什麼事情,要想辦法經營。

郭正亮說,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雲林縣長蘇治芬,與大陸來往的經驗很多、很了解對岸,民進黨由縣市長來主導兩岸政策會比較務實。

他還說,民進黨內有派系大老支持一邊一國,但所支持的縣市議員,卻都已在做兩岸交流。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則認為,請縣市長提供兩岸交流提供的所見所聞一定有需要,但是縣市長有自己的職責與角度,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還是應有整體戰略與全面性的思維,由黨主席主導才是正途。

但他也說,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可能的委員名單,還是不脫派系大老,縣市長即使可望參加,聲音也相對有限,比較可惜。

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則表示,中國事務委員會是黨內整合平台,縣市長對兩岸問題的想法,也將是黨內的重要參考意見。

台灣文學大師余光中:我已經沒有鄉愁

【中新社東莞12月23日電】台灣文學大師余光中23日作客廣東東莞莞城“文化週末大講壇”,作題為《旅行與文化》的專題演講。余光中表示,自從兩岸恢復往來,他就經常回大陸,已經沒有鄉愁,現在他更關注兩岸的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不斷探索文學的境界。

余光中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文所所長,出版專著五十多種,他的《鄉愁》、《白玉苦瓜》等作品被介紹到大陸之後,十分風靡。

余光中表示,很多人都跟他談起《鄉愁》,但是自兩岸恢復往來,他在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裏已經回大陸近60次,所以他已經沒有鄉愁,現在他要寫的更多是還鄉的感受。

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華語作家之一,余光中85歲高齡仍然致力於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借著寫作、演講、詩歌朗誦等形式,不斷昭示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此次余光中以旅行與文化的關係為切入口,結合自己八十幾年的人生經驗,為東莞的市民解讀文明史上的旅行文學以及旅行中的文化情懷,進而帶領人們重新認識旅行的意義。

余光中表示,旅行是把自己投入不同的空間和時間,當你把自己投入與同胞不同的空間和時間裏,就會體會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引發你更多的思考。旅行是一種文化的翻譯,從當地一些日常的事情、生活的細節,就可以解讀出當地的文化、人生的不同境界。

作為學貫中西的文學大師,余光中對中西文化交流有著獨特的見解。余光中表示,他大學時候學的是西洋文學,這些文學教會他很多,曾經一度他完全跟著西方文學走,但是越了解西方文學,他反而越被中國文化吸引,又重新回頭在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

余光中表示,中西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將英語等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用到中文作品中,文學語言會更加立體,將中西文化交融到作品中,作品就更具有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