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內港水浸問題還應思想再解放一點 解決內港水浸問題還應思想再解放一點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在陪同特首崔世安訪問北京,拜會國土資源部和國家海洋局領導之後對媒體表示,他向相關部委提出想法,經過初步分析,澳門特區要解決內港水浸及海水倒灌等問題,應在內港適度築堤,並築高堤基。他還透露,有關想法獲得了相關部委支持,並要求特區政府進一步提出細化方案。

「內港適度填海,並築高堤基」,這是一個具有突破性的想法。這是因為,眾所周知,內港既然稱之為「港」,就是從歷史到現實,這一帶都是港口碼頭,既有漁用碼頭,也有貨運碼頭,更有客運碼頭。當年的港澳碼頭,就是在內港。既然是「填海」,就將導致兩個可能,其一是填海後,現有的港口碼頭向新造陸地的外緣遷移,當然,將會根據現實情況和需要,對內港大各類碼頭進行疏理整頓;其二是在填海後,乾脆不再保留碼頭,亦即將碼頭搬遷到其他適當的地方去,例如九澳碼頭等處。

實際上,內港水浸的徵結 ,是在於此處原來就是海域,後來經過填海,才形成陸地並興建碼頭,因而內港一帶的地勢較低,而且內港附近街道的名稱,多與「海」或「碼頭」有關,如「新埗頭街」等。至於為何以前鮮有「水浸」紀錄,現在卻為何頻頻水浸呢?估計一來是由於近年來海平面上升,二來是石角嘴水壩興建後,當上漲的潮水湧入狹窄的濠江水道後,未能像以前那樣被寬闊的前水河所吸納消化,前面的潮水尚未來得及消退,後面的潮水又再接踵而來,形成「疊加效應」,因而就在濠江水道上「堆積廻流」起來,其原理就有點像錢塘江大潮那樣。

其實,由於時勢發展,內港一帶的「港口碼頭」功能已經大為弱化。首先,是港澳客運碼頭遷往新口岸外港;隨後是漁港式微。再後來,前澳葡政府打算像港澳客運碼頭外遷那樣,也規劃將貨運碼頭外遷,這就是九澳碼頭的興建背景之一。再加上濠江水道對岸(灣仔)不斷填海發展,濠江水道已經日漸狹窄,使得內港根本不再適宜作為港口碼頭之用。

倘是考慮到上述因素,為了徹底解決內港一帶的水浸問題,填海確是一個好辦法,在填海過程中提高海岸線的高度,就成為阻止海水倒灌進陸地的人工屏障,日後大潮及颱風潮水就「望堤興嘆」了。

其實,現在也正好是研究及落實填海構思,整治內港的的最佳時機了。實際上,內港碼頭的雜亂無章,成為舊城區的「毒瘤」。而隨著澳門製造工業的內遷及萎縮,當年由幾百噸的木船在內港碼頭裝載出口工業製成品,運到香港再轉駁到萬噸遠洋輪船,運往歐美市場的模式,已經一去不再復返。今後,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由香港進口及轉口澳門的各種商品,也無須透過海運方式,在內港碼頭卸貨。因而可以預料,即使是不作填海,內港碼頭也總會有流失功能,荒廢衰微的一天。

既然如此,填海就不存在「負面效應」亦即影響海運的問題。至於尚餘的部份貨運,就由沒有發生過水浸狀況,因而無須以填海來防浸的,由司打口至媽閣廟一帶的碼頭來承擔。至於澳門與灣仔之間的客運,在海底隧道建成後,客運碼頭也可「收山」,而澳門與內地的客運碼頭,就可讓北安碼頭來承擔,反正濠江水道已經日益淺窄,並不宜繼續以內港為客運碼頭。因此,內港碼頭的搷海,好處是大於害處。

內港填海,當然是可以阻止海水倒灌,但卻未能解決「內澇」即雨水排泄的問題。相反,由於填海,雨水更難排泄。因而有必要參照臺北市的做法,興建抽水泵站及相應的收集雨水下水道,在雨勢較大而致舊城區的雨水未能及時排泄時,就開動水泵將雨水抽走。

實際上,城市水患為臺北市居民的憂患之一。臺北市遭基隆河、新店溪等河流所包圍,但地勢卻呈低窪,原有的自然溢洪流路及滯洪窪地幾乎開發殆盡,在臺北橋及關渡段河道狹窄,加之海潮頂托,每遇颱風暴雨,動輒洪水氾濫成災,洪災損失亦因經濟發展而逐年增加。近年來,臺北市頻遭大洪水的襲擊,連以往市區鮮少淹水之處,如臺北車站商圈、忠孝東路商圈等也無以倖免,臺北車站整個地鐵軌道與月臺,全都浸泡水中。臺北市政府對此的對策之一,是興建防洪抽水泵站,及共同引水工程,在雨水形成內澇之時,開動抽水泵機將收集到的雨水抽到基隆河及新店溪等河道去。臺北地區防洪建設是依據《臺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進行的,計畫流量採用二百年一遇洪水流量,堤防高程在五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保護區域包括臺北市、三重、蘆洲、五股、泰山、新莊、板橋、中和、永和等市鄉鎮。手段包括:一,築堤束水;二,開闢二重疏洪道,及拓寬關渡隘口;三,疏浚河道;四,堤後抽排水。基隆河沿河兩岸已興建水閘一百二十三座,泵站七十九座。因此,在同等降雨條件下,受淹面積減少到以往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既然是填海,也既然是築堤,就等於是將會「廢」掉內港的「港口」功能。那就不妨「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再邁大一點」,索性在填海所得的土地上,興建「西區快速走廊」,與同新城填海區配套的環澳快速道路聯接起來,方便那些並不打算穿行於市區,只是在外圍行走的車輛,可以快速通過。這就如內地許多城市的快速環城道路,或是香港的「東區走廊」那樣。而且,也可解決輕軌二期計劃行經內港一帶的線路,因為內港一帶街道狹窄,地質鬆軟,及海岸有碼頭等不利情況,令到輕軌難以「落腳」的問題。當然,適宜思考,究竟是採用地下式還是架空式,倘是採用地下式,在填海時就一併預建輕軌地下隧道。或許,劉仕堯司長所透露的「填海」方式,就有此長遠的戰略性規劃設想。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