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教交流發展迅猛

2008年以來,伴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兩岸文化、教育、社會領域的互動交流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順應了兩岸和合大勢與民心所向。

祖國大陸積極推動

祖國大陸始終引領兩岸社會文教交流的大方向。2008年以來,在兩岸“三通”實現、交流互動頻繁熱絡的大背景7,祖國大陸提出推進兩岸社會文教交流,加快雙方人員往來互動,儘快實現兩岸大交流、大發展、大合作的新格局。

2008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兩岸應“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大陸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願意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邁上範圍更廣層次更高的新臺階”。兩岸要“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尤其要重視青少年交流,不斷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蓬勃活力。

200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致辭時指出,“商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建立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機制,是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客觀需要”。賈慶林指出,當前兩岸可組織人員先就商簽兩岸文教交流協議進行研究和規劃,就其具體內容、形式、步驟等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時機……旦成熟即可將其納入兩岸協商議題。在首屆及第三屆海峽論壇上,賈慶林特別強調,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而活力在於基層交流。

中台辦、國台辦主任王毅多次指出,兩岸除了“三通”,還要“心靈相通,感情相通,命運相通”。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說到底“基礎在民間,動力在民眾,希望在青年”。今年3月,王毅表示,兩岸應積極考慮適時商簽相關協議,以推動兩岸文教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和機制化。

面對大陸方面釋放的善意,以及對未來兩岸社會文教交流的期待,特別是對兩岸民眾希望進一步加強交往的呼聲,馬英九當局亦給予了正面回應,並採取-定措施推動兩岸社會文教交流不斷拓展。馬英九在多個場合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2009年4月,馬親自主持黃帝陵遙祭典禮,成為60年來首位出席該儀式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還認為,民間團體交流管道愈多,就愈能展現臺灣社會多元特性,對兩岸關係發展與穩定愈有幫助。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也多次表示,兩岸發展有兩座橋,經濟的合作就像手牽手,而文化交流是心連心,血濃於水。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強調,在兩岸以中華文他為依歸之T,中華文化成了兩岸最大公約數,兩岸可在此基礎上取長補短、相互勉勵,再創中華文化輝煌。

文教交流走實走深

第一,文化交流快步推進。2008年以來,兩岸文化交流領域、內涵不斷擴展,各層次文化合作齊頭並進,多層次、多元化、寬輻射格局日益顯現。—方面,高層級文化交流盛事不斷。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連戰、吳伯雄、宋楚瑜等泛藍政要齊聚北京;2009年兩岸故宮實現高層互訪,達成8項合作共識;2010年兩岸共襄盛舉參與上海世博會,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啟動;2011年辛亥百年文化活動風靡兩岸,6月《富春山居圖》時隔360年後在臺北故宮合壁展出,今年2月兩岸合編語文工具書《兩岸常用詞典》編纂完成,等等。另—方面,民間互動持續熱絡,兩岸在文化、藝術、宗教等領域交流合作全方位推進,數量、質量逐年提升。2009年兩岸文化交流首超1萬人次;2010年兩岸文化交流項目2458個參與人數1.8萬人次,2011年僅大陸方面批准的文化交流項目就近3000個。交流領域也逐步由圖書、書畫、戲曲、音樂、舞蹈擴展到影視、出版、博物館、新聞、民間藝術、地方文化等多個方面。

文化產業合作日漸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實體依託。2008年以來,兩岸從文創展會切入,整合資源、構建平臺,推動文化交流規模化、產業化。“海峽兩岸文博會”、“深圳文博會”和“北京文博會”臺灣文創產業不僅參展數量大增、曝光度高,簽約率也逐年上升。海峽兩岸文博會自2008年創辦以來累計參展企業達1632家,簽約項目329個,金額近245億元。目前,兩岸文化產業已形成企業、民間社團、產業園區、消費者等共同參與,涉及表演、影視、旅遊、網絡等多個領域的蓬勃發展態勢。

第二,教育交流突飛猛進。一是實現互認互通。大陸方面,2006年宣佈正式承認臺灣高校學歷,2010年出臺招收台生免試政策,即大學入學考試成績達到“頂標級”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123所高校申請面試錄取,2011年將免試條件放寬為“前標級”,招生學校增至205所。臺灣方面2010年8月通過‘陸生三法”,宣佈承認大陸41所高校學歷,有條件開放陸生赴台就讀;2011年成立“招收大陸地區學生招生委員會”,共有1015名大陸本科生及248名碩博士生首次被臺灣高校錄取,兩岸學歷教育的全面對接初步成型。二是人員互動量質同升。兩岸教育各具特色、互有所長,為近年來不斷推進的兩岸教育資源互利共享提供了基礎。2009年和2010年,大陸居民赴台教育交流分別為1980項、13868人次和3055項、21514人次,同比增長均在55.%以上.兩岸高校校際合作內容日益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如校長互訪、互派教師講學、學生交換研修,以及共同申請課題、專項研究、編寫論著等。特別是,兩岸在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領域打造出交流品牌,如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研討會、海峽兩岸基礎教育論壇、海峽兩岸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和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研討會等,從而為兩岸教育的進一步互動互進提供了機制陛保障。人員往來如火如荼

第一,人員交流規模化、多元化。從數量看,隨著兩岸制度化協商、直接“三通”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等一系列政策舉措落實到位,兩岸民眾往來迅猛增長,大交流態勢基本形成。特別是2011年6月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正式啟動,標誌著兩岸雙向、全面、對稱、正常化的民間交流大幕開啟,極大促進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的擴大和深化。

從結構看,4年來從官方到基層、從工商企業到社會團體、從代表性交流到個人互訪,人員往來呈多層級、多維度格局。大陸省市參訪團赴台交流熱絡蓬勃,基層訪台漸趨增多。2011年,大陸參訪團深入臺灣各地社區、鄉鎮、村落及少數民族聚居區,極大地推動了兩岸民眾交流和社會交流。與此同時,尤其自大陸居民赴台個人游成行之後,兩岸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個人之間互動交流的頻度和廣度得以大幅提高,兩岸非官方層面的相知相融愈發牢固。

從領域看,2008年兩岸制度性協商陝複後,涉及旅遊、金融、司法、食品、郵政、醫療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一系列協議相繼簽署生效,推動兩岸民眾往來從高度集中於商務、探親、民俗等,逐漸向教育科技、體育、影視、出版等新興領域擴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第二,兩岸民間交流機制化、品牌化。其一,交流走向品牌化。近年來兩岸民間交流平臺逐漸增多,品牌效應不斷顯現,成為增強兩岸民眾感情的重要橋樑紐帶。如海峽論壇、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兩岸青年論壇、兩岸醫療衛生論壇、兩岸教育論壇等等。其中2009年開始舉辦、以普通民眾為參與主體的海峽論壇,人數多、內容廣規模大,已成為兩岸同胞交流和基層聯誼的第一品牌。此外,分別以媽祖信仰、黃帝祭典、宗族譜牒、民俗藝術等為主題的各類活動紛至遝來、給兩岸民間交流的歷史感、民族性增色不少;其二,主體更為豐富。近年來兩岸民間交流注重向基層傾斜,廣大基層民眾參與度大幅提高,各類活動民生色彩漸濃,兩岸企業、行業協會、慈善機構、民間社團等互動熱絡。這其中,青少年交流成為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青年參加到兩岸交流中來,近兩年已有數萬名臺灣青年學生參加大陸各地各部門舉辦的夏令營、冬令營、研習營等活動,逾萬名大陸學生赴台研修、交流。兩岸青年聯歡節、兩岸青年論壇、海峽青年論壇,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知名品牌,凝聚和帶動效應十分明顯。影響廣泛意義深遠

首先,為兩岸進一步和平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民意氛圍,構築了紮實的社會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內在要件是牢固樹立兩岸互信,除了政黨之間增強政治互信,更廣泛、更持久的互信則來自於兩岸民間,即臺灣民眾真正認識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要互幫互助、平等協商、共創雙贏。事實證明,只要民間形成共識,兩岸很多問題就能找到解決辦法,兩岸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堅強意志就能凝聚起來,就能形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幾年來,兩岸民眾開始了史無前例的文化、教育交流,基層互動更是遍及社區、鄉村,觸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尤其是兩岸基層的交流與合作,拉近了彼此心理與現實的距離,增加了相互理解與信任,減少了隔閡和誤解,強化了親近感與認同度,擴大了雙方的共識與利益,不僅為兩岸未來進一步增信釋疑、共謀發展打下了很好的社會基礎,也在相當程度了確立和保障了和平、交流、合作這一兩岸關係長期發展的正確航向。

其次,增強了兩岸的民族認同與民族歸屬感,壓縮了“台獨”空間。近年來的兩岸文教社會交流涉及領域廣參與成員多、積極成果實,高頻寬泛深入的零距離接觸既有利於兩岸民眾彼此以誠相待、將心比心,更能催生休戚與共、血脈共承的民族認同與自豪感。而今,文教社會交流已然成為一座兩岸民眾跨越海峽、凝聚共識的“心橋”,尤其陸生、陸客赴台,不僅帶去了大陸的誠心善意與人才商機,也將大陸的欣欣向榮與蒸蒸日上親身、親聲現於臺灣人民面前。這有利於島內民眾更加客觀、全面、正確地認識瞭解大陸,進而尤其是提高青年群體認清“台獨”勢力的虛偽逆流本質和辨識“文化台獨”是非曲直的能力,最終促進兩岸民眾加快消除隔閡、增進認知、阻遏“台獨”,從根本上奠定兩岸合力反“獨”、大力交流、全力發展的民意與社會基礎。此外,兩岸文教社會交流的持續快速發展,給雙方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