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當局應推動區域養老保障合作機制

博言

為了使本澳居民的健康安全建起防護屏障,澳門特區政府日前在與廣東省政府舉行粵澳合作聯會期間新簽署了一份《粵澳養老保障合作協議書》,目標就是推動兩地之間的養老保障合作。 此項協議的簽署也體現進一步落實及實施《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其中的內容,也相信特區政府已經意識到區域養老保障的重要性,但是次所簽署的協定內容至今沒有急時向外公佈及推出其中的可操作性的政策與措施。粵澳兩地之間社會經濟生活水準差距較大與通脹壓力過大等因素,並且有大部分居民的原祖籍都屬於廣東地區,很多退休長者或居民都期望回到內地養老,但受到現時政策機制的限制,長年在內地生活的長者或普通居民就沒法享受得到本地的福利,這也社會各界一直關注的問題,更期望政府當局能尋求解決的方案。筆者仍然相信推行區域養老保障合作機制,將會有利推動本澳社會和諧持續發展。

本澳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局限性及物價及房價等社會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退休的居民都期望回到內地生活或過晚年生活,或期望政府當局能在與澳門附近地區興建長者院屋,給予有需要的居民使用。特區政府在較早之前在江門已經選定一塊地準備興建長者院屋的,但是不知為什麼該事情就“流產”,使得很多居民深感失望。養老保障是本澳民生問題之一,也是極為重要的施政問題,特區政府應借著粵澳的契機,致力推動區域養老保障的機制,使得有需要的退休居民有更多的選擇。特別對於本澳房樓價錢高企之際,一般市民是難以在本澳置業的,申請公共房屋也是排期沒果的事情,很多居民都選擇到附近珠海、中山或江門等珠三角地區置業,用作準備將來養老之用,但是現時的養老機制並沒有允許本居長期在外地而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包括醫療或養老金及生果金等。在此方面,政府當局應繼續與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繼續探討與研究可行的方案,以解決相關的問題,以能推行可行的區域養老保障合作機制。

特區政府日前一份人口政策諮詢文本指至二○三六年,本澳年滿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人口將升至佔總人口的兩成,顯然人口持續老化,未來政府和居民的養老負擔將更沉重。現時本澳居民尤其是沒有收入來源的長者,生活質素正受通脹問題嚴重、樓價急升、物價高企、租金飆升等的影響而下降。長遠而言,特區政府必須檢視現行的養老保障制度及養老服務政策,因應老年人口的實際需要,大力發展社會服務、加大對社會服務的投入和加強安老服務人才培訓,逐步構建涵蓋養老金、敬老金、經濟援助金、房屋、醫療、教育、交通、養老安老服務等在內的健全、長效、持續社會保障體系,配合一系列綜合性的支援和資源投入,讓全澳居民分享到經濟發展成果,也讓長者可真正地安享晚年。

本澳至時至今是完全有經濟實力與能力,推行區域養老保障機制的。每年都有過千億元的博彩收益,除了用作發展多元經濟適度的發展,民生建設也更為重要。雖然講本澳的長者與附近內地長者相比較,算得上非常幸福的了,超過六十五歲的長者他們每年算起來,得到政府的支助達至五、六萬元,但是本澳通脹與物價及樓價,已經遠遠超過內地好幾倍,這也是普遍居民不想見到的事實。本澳屬於人口老齡化地區之一,社區安老服務、慢性病患者的專科服務、複康以及特殊護理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未來隨著更多的本澳居民到內地工作或移居國內等,長效機制的構建其覆蓋必須考慮得更為周全。粵澳合作協定當中已明確在醫療服務方面支援醫療業界合作設立醫院及中醫藥醫療保健機構,開展醫院管理和人員培訓等交流合作,並研究建立醫療機構互助,推動衛生資源共用,醫療服務標準化,完善雙方居民轉診機制等。社會保障方面,支援本澳服務提供者到廣東開辦老年人及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完善生活在廣東的本澳居民的社會福利。如何進一步推動相關合作專案的落實最為重要。隨著區域合作的深化、珠三角在經營和生活上的融合進一步加強,不少居民選擇移居內地發展或退休養老,亦有部份長期病患者選擇到內地求醫及複健。例如可以借鑒教青局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向廣東省兩市就讀高中的澳門學生發放學費津貼,在粵澳合作的大原則下教育領域內先行一步的舉措,此舉應值得支持及借鑒,尤其醫療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方面。筆者與很多居民一樣,也期望是次粵澳兩地政府所簽訂的《粵澳養老保障合作協議書》,將會起到將發掘粵澳各自在養老保障方面的優勢,並會就兩地養老保障關係銜接及待遇計發等問題開展研究,推動兩地養老保障合作。

眾所周知,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是一個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也是一個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取向的反映。社會福利包括應基本社會需要而制定的各項法律、計畫、利益及服務,其宗旨是為解決現存和潛在的個人及社會問題。社會福利擔當一個重要的發展角色,通過有組織的服務及體制,協助個人及各特別人士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達致美滿的人生,並切合家庭與社會的需要及期望”。 其實,香港的養老保障機制也是值得本澳借鑒的。香港的多元文化造就了政府、社會、家庭、個人責任相結合的多元主義社會保障理念。香港養老保障的責任主體包括個人(家庭)、企業,也包括政府和第三部門,他們在這個多元化福利主體格局中,建立起了兩種形式的“三方夥伴機制”:“政府一企業一個人”的社會夥伴關係;“政府一企業一第三部門”的合作關係。香港的養老保障體系中,香港政府和第三部門、企業、個人和家庭都有明確的分工,使得福利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實現了香港養老模式由“補救型”向“普救型”的轉變,極大地提高了香港的社會福利水準。

隨著澳門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加上澳門社會保障基金來源高度依賴特區政府撥款及博彩稅收,福利“能升不能降”已成為定律,最低維生指數的調升又可能將帶動澳門市民對於養老金及其它政府津貼和援助攀升的預期,特區政府在社會養老保障的財政支出將越來越大。澳門社會保障基金如何能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應繼續加大涉及社會保障體系、醫療、教育、住屋保障等領域長遠規劃的力度,發揮長效機制的效應和功能,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法規,積極而又慎重地安排資源投入,務實而又前瞻地制定短、中、長期規劃。在資源投入安排方面,為確保社保制度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運作,政府已計畫在2013年和2014年每年向社保基金額外注資50億元,並在2015年及2016年每年再注資135億元,即未來四年將合共注資370億元。在鞏固長期養老保障方面,目前,近九成60歲以上有供款並符合申領資格的人士已領取養老金。養老金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給付,目的是為居民提供基本的養老保障。特區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以隨收隨付及社會保險原則運作,即通過當代的年輕人供款給社保,長者獲取福利,發揮跨代共濟功能的迴圈運作,為此,保持穩健發展,才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養老生活。穩固的養老保障制度,應由政府、企業及個人共同承擔,其中社保的供款和給付,尤其是和養老金之間的關係,是權利與義務的體現,政府將研究把敬老金納入社會保障範疇發放的可能,以有助於提高養老金與敬老金發放的行政效率。在多點支撐、多重保障的基礎上,使養老金給付水準能高於最低維生指數。全面評估社保制度的財政結構,探討調升供款金額的方案,以及增加政府注資的安排,調升養老金金額至3,000元。根據中央儲蓄戶口制度規定,每名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都可獲政府在個人帳戶注入10,000元啟動金,並分別在2011年及2012年向中央儲蓄戶口注入6,000元,今年已注入一萬元,開立戶口的長者,以及經批准的人士可提取戶口內的全部或部分金額,此方面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讚揚。廣大長者為本地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當局稱有責任關懷長者的晚年生活。政府還成立了由社會工作局牽頭的跨部門研究小組,對長者醫療、住屋、退休保障等方面作綜合評估。政府應繼續鼓勵“家居照顧,原區安老”,不斷完善長者權益保障的相關法律法規,努力提供更多的安老服務。但是,日前就有報告指出,根據預測,如果目前社會保障基金的養老金發放金額及供款額維持不變,社會保障基金到2014年將入不敷出,出現1.7億澳門元的赤字,到2020年將破產。因為據澳門特區政府較早提供的精算估計,倘收入和支出水準不變,在2017年,社保基金的當年收支會出現赤字,需要由歷年累積資金中撥出款項作資助。至2026年,社保基金的歷年累積資金才全部耗盡,此問題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關注。

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養老金的支出將越來越龐大,人口老齡化對於養老金、退休金和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的應對能力﹐是個極大的挑戰。萬一財稅歉收,足以拖垮整個社會福利體系,這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如何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成為澳門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澳政府亦應鼓勵居民參與基金制養老,因為基金制養老保險是當前全球很多福利國家用來治療他們“福利病”的一個良策。這是一個採用同代人“自我養老”的一種模式,在年輕時儲蓄,在退休時獲取,不像“現收現付”制那樣存在代際間收入分配問題。基金制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是一個如何維持同代人之間的公平問題,目的是實現代內公平與時間性公平。從價值判斷角度看,基金制養老保險有助於提高勞動者個人的公平與效率意識,鼓勵參加保險的人數,鼓勵自我保障的意識,降低企業與政府的養老負擔。例如,美國的養老保障制度特點:第一,養老保障的多層次性。勞動者除了參加“老、殘、遺”保險以外,還可以參加企業的私營保險,私營保險有的由保險公司承辦,有的是雇主自己設立的保險基金。第二,美國聯邦政府在養老保障管理方面為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餘地,注意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許多保障項目實際上是各州承辦的。即使是聯邦政府負責的“老、殘、遺”保險,也主要是由雇主和雇員雙方出資,管理也由雇主、雇員和政府三方出面。這種稱為“政府扮演最後出臺的角色”的管理方式使美國的養老保障制度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靈活性。

對於本澳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令澳門未來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