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味”的祭掃

在臺灣,清明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節日,外出的臺灣人一般都會回到臺灣祭掃先祖,兩岸航班也會因此加開。臺灣很好地保留了祭祖的傳統,從大陸延續過來的祭掃習俗依然得到大部分民眾的遵循。在新時代下,保持傳統與環保等新訴求結合起來,彰顯了臺灣人的社會公德。

傳統儀式的完整保留67歲的潘陳鳳金是陳家大姐,他們一家選擇在清明前夕到陽明山上為老父親掃墓。一行19人中,年紀最大的叔叔陳桂官已經86歲,年紀最小的孫子才兩歲。

臺灣祭掃的時間一般是從農曆二月底延續到清明以後的吉日。“土葬掃墓要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前進行,忌在天未亮和太陽下山後掃墓。”潘陳鳳金說。

大人小孩紛紛動手將五彩壓墓紙用小石頭壓在墳上,並有幾遝紙錢放在墓碑前,“這是‘掛紙’,表示蓋厝瓦,說明該墳是有後代子孫修整和祭祀的。”潘陳鳳金向記者介紹。

大嫂黃家嫻在墓前鄭重地擺上艾、雞肉、蓮霧、燒鵝、豬蹄等供品,還有包著雞絲、蛋絲、豆腐乾絲、鮮蝦、花生米、紫菜、冬菇等的薄餅。墓前放了一碗白米飯和一小碟鹹菜,“給鬼神吃,希望他們照顧地下的父親。”她介紹說。

全家人一一祭拜守護神“後土”土地爺,燒化金紙;再拜祖先,燒化銀紙,燒完後再將紙灰上灑一圈酒稱為“奠酒”。隨後,大家環繞墓地一圈,並一一在墓前磕了三個頭,嘴裏念念有詞。最後收拾供品時將拜過父親的蛋在墓碑上敲破,再將蛋殼灑在墳上以示“脫殼新生”,據說會帶來好運。

祭祀完畢後,回到家裏已到中午。潘陳鳳金先為神明準備三樣水果,跪拜;隨後在父親的牌位前為他準備了生前愛吃的幾樣菜,有葷有素;並在房子大門入口處擺設貢品桌,拜地基主(樓房的地基神),只要有飯有肉有菜即可。只見她朝房子內拜,呼請大樓的地基主,報上家裏的門牌號碼,以求大吉大利。

“這是我們年輕人接受教育的一堂課,通過用心感受每一步儀式,也懂得了飲水思源、慎終追遠、及時行孝。”34歲的“孫子”陳進達說,爺爺在1988年就去世至今24年,自己每年都過來掃墓,在爺爺面前從孩子長成大人,還在今年春天剛娶了媳婦。他的新婚妻子林莉涵說,“第一次和家人一起為爺爺掃墓,經過這個儀式,感覺自己真正成了陳家人。”

特色素食潤餅潤餅無疑是清明期間臺灣最受歡迎的食品,臺灣南部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潤餅,而北部也越來越多人在清明團聚並使用潤餅。

位於重慶北路二段29號的“萬福號”80年潤餅老店,是臺北最有名氣的一家潤餅店。老闆高海峰是店裏的第四代傳承人。三十多歲的他,堅守著祖法制作餡料包裹潤餅。在鍋中熬煮半個多小時的柴魚高麗菜、胡蘿蔔等已完全入味,香氣四溢。

高海峰將兩張輕薄如紙的餅皮上交錯鋪平,刷上甜辣醬,依次放入花生粉、海苔粉、魚鬆、豆芽菜、香菜等墊底,然後鋪上滿滿一大勺高麗菜,再以醬料封口,一個“圓潤扎實豐碩”的潤餅成型了。

輕輕咬一口,潤餅皮嫩卻有著彈牙的口感,食材的甘甜融合後完全釋放,傳統的古早味與健康的素食概念令人欲罷不能。

“實際上,清明吃潤餅的習俗是從大陸閩南地區傳習過來的。”高海峰說,小小的潤餅其實講述的是兩岸同文同種同根的親情故事。

音樂追思與樹葬“花若離枝隨蓮去,擱(再)開已經無同時;葉若落土隨黃去,擱(再)發已經無同位。……望你知影(知道)阮(我)心意,願將魂魄交給你,世間冷暖情為貴,寒冬亦會變春天。”清明節前夕,臺灣陽明山臻愛館彌漫著淡淡的憂傷,一首閩南語歌曲《花若離枝》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的無限思念。

“永恆生命——追思音樂會”在陽明山第一公墓舉行,來此祭奠親人的人們,紛紛駐足停留,在《化作千風》《送別》《聖母頌》等悠樂中,懷念著親人的點點滴滴。

同樣的音樂會也在富德公墓詠愛園舉行。人群中,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家屬攙扶下顫巍巍地來到現場。老人身已重病,他希望能在最後的時光裏,親身到詠愛園走一走,為自己選擇一處“落腳”的地方,並希望能有機會在音樂中感受即將逝去的生命的寶貴。

最後,老人為自己選擇了環保的樹葬方式,他的骨灰將被灑在詠愛園的一處樹下,而他安眠處的小片綠地將由他的親人照顧。音樂會現場,老人在《送行者》音樂中,靜靜抹著眼淚。老人的家屬說,若父親往生了,希望還能藉由每年的追思音樂會,緬懷父親過往種種。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處長吳坤宏說,追思音樂會的形式會保留下來,在以後每年清明節舉行,不僅是滿足老人和親屬的願望,也是一種符合現代“環保”要求的新祭奠方式。“用簡約莊重的音樂會取代鋪張奢華的祭拜及焚燒金紙等傳統儀式,是時代的進步”。

多元環保殯葬方式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臺灣民眾的接受和認可。老人選擇的樹葬,就是現代殯葬的新形式。

位於富德公墓園區內的富德生命紀念公園裏,就有專門的樹葬園區,將往生者骨灰磨碎成細粉後,裝入可分解的骨灰罐中,埋入樹木根部,養份被生物完全分解後,轉化為腐殖土壤,滋養大地,不著於相、入土為安、回歸大地。如今在臺灣流行的殯葬方式,除了樹葬,還有草皮葬、花葬、海葬等。

這些環保的殯葬方式,也革新著人們的祭拜方式。沒有墓地,故去親人的骨灰統一安置在骨灰塔上,每到清明統一祭拜。海葬者的後人也並非無所憑弔,在海葬結束後他們拿到一張小卡片,寫有海葬骨灰拋撒的經緯度,清明時節便可出海追思。

環保祭掃每年,到墓地祭祀的民眾都有逾百萬人次,不少臺灣人仍然習慣點香及焚燒金銀紙祭拜祖先。

為了鼓勵節能減碳,臺北市殯葬處自3月17日起連續3個週末假日及清明節當天,為富德靈骨樓及陽明山靈骨塔提供專用紙袋讓民眾放置金銀紙,再統一交由殯葬處代焚,以減少露天大量焚燒對環境和空氣質量的影響;同時,殯葬處也提醒民眾以鮮花素果祭拜,嚴禁燒香。富德和陽明山兩個墓園的靈骨樓(塔)2012年均停止販售金銀紙,2013年起將不再提供臨時金銀紙焚化場所。

“百姓越來越支持這種做法。”在陽明山墓區協助維持交通秩序的義警江武松說。甚至有不少民眾自發到墓園裏當志工,幫忙清理環境、引導民眾、宣導環保措施等。

“臺灣新移民文化交流協會”則組織越南新移民成立志願者隊伍,在富德靈骨樓擔任服務工作。68歲的陳美美,正向掃墓的民眾推介金印紙專用袋,並引導他們將袋子集中放在一處以便統一焚燒。她說,10年前兒子去世,她便開始在兒子骨灰安放的陽明山靈骨塔擔任志願者工作。

臺灣大都會汽車客運公司調管課襄理張世峰,清明前後十天每天清晨5點就上陽明山開工。他服務的公司在清明節前後,免費為到臺北各個墓園掃墓的民眾提供接駁車。“掃墓對於臺灣民眾而言,是一年一度的重要大事。墓園多在郊區,如果市民開著私家車過來,交通堵塞會很嚴重。”張世峰很認可公司提供掃墓接駁車的做法,儘管這樣讓自己至少要多忙碌十來天。

(邵燕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