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聽廣納共謀發展--記第十一屆兩岸關系研討會

東風送暖,春意漸濃。3月22日,第十一屆兩岸關系研討會在福建平潭召汛同樣是匯聚兩岸精英,同樣是探討兩岸關系,但與以往相比,此次研討會有一些不同的看點。

幾個新意--氣象不同以往

新背景帶來新議題

四個月前召開的中共十八大,明確了今後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佈局和努力目標。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明確指出下一步對台工作將著力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中國進入了-個新時期,兩岸關系發展也進入了-個新階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此次研討會,無疑更加令人期待和產生想像空間。

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加和合作的深入,一些問題也逐漸浮上水面:兩岸經濟合作迅猛發展,但政治難題要怎樣破解?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但“經中有政”、“政中有經”已經形成,難的終歸要面對,擱置爭議還能走多遠?兩岸關系不能停滯不前,如何推動兩岸關系向著造福兩岸人民、實現民族複興的方向持續深人發展?此次兩岸關系研討會的主題“穩步推進、全面發展”,就是要力爭通過兩岸專家學者的研討,給這些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張志軍給人的第一印象

剛剛履職的中台辦、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亮相是此次研討會的焦點。張志軍在研討會開幕武上的講話更是引起強烈的關注和反響。關於中共領導集體換屆,大陸對台政策是否會改變的問題,張志軍明確表示,正如鄧小乎先生當年所強調的,路子走對了,政策不會變。要變,也只會變得更好。我們今年的工作就是要穩步推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關于穩步推進,意味著要在全面把握兩岸關系總體形勢及其趨勢中爭取新的發展,也意味著要加強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制度化建設,還意味著要努力提高兩岸交流合作的質量和效益。關于全面發展,是指兩岸關系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進展應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努力實現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當張志軍在談到自己剛剛到台辦履職5天就來參加兩岸關系研討會的時候,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不僅表現了在座兩岸專家學者對這位自信從容的新台辦主任的肯定,也表現出大家對他寄予的厚望。當得知張志軍要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各路記者興奮異常,早早等候在采訪地點,他一到,無冕之王們立刻蜂擁而上,圍了個水泄不通。當張志軍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彌補前國台辦主任王毅沒有去過台灣的遺憾時,給記者留下真誠、感性的印象;當張志軍用“有情何似無情”妙語回應台大陸事務部門負責人的“相見不如不見”時,又表現出犀利而不失風趣的一面。台灣有媒體這樣評論:“新任台辦主任張志軍在乎潭兩岸關系研討會首度亮相,並發表如同就職演說的兩岸政策論述。張志軍的形象,蘊斂而不張揚,真摯而不賣弄;至於政策觀點,善意而無霸氣,進取而不倒退。總的來說,張志軍給人的第一印象,不錯。”

選址平潭彰顯新理念

第十一兩岸關系研討會在乎潭舉辦有其特殊意義。

平潭,海峽西岸第一大島,大陸距台灣本島最近的區域,作為兩岸合作、先行先試的綜合實驗區,一直受到兩岸各界的高度關注。平潭的發展定位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示範區、兩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區、海峽西岸科學發展的先導區。

此次研討會選址平潭,可以更好地宣傳平潭的建設理念和成就,讓台灣同胞瞭解大陸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用心和誠意,讓台灣同胞為平潭的建設獻計獻策,更多地參與到平潭的開發建設中來,同時也彰顯出大陸在兩岸關系上解放思想、大膽實驗的決心和態度,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的胸襟和氣魄。

多種觀點--有融合也有交鋒

此次研討會有三個議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理論探討;持續推進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具體意見;促進兩岸關系全面發展的思路。來自海峽兩岸的130多位專家學者,有著不同的經歷和背景,懷揣各自的經驗和知見,循著不同的視角和方向,發表著各自的看法和意見。

有關兩岸政治對話

在討論中,兩岸專家學者涉及最多的就是兩岸政治對話議題。學者們普遍認為,目前,兩岸政治對話的時機已經來臨。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朱衛東認為,長期看,現在處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初級階段,要求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短期看,現在是認同“九二共識”的馬英九當局執政第二任期的最後三年,考慮到台灣政治的複雜性,未來一年多應是兩岸有所作為的窗口期。兩岸應該抓住機遇,繼續鞏固深化非政治領域的交流合作,同時創造條件,在推進兩岸政治對話商談問題上積極作為。

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認為,兩岸政治對話不能等同於政治談判,而是兩岸就雙方關心的政治議題交換意見、梳理分歧、增進共識,探討雙方可接受的解決方案,找到合適的途徑,管道而已。大陸方面一直積極推動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目前開展兩岸政治對話的阻力和障礙主要來自台灣方面,包括民進黨的非理性阻撓、馬英九當局內部的分歧,以及美國等外部因素的牽制等等。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張麟徵認為,兩岸關系由淺水區涉人深水區,由經濟議題轉向政治議題,必須破除三個障礙:首先是認同問題,台灣應該避免利用不實民調刻意製造認同錯亂的行為。第二是價值觀問題,台灣的政治制度全盤西化,對大陸存有很深的誤解,但這些分歧可以從中華文化的角度出發,探討究竟哪種制度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第三是兩岸之間被人為塑造的敵意,這其中有歷史原因,主要是由於台灣當局歷界領導人延續了這種敵意,而不是去化解,造成了兩岸關系的踟躕不前。

關於如何進行政治對話,兩岸學者普遍認為,兩岸政治對話可從民間開始,由兩岸有關學術機構和有識之士展開對話,逐步增進瞭解、縮小分歧、尋找共識、加強互信,要先做到機制化、民間化、透明化,學術化,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兩岸學者都提出,兩岸政治對話不應只是國共兩黨的對話,還應展開多黨的接觸與交流,台灣朝野政黨也應就兩岸政策問題建立溝通管道。

有關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研討會上,兩岸專家學者就如何深化兩岸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台灣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紫宸認為,兩岸關系中的經濟合作是民眾最有感的層面。未來的兩岸產業合作面臨挑戰。隨著兩岸產業結構、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機制的改變,兩岸將面臨競爭大於合作的局面。大陸產業結構的調整.會與台灣的產業結構產生交差,要考慮如何通過協商走向水準的分工與合作。一些關鍵性產業重複投資的現象,不僅造成兩岸的競爭,對全球的產業均衡也造成影響,未來可以通過兩岸相互投資的增加,形成兩岸互利的平臺,降低重複投資。兩岸的有關部門都應該拿出更大的魄力,面對兩岸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構建新的兩岸產業合作架構,使兩岸的經濟合作持續發展。

台灣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柳金財認為,文化交流的加深對兩岸消除敵意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從台灣民調看,兩岸關系緩和了,支持“維持現狀”的台灣民眾卻增多了,可見這種交流對台灣民眾認同意識的改變並沒有明顯的效果。台灣民眾不反對兩岸文化交流,建議在文化交流中建構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台灣方面對開展兩岸雙向文化交流的自信心不夠,在開放大陸媒體和簽訂文化協議等方面不夠積極,呼籲台灣方面應該更加主動,使文化交流起到促進兩岸關系的作用,這樣民眾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兩岸關系的發展。

來自民進黨的聲音

前來參加研討會的6名民進党人士也是媒體關注的熱點。如果說上一屆騰沖會議,民進党是初來乍到,這一次就有些駕輕就熟的味道7信民進党人士此行的目的不只是來觀望、試水,而是來說出自己的觀點,與大陸溝通交流。台灣維新基金會的謝敏捷、朱政騏、蔡沐霖利用各種機會,宣傳謝長廷的兩岸關系觀點。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郭正亮認為,“大陸要正視台灣的法律現實、政黨現實、國際現實並予以平衡處理,才能消除台灣的不安全感。”綠營政治評論員、前扁辦主任陳淞山認為,“要和平不要戰爭”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願,政治認同或價值觀的融合需要時間、耐性與同理心去處理,用‘人為炒作”或“政治施壓”會擴大雙方的政治歧見。美麗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子嘉說,“民進黨與國民黨已經越來越趨同。”希望大陸盡可能地瞭解台灣當局的困難和民眾的期待。“兩岸的交流不能由國民黨壟斷,如果變成三方的交流對話,不僅會進一步改善兩岸關系,也會助益台灣內部的發展和百姓的福祉。”

中台辦、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在研詞會結束時,作了總結講話。他說,通過這次研討會,我們感受到這幾年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強烈的積極影響。參會人士的發言表明,人們肯定這幾年兩岸交流合作、平等協商取得的顯著進展,希望兩岸關系繼續改善發展並取得新的成果,因此從各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當然,在這次研討會上,我們也聽到一些對兩岸關系尤其是其中重大問題的不同看法。對此,我們同樣予以重視,也會進行研究,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次研討會中,“開放”、“包容”是出現頻率頗高的詞匯。大家希望兩岸雙方以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開放的思想、更多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兩岸間存在的難題。只要我們都能本著為兩岸民眾謀福祉、為中華民族謀振興的宗旨,就一定能夠找到共同語言,匯聚共同力量,為兩岸關系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陸東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