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兩岸文化交流必須重視的若干問題

自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後,兩岸文化交流從點到面,從有限到熱絡,從單向到雙向,從自發到自覺地發展,至今已走過了極不平凡的30多年歷程。盡管馬英九連任成功給兩岸文化交流的發展與深化提供了新機遇,但近來島內政局動蕩、執政當局改革步伐嚴重受阻等狀況,使兩岸文化交流正面臨著和平發展時期以來從未有過的新挑戰。逐步被冷落的兩岸文化交流何去何從?如何進一步深化發展?文化ECFA該如何盡快啟動洽商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正擺在兩岸同胞面前,急待一一解決。

39多年來文化交流

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筆者在此以效應大、影響廣,具有相當社會意義、歷史意義為篩選尺度,總結了30多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八大突破性成果:

一、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峽論壇相繼持續成功舉辦。根據國共兩黨領導人於2005年4月達成的共識而舉行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業已成功舉辦了八屆。其中多屆論壇對兩岸共同推進中華文化的繼承與創新,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的重大作用。從2009年創辦至今的海峽論壇以文化為主題舉辦的各種交流活動,逐漸拉近了兩岸的心靈距離。

二、蔡武首次訪台與新上任的龍應台提議召開“兩岸文化前瞻論壇”。2010年9月,大陸現任文化部長蔡武以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身份訪台,是30多年來兩岸文化交流在層級上的一大突破,故具有標尺性的重要意義,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機制化、制度化,為協商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創造了有利條件。2012年5月24日,台“文化部長’龍應台在施政規劃報告記者會上,第一次正式提議召開“兩岸文化前瞻論壇”,其主題是希望通過論壇探討解決兩岸文化交流中面臨的障礙。這表明台灣當局開始正視兩岸文化交流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並望著手逐步解決。

三、台灣以創新模式參展上海世博會,大陸為台灣花博會增光添彩。時隔40年後,台灣於2010年5月重回世博大家庭。以“台灣館”、“臺北館”、“震旦館”三館聯動形式參展上海世博會,這在兩岸文化交流的領域是一大成功突破。同年11月,台灣首次主辦的最高級別的國際園藝博覽會又在臺北開幕。“上海海韻園”和“西安的院子”作為大陸參展花博會代表,點亮了美麗的花博園區。這次“園藝界奧林匹克盛會”顯示了兩岸共同參與國際大展的默契與互信,展示了雙方環保、科技、文化的活力與實力。

四、兩岸互相承認高校學歷,陸生幾經周折終台曠登臺”。早在1989年4月,福建中醫學院錄取13名台灣學生就讀中醫本科,開大陸學府招收台灣學子之先河。2006年4月,大陸主動宣佈承認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核准的台灣高校學歷。迫於民眾連年持續高漲的呼聲,2010年8月19日,台灣地區立法機構通過相關法律修正案,有限制地開放大陸學生赴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就讀及正式承認部分大陸高校學歷。當年台灣73所私立技專院校首次招收2000名大陸自費生赴台學習。島內多數輿論認為,陸生赴台就學交流,不啻為功在兩岸,利在千秋的一件好事、實事,對於推進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互信與共識十分有利。

五、動態版《清明上河圖》與合二為一的《富春山居圖》在台灣展出,盛況空前。2011年6月1日至7月31日,深受兩岸矚目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在本次合璧大典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富春山居圖》前段“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與後段“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實現360年來的首次合璧。2個月的合璧展出,吸引觀展者超50萬人次,引起兩岸民眾乃至全世界華人的廣泛共鳴,折射出兩岸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追憶和不懈追求,更拉近了彼此心的距離。

凝聚了兩岸文化智能結晶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2011年7月1日至9月4日在臺北原花博會爭艷館展出,後又移師台中巡迴展出,北、中台灣地區有150萬人蒞臨觀展。今年6月底至9月2日駐點高雄展出,讓南台灣民眾能近距離觀賞這場文化與科技結合的盛宴。《清明上河圖》在台灣盛況展出,有助於台灣民眾加深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認識,進一步分享中華文明的璀璨和榮光。

六、2012年新年伊始,兩岸文化教育界首次合作編纂的《兩岸常用詞典》宣佈完成,“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也正式開通。海峽兩岸的有關部門和語文工作者,捐棄前見,滿懷誠意,平心靜氣地坐下來共同探討,深入研究,雙方在文字領域攻堅克難,攜手合作,開創了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局。

七、2008年8月、2009年7月兩岸體育健兒共同參加北京奧運、高雄世運,勇創佳績,舉世矚目。由80名運動員組成的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參加北京奧運會15個大項的比賽,在兩岸共同的主場分享光榮、激情與夢想,牽動兩岸同胞新一輪交流熱潮,同書民族複興的新篇章。大陸首次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名義入島參加在高雄舉行世界運動會,對促進兩岸關系發展尤其是對兩岸文化交流的影響,具有重要指標意義。

八、1996年、2000年11月,大陸、台灣先後開放對岸媒體駐點采訪,促使兩岸新聞交流逐步正常化、常態化。1987年9月,台灣《自立晚報》記者徐璐、李永得沖破台灣當局禁令,來大陸采訪,成為1949年以來首次來大陸采訪的台灣記者。1991年8月,新華社記者範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因“閩獅漁事件”赴台采訪,開啟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序幕。1996年,大陸開放台灣媒體在大陸駐點。但是,台灣方面直到2000年底才正式批准大陸中央級媒體赴台駐點。兩岸互設常駐機構是兩岸新聞媒體深入持續采訪的基本要求,也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客觀需要。

兩岸文化交流階段論

兩岸的各項交流包羅萬象、豐富多彩,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三大交流,但在這些交流中,毋庸置疑,文化交流總是先行一步,始終充當著開路先鋒的重要角色。上世紀80年代後期,盡管兩岸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方面根本無法交集、來往、對話、交流,但包括教育、科學、衛生、宗教、文學、體育、戲劇、繪畫、書法、影視、新聞、出版等在內的文化領域,雙方始終秉承的中華文化具有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影響力、滲透力、凝聚力,形成了兩岸認同的交流的基礎、空間、內涵、底蘊。所以完全可以這樣說,兩岸交流是從文化交流為起端,為源頭,尋找雙方的共同點是從文化交流開始;要想解決兩岸的各種不同點、矛盾點,從文化交流出發不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快捷方式。

按照辯証唯物主義的理論,事物的發展軌跡要想歸結為具有共性,又頗具個性的不同發展階段,一般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一、活動相繼出現的順序必須是固定不變的。有先後順序,不能跳越或顛倒。二、每一階段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結構特徵。三、整體結構是連續整合的,其發展則是一個連續構造的過程,每一階段都是前面階段的延伸,是在新水準上對前面階段進行改組而形成的一個新系統。

以此理論為准繩,按兩岸文化交流的成熟度、廣泛性、默契度、參與度、效應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近程階段(或稱為交流階段);中程階段(或稱為成熟階段);遠程階段(或稱為融合階段)。

近程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從單向發展為雙向;從個案發展到廣泛交流;從參與到形成一定默契。時間跨度從1979年兩岸開啟文化交流,到文化ECFA簽署,並具體開始實施。

中程階段:此階段的特徵由於簽訂並實施了文化ECFA,雙方的交流從隨機到有約;從無序到有序;從粗放到精細;從無法律保障到有法律保駕護航:從追求數量到講究質量。時間跨度則要充分考慮到各項具體文化協議的商簽、完善、落實、實施。

遠程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隨著兩岸和平發展理論日益成熟,和平統一理念已為島內多數同胞所接受,政治協商、談判為雙方統一開啟了大門,兩岸的文化交流摒棄曲解,互為理解,融會貫通,匯為一體。傳統的中華文化的複興為中國創新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奠定了基礎,雙方形成了基本類同的價值觀、歷史觀,形塑成兩岸文化的命運共同體。

只有厘清兩岸文化交流具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才能不超前也不滯後,有針對性制定相關政策,才能少走彎路,不走彎路,才有利於促進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

現階段兩岸文化交流

必須重視的若干問題

30多年持續的文化交流,促使兩岸關系發生了驚人的巨變,但與此同時必須看到,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不斷熱絡,現階段正處于探索文化的價值內涵、取向,更多瞭解對方,以求達成共識的關鍵時期,正處於兩岸雙方能否消除誤解,排除障礙,盡快啟動洽商文化ECFA的敏感時期,為此有幾個重大問題必須特別關注:

第一個問題:這幾年,島內傳出一種聲音,認為文化ECFA不必為簽而簽,一切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指出的是,文化ECFA,是相對於ECFA而言的一種俗稱、簡稱,全稱應叫做“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框架協議”。文化ECFA是純屬意識形態範疇的重要協議,任何一方不能單方面人為主觀設定時間表。若急於為簽而簽,即使雙方勉強坐到談判桌上,也會適得其反留下後遺症。

與此同時還必須看到,任何協議不經相關雙方充分對話、協商、談判,不經事關雙方反復爭執、磋商、互讓,怎麼可能成文、簽署、實施?文化ECFA,與兩岸雙方的共同利益及各自利益密切相關,沒有現成條文可以借鑒,可以套用,惟一可行之路須經雙方對應、平等反復協商,若一味強調“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托詞、藉口,使難得遇無奈喪失,大好時光白白虛度。要知道天上絕不會突然之間掉下一個大餡餅。因此如何恰到好處,掌握好洽商啟動快慢的火候、節奏,對雙方都是一個巨大、嚴峻的考驗。

第二個問題:近來島內有識之士指出,如今文化ECPA“陸熱台冷”,關鍵在於台方有疑慮,認為這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