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迎春儀式

農曆元旦,古時作為一年之始,這個習俗,現今人們還很重視,大家拜年道喜,熱熱鬧鬧。而立春這天,古時作為春天之始,現在卻引不起人們的重視,幾乎什麼喜慶熱鬧的活動都沒有。

據史書記載,從周代開始,直至清末民初,官家都把立春作為重要節日,舉行種種迎春的歡樂活動。立春之日,東風解凍,正是勸農耕作之時。“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是我國數千年傳統,自古每年立春,上至朝廷天子,下至府縣官員,都要舉行隆重的迎春儀式。《禮記•月令》就記“天子率公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到了漢代,迎春已成為一種全國性的禮儀制度。《後漢書•禮儀志》說: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鬥食令吏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還遵照西漢元始中的做法,于“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句芒”。可見,千百年前,迎春活動已經多樣化,並且形成了一套程式,世代相傳。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幾項:

第一,迎春方向選定東方,或出東門,或在東郊。為什麼要選在東方迎春呢?《禮記•鄉飲酒》說:“東方者春。”《尚書大傳》指出:“東方者,動方也,物之動也。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故謂在東方春也。”這些話尚沒有把東方與春聯繫的道理講清楚:《冠子•環流》則道出了原因:“斗柄東指,天下皆春。”這是說,北斗星的斗柄移向東方,冬天過去,春天便來到了,萬物萌生。所以向東迎春是合乎時令的。

第二,迎春所祭之神稱為青帝句芒,也叫芒神。相傳句芒是古代主管樹木的官,死後為木官之神,又稱東方之神,也是司春之神。

第三,迎春的官員要穿青衣,有的要戴青巾幘,這是古代習俗。後來,雖不一定穿戴青衣青巾,但也規定穿戴朝服和公服,表示隆重。

第四,迎春活動中要出“春牛”。最早的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各朝代塑造土牛的時間不同。如隋代,每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門外的東側,造青牛兩頭及耕夫犁具。清代則在每年六月,命欽天監預定次年春牛芒神之制,到冬至後的辰日,取水塑造土牛。所謂“春牛芒神”之制,實際上是根據曆法推算哪天是立春之日,以便確定春牛和芒神的位置。芒神雖然是神,並且還是天上的青帝,但是,這位青帝卻跟老百姓非常接近,大家感到這是一位平凡之神,也很親切,往往將芒神塑造成牧童模樣。《禮記》上所說的“策牛人”,到後來,就演變成牧童,而稱之“芒神”了。迎春活動出土牛,既表示送寒氣,又告訴人們立春的遲早,要求適時春耕。如果立春在十二月望(十五),牧童走在牛的前頭,說明當年春耕早;如果立春在十二月底(晦)或在正月初(旦),牧童與牛並行,說明農耕不早不晚;如果立春在正月中 (望),牧童便跟在牛後,說明農耕較晚。到了清代,每年官府向朝廷獻呈《春牛圖》,圖上畫出牧童在牛的前後位置,提醒朝廷要掌握勸農耕作時機。

有意思的是,據記載,土牛用桑柘木做胎骨,身高四尺,象徵四時:春、夏、秋、冬四季。頭至尾全長八尺,象徵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牛尾長一尺二寸,表示一年十二個月。迎春以後,要舉行“打春”。打春也稱鞭春,用意在於鞭策春牛,辛勤耕耘,結果卻是將土牛擊碎。唐宋時期,打春完畢,土塊散地,圍觀的百姓爭著拾取。得到土塊,就像得到芒牛肉,拿回家去,“其家宜蠶,亦治病”。

迎春活動還需要製作春幡,表示迎來了春天的一種慶賀。春幡,民間一般都是彩紙剪成小旗,也有剪成春蝶、春錢和春勝的,插在頭上或綴於花枝。春回大地,透露了人們的喜悅心情。有一年,蘇東坡在立春這天,頭上也插了春幡到弟弟子由家去。他的侄子們見了,都笑著說:“伯伯老人家也插春幡哩!”

迎春活動的高潮,便是“打春”。俗話說:“春打六九頭。”所指立春是農曆二十四個節令中頭一個節氣,一般都在“六九”之前。“打”原意是“自”或“從”,“打春”乃謂數九數到六九,春天便來臨了。不知何時何人倡議,將“打春”變成了打擊春牛。最初,可能含有催春之意,啟示田農抓緊春耕,不誤農時。後來,變成打擊土牛,又改為戳擊紙牛,牛肚中預先放置穀物和紙做小牛,打牛時落下糧食牛犢,預祝糧畜豐收,而寓教於娛樂。中國的一些有關農事的節令,不少都夾有娛樂活動,不乏勉農、勸農,而又以喜聞樂見形式,能為大眾接受。

到了清代,立春這天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範圍擴大,民間也積極參與,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慶典。《清會典事例•禮部•授時》和《燕京歲時記•打春》較為詳細地記載了立春的活動情況。立春前一天,順天府官員要到東直門外的春場去迎春。所謂“春場”,不過是在郊外選上一塊空地,臨時搭起彩棚,裏面放置了事先做妥的春山寶座(即春神句芒的神座)、土牛等,待官員們到彩棚進行迎春儀式以後,便將春山寶座等送到禮部。到立春之日,各部官員都要穿戴朝見皇帝的禮服 (朝服),生員們都穿戴官吏的禮服 (公服)。生員們從禮部抬著春山寶座、土牛等,由天文生引導,從長安左門、天安門、端門一直進到午門前。

這時,大興、宛平兩縣的縣令早已將安放春山寶座的案桌陳設在午門外正中央。生員們進來,便將寶座放在桌上。待禮部堂官及順天府尹暨府丞率領屬員全部到齊,欽天監候時官宣佈立春時刻,生員們又抬起案桌,由禮部官前引,禮部堂官、順天府尹暨府丞後隨,從午門中門進昭德門,到後左門外停下,由內監出來接抬寶座,禮部官前引,禮部堂官及順天府尹府丞跟從,到了乾清門,這時,所有官員都不准進去了。在內監將寶座抬進乾清官的同時,順天府呈上《春牛圖》,推測當年的“年成”(收成好壞,也即豐年或凶年)。禮畢回署,回到順天府還要進行打春。至於各地縣府,都在立春前一天,在官署前陳設迎春牛座,第二天以紅綠鞭打或用杖擊春牛。不過,打擊春牛的人,也有裝扮成春官如牧童模樣的。

(朱啟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