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新通道將有助推動經濟發展

博言

作為連接本澳北大門的拱北口岸早已經是供不應求,每年過千萬人次經拱北關門出入境,並且每逢節假日出現暴關的狀態時而易見,然而旅客或市民進出本澳最為方便還是首選於拱北口岸,可是拱北口岸的容量不能與時俱進,為尋求各種解決的方法,社會各界一直提出各種不同的建議及意見,粵澳新通道的提出及落實,相信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對於推動本澳與內地社會經濟、文化及旅遊的發展具有促進性的作用。眾所周知,粵澳新通道的興建相關事宜至今已走上最後階段,就連將來承建施工單位都已經落實了,可是還要等待中央政府相關部委作最後的拍板及政策指令上的指導,才能真正將此項工程落實,日前,特首崔世安率領政府代表團到北京並拜會多個國務院部委,其中「重頭戲」是拜會公安部和海關總署, 為進一步落實粵澳新通道籌建事宜進行商議。或許可以講是好事多磨,粵澳新通道何時才能真正落實興建,至今仍是一個未知數,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仍然需要密切協商向中央相關部委提出建議及申請,將這此項居民期望以久的民生、民心工程得以落實。

其實,粵澳新通道不僅僅對於推動本澳的社會經濟及旅遊等領域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經濟性戰備意義,此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相信將有助於澳門建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有利於澳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還對與本澳最近的廣東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亦會起到一定的促進性作用。新通道位於拱北關閘口岸西南側約800米,作為拱北-關閘口岸的附屬口岸,屬全封閉旅客過境專用性質,僅供行人使用,初步設計日通關客流量約20至25萬人次,以紓緩拱北口岸的人流壓力。並且有消息指,未來的粵澳新通道,有望“創新通關模式”。“兩地一檢”、“單邊驗放”、“24小時通關”有可能在這裏率先試行。可見,粵澳新通道建設不僅有利於實現幾個城市軌道交通的便捷對接,而且將有效紓解關閘—拱北口岸通關的人流壓力,並將大大改善澳門北區的城市環境,而鴨湧河的全面整治,則是澳門與珠海兩地人民的共同願望。粵澳新通道位於北區及與現時的關閘口岸之邊上,已定的位置並處於廣珠城軌珠海拱北站邊上,對推動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及便利通關具有實際性的意義及作用。

自特區政府去年七月正式向中央申請,在鴨湧河上興建粵澳新通道。新通道計畫已有序進行,但未知中央何時批覆,亦未有具體執行方案,現階段不能編制準確預算。珠澳雙方已為新通道正式設立了五個專責小組,商討通關、邊防、檢驗、檢疫、規劃、交通、基建及環保等對接工作。澳門正深化新批發市場選址、環評,冀中央能儘快回復。新通道預算受未來粵澳合作方式、通關模式、鴨湧河整治方案及具體設計等影響,須待上述事項清晰後,才有條件編制較準確預算,政府日後會公佈。計畫中的新通道屬拱北口岸的附屬口岸,行人不行車,位於拱北關閘口岸西南側約 八百米 ,即現南粵批發市場、驗車中心及周邊地段,面積約 二萬八千平方米 。新通道包括一條總長 四百五十米 的封閉式人行過境通道,橫跨鴨湧河, 主要對接新通道聯檢大樓與廣珠城軌珠海站。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日前則表示,澳門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澳門回歸以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充滿活力。質檢總局一直關注支持澳門發展,與澳門各相關部門建立了專業合作機制。雙方圍繞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食品安全、工業品檢驗、口岸通關、標準和認證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粵澳新通道專案建設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拱北口岸是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陸路通道之一,每天數十萬人員進出。為有效保障口岸通關暢通和人員安全,口岸一線檢驗檢疫人員工作壓力巨大。建設粵澳新通道,方便了人民群眾,有利於民生、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質檢總局將全力支持粵澳新通道建設,共同構築內地 與澳門合作發展的新橋樑。質檢總局將一如既往地加強與澳門在質檢領域的全面交流合作,支持橫琴開發、港珠澳大橋建設和跨境工業園區建設,努力促進內地與澳門的經貿往來,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建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我們都知道社會的共識要求興建粵澳新通道,這並非是偶然性的事情。近年粵澳兩地人流來往頻繁,拱北口岸承載力已不堪負重,再加上京廣高鐵和廣珠城軌通車,預計進一步加重拱北口岸的通關壓力。2011年關閘(拱北口岸)通關人數已近9700萬人次,日均客流逾26萬人次,預計2013年前突破1億人次。旅客常須較長時間排隊,口岸及周邊交通設施迫近上限。預計廣珠城軌至2015年,全日客流量約39 .5萬人次,至2028年全日約55.7萬人次。如不及早進行新增人流疏導,口岸及附近設施將承受更大壓力。有傳媒消息指,來澳內地旅客逐年遞增,拱北、關閘口岸壓力與日俱增。隨著廣珠城軌開通,最近不少內地旅客來澳辦年貨,關閘口岸備受壓力,尤其傍晚時段出境高峰期,關閘離境大堂人如潮湧,幾近逼爆。由於關閘離境大堂設在上層,本澳居民出入境通道安排在其他旅客通道後方,不少居民抱怨在人潮高峰期寸步難行。每日傍晚六時至八時為關閘口岸離境高峰期,除旅客及本地居民外,亦有大批在珠海居住、澳門工作的外僱,人群集中在同一段時間蜂擁而至,將離境大堂擠得水泄不通。當局為方便疏導人流,開通六條扶手電梯及一座升降電梯供使用。但扶手電梯使用情況並不平均,人流多集中使用靠近入口三條扶手電梯,旁邊三條顯得 疏落。扶手電梯長期高負荷運作,常現險情。加上離境人潮以非本地人為主,辦理離境手續通道主要集中離境大堂近扶手電梯出入處,人潮高峰期容易堵塞扶手電梯出口。同時,本澳居民通道及自助過關則設在離境大堂後方,不少使用自助過關通道人士在高峰時段離境時,常抱怨寸步難行。內地客回程時多在傍晚離境,恰與本澳居民及外僱大匯合,形成近日關閘口岸離境人流增加,尤其是週末時段,常見大量離境人潮。由於離境大堂現時未設任何分流措施,有居民反映不時出現混亂情況,傳統人手通道大排長龍,人龍甚至延至扶手電梯處,導致“人塞人”,旅客怨聲載道。

另外,廣珠城軌開通以來,拱北口岸的出入境客流保持平穩,暫未出現因城軌開通而湧至的旅客高峰。週末和節假日的旅客較多,平日拱北口岸的客流量約為二十萬人次,與以往相若,並無明顯增長。春節假期臨近,大批內地自由行旅客來澳觀光購年貨,當中不少選搭城軌到珠海,拱北口岸料將迎來客流高峰。廣珠城軌拱北站開通後,進一步帶動內地旅客經拱北口岸來澳。廣珠城軌拱北站的客流量已逐步升溫,形成另一股旅客熱潮,對日益繁忙的拱北及關閘口岸增添壓力。由於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仍未完成,粵澳新通道祇在構思階段,短期內難以依賴擴建硬體設施疏導人流。即使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完成並投入使用,本澳關閘口岸的通關設施以至北區一帶的交通網能否應付龐大的旅客潮,亦成為另一問題。就是 因為此問題,粵澳兩地早於去年五月簽署《粵澳新通道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向中央政府提建粵澳新通道,作為拱北口岸的附屬口岸,行人不行車。粵澳雙方更於去年七月正式去函中央申請有關項目,現正積極有序地開展粵澳新通道的前期籌建工作,雙方並分別成立專門領導工作小組。粵澳新通道除基建工程外,社會將焦點放在新通道爭取創新口岸通關模式,如“兩地一檢”、“單邊驗放”、廿四小時通關等,以最大限度為拱北——關閘口岸分流人流、減輕壓力和便捷通關。但由於“兩地一檢”或“單邊驗放”涉及兩地司法管轄及制度問題,要解決多複雜問題。這正需要本澳政府當局與廣東省政府向中央相關部委進行協商與訂定。

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表示,自從向國家領導人提出增闢粵澳新通道對澳門的重要性後,特區政府即與廣東省及珠海市方面多次磋商,決定共同向中央有關部委爭取,希望粵澳新通道項目盡快獲得批覆。是次赴京拜會公安部和海關總署,為進一步落實粵澳新通道事宜進行商議,並探討口岸管理新模式,加強口岸管理、通關效率。粵澳新通道項目,更可一併整治鴨湧河的長期問題。作為主管的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日前則表示,新通道不單單是跨境建設,涉及內地與澳門的政策、法規等對接。未來新通道設計建設等,需要雙方協調聯動。考慮到內地與澳門的對接,粵澳共識由廣東省駐澳門的視窗公司南粵集團負責。南粵是廣東省政府的代表企業,落實過粵澳多個項目如澳大橫琴校區等。所以涉及到兩地對接的方面,交由南粵做。其他的澳門內部工程,如公屋等,則由澳府以招標方式讓澳門企業做。粵澳的共識,包括雙方如何推進,如何合作,項目如何分工等。有關通關便利等方面,希望得到中央方面的支援。

作為連接珠澳的通道,拱北口岸的升級改造每年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有委員則建議,要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加大整治力度,增開粵港新通道。廣珠城軌全線開通的次日,本有傳媒日報頭版便是市民“擠爆拱北關口”。有珠海市政協委員、本澳旅遊業界代表表示,相關政府部門應該思考如何理順關口、疏通分流。“澳門前往珠海若實行自由駕,拱北口岸會更加擁堵。因此希望珠海能與澳門加強合作,促進開通粵澳新通道。其實,眾所周知,粵澳新通道將有利啟動本澳西北區發展,但因通道將與內地廣珠城軌對接,擔心澳門的交通、道路承載力無法負荷大量的人流。也有不意見認為,政府應有全盤規劃,在考慮新通道設置同時一併研究配套交通的銜接、與各口岸的功能分工;新通道不應只解 決現時的通關問題,更應長遠考慮,尤其要思考各口岸及周邊如何能配合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發展定位,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避免再出現落成不久就飽和的情況。同時,粵澳新通道項目大部分工程均在澳門境內,因此大部分由特區政府出資建設,但項目中涉及兩地跨界建設部分,包括鴨湧河整治、聯檢大樓、架空行人通道等,以至涉及粵澳合作政策中的項目,由於需要兩地協調以及與中央部委商討,因此建議由具備相關經驗的跨境公司負責。此外,項目中涉及本地的設施,如交通樞紐、公共房屋、經濟型酒店以及市民服務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