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框架VS架構:逐步取代九二共識?

有人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代表--吳伯雄榮譽主席上週四的會晤,是海峽兩岸政治對話的「啟動儀式」,這確是有一定道理。其最主要的特徵,是在於國共兩黨以至是海峽兩岸在這次「習吳會」中,對「一中」的涵義形成了更加明確的共同認知,那就是吳伯雄代表馬英九,以「一中架構」的最新概念,來積極回應以至是呼應習近平、胡錦濤的「一中框架」最新概念。而這正是兩岸展開政治對話所必需具備基礎條件。

習近平在「習吳會」中指出,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把握兩岸關係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大陸和台灣雖然尚未統一,但同屬一個中國,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國共兩黨理應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希望兩黨都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任的態度,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重,把握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推動兩岸關係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向前邁進。

而吳伯雄則表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九二共識的精髓就是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務實協商,共創雙贏。最近馬英九主席重申,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的立場,再度堅持了中國國民黨的一貫路線,相信增強了國共兩黨、兩岸雙方的政治互信,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必可持續推動,不斷深化,促進融合。

很明顯,國共兩黨都正在淡化「九二共識」,尤其是習近平更沒有再提「九二共識」,並向明確的「一中」靠攏,但也沒有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因而使得「一中框架」存在著較為寬鬆的迴旋空間。實際上,「一個中國框架」與過去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有著很大的區別。畢竟,「原則」是不可違背的,而「框架」則有迴旋餘地。這不但是與國民黨有著共同語言,而且對部分民進黨人也有著較大的吸引力,有利於推動兩岸政治對話。

實際上,北京方面的「一中框架」,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的「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份。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及《反分裂國家法》中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 」「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而台灣方面的「一中架構」,則是反映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固有之疆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國家統一前」,及《國統綱領》的「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中的「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

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也有「一中憲法」、「憲法共識」等論述,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但這個中國是「中華民國」,這與國民黨所主張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相差無幾,明顯地超脫了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中華民國是台灣」。

而「九二共識」,則是曾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根據海峽兩會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所達成的共識而總結概括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是為了提醒剛上臺的陳水扁,必須以此來看待和發展兩岸關係。八年後馬英九上臺後,正式提出這個概念,為兩岸兩會恢復會談創造了政治條件。而「九二共識」也獲得了北京方面的接納和認可,並將之寫上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稿及《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

但此後馬英九為了討好美國和民進黨,而庸俗化及功利化地對待「九二共識」,不要說是未能趨近北京的「一中不表」,就是對自己的「一中各表」,也是不談「一中」,只提「各表」。北京為了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海峽兩會談判向縱深發展,雖然對此極不滿意,但只要能夠遏止「台獨」,就勉強接受。何妨,既然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兩會協商並未脫離「一中」軌道,就可理解為「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但北京仍是沒有放棄尋求破解之道,開始另行提出「一中框架」的新概念,並將之寫進了中共「十八大」的報告:「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和台灣雖然尚未統一,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國家領土和主權從未分割、也不容分割。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對台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報告在提出「一個中國框架」的同時,仍有提及「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而習近平日前會見吳伯雄,則是只提「一個中國立場」和「一個中國框架」,而沒提「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這似乎透露了,北京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及「九二共識」之間來個「中間落墨」,並逐漸過渡到「一中框架」。在對馬政府及國民黨而言,避免其將「九二共識」功利化,即只談「各表」不提「一中」,維護「一個中國」的最高綱領;而對民進黨來說,淡化「原則」,就不像以往那樣把「一個中國」的概念限制得那麼死,可以創造彈性的迴旋空間,使之可以參與進來,誘導其慢慢回到「憲法」和「一中」的軌道上。

而吳伯雄代表馬英九提出「一中架構」,並強調「三不」,這有回應以至是呼應「一中框架」之意。實際上,「框架」與「架構」是近義詞,基本內涵一樣,但在涵義上有廣狹之分。「架構」多傾向於「一中」就是「中華民國」,「陸委會」主委王鬱琦就是這樣解釋的;而「框架」則站得更高一點,除了是將兩岸四地納入「一中」的框架之外,還帶有「一個新的中國」之意。因此,一直在鼓吹「一中大屋頂」--在「一個中國」的「大屋頂」之下,建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個「房間」--的《聯合報》如獲至寶,連發社論予以「鼓與呼」。

這就折射了習近平等新一代中共領導人,既堅持原則,又能適應形勢的變化予以靈活調適,

有趣的是,這次跟隨吳伯雄赴京的,除了是體認「馬連和」的連戰舊部李建榮之外(遺憾未見張榮恭),還有提煉歸納「九二共識」這個概念的蘇起。而當蘇起在現場聽到習近平的談話,意識到「一中框架」可能會逐漸替代「九二共識」時,會有怎麼的心理活動?

當然,不能抹殺「九二共識」的貢獻。正因為是「九二共識」,為反對「台獨」和恢復兩岸兩會談判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但由於「九二共識」已經受到庸俗化和功利化的侵蝕,故而兩岸執政者通過分別提出「一中框架」和「一中架構」的概念,重新回到明確「一中」的軌道上來,這是國共兩黨和海峽兩岸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反對「台獨」,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互信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