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幫政治史:華人社會的黑幫傳奇“竹聯幫”

若不考慮其從事業務多半非法,50多年前由一群少年創立的竹聯幫能成為華人圈最大幫派,單就企業管理角度來看,堪稱“創業成功”的典範。

2011年5月,臺灣“四海幫”前幫主蔡冠倫昏迷在自己的車上,送醫後宣告不治。5月16日,蔡冠倫公祭,現場有近1500名黑幫分子,香港、日本也有幫派代表,著名導演侯孝賢夫婦更身居其中。更特殊的是,現場還有臺灣“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致贈的挽聯。侯孝賢與蔡冠倫的淵源始於2007年,侯的女兒侯蘊華嫁給蔡冠倫兒子蔡君飛曾引發媒體關注。

不過蔡冠倫的葬禮在“道上”算不上最為風光。2007年,“竹聯幫”大佬陳啟禮病逝於香港,骨灰移回臺灣安葬,不僅有時任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等政客的挽聯,由“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治喪委員會榮譽主委,致祭的黑白兩道人士估計達兩萬人。這場葬禮被稱為世紀葬禮,幾十輛奔馳、寶馬開道,各路黑幫分子現身,近500名警察出動維護秩序,耗資超過2000萬新臺幣。

陳啟禮可謂藍綠通吃,除了國民黨人王金平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也被列為治喪委員會榮譽主委。柯建銘稱,他和陳啟禮本來就是多年的老友,他名列治喪委員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同時新党主席郁慕明、“立委”劉文雄、蔡豪、周守訓、林文郎、羅志明,臺北市議員李新、陳玉梅等都一一出席。

上世紀90年代,民主化初始,各種選舉需要資金和人脈支持。臺灣一批黑幫大佬借此深入政界商界,逐漸“漂白”,而臺灣政治人物為了獲得黑道勢力的支持,也與黑道大哥建立“曖昧關係”。這些臺面下的事平時深藏不露,但在黑道重量級大哥的葬禮上,前來祭奠的臺灣政要之多,便可見一斑。黑幫向政壇滲透成為90年代臺灣民主轉型的陣痛,被稱為“黑金政治”時代。

隨著臺灣民主不斷成熟,臺灣進行了多次“打黑”,但同時也給不少幫派釋出更多“漂白”空間,不少黑幫大佬轉型著名企業家,甚至成為政客,竹聯幫等臺灣黑道勢力似乎已經成為遠去的名詞。竹聯幫這個著名的黑幫依然存在,雖然影響遠不如鼎盛時期,但成員仍然超過千人。若不考慮過去其從事業務多半非法,50多年前由一群毛頭小子創立的竹聯幫,能稱為華人圈最大幫派。而“漂白”後,單就企業管理角度來看,堪稱“創業成功”的典範。

臺灣黑幫起源

日本殖民臺灣時代,由於警察權力甚大,黑幫在臺灣的發展十分緩慢,只有一些地域性的“角頭”(黑社會老大),在鄰裏附近經營某些特殊行業。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中潰敗,不少江湖大佬離開大陸,但多半逃至香港,來台的人數不多,也沒有形成勢力。因此在遷台初期,各地江湖生態基本維持“小諸侯”各據一方的局面。

200萬外省人移入,對臺灣黑道的影響,反而是在50年代中期之後出現,而且主角不是大人,是一群當時十幾、二十來歲的大孩子。

在艋舺、萬華等繁華的商業區,這些地位之於臺北,就像香港的廟街一樣的地域,是城市最早的街市。五六十年代的艋舺,閩南人祭拜的清水祖師廟和類似日本江戶“遊廊”式的紅燈區並立,那裏也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起初,本省青年在這裏釋放無處安放的青春。早在日據時期,臺灣本土青年組成的幫派已經在這座島嶼上林立,本土黑幫文化繼承自日本浪人文化,本地“角頭”(黑幫老大)間井水不犯河水,江湖生態基本維持“小諸侯”各據一方的局面。此後,更為團結的“外省人”黑幫開始進入,與本土黑幫對抗,想奪取艋舺管轄權。這樣的生態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鈕承澤導演的《艋舺》裏描述的種種黑幫之間的“戰爭”在這幾十年,不斷在這些社區上演。

竹聯幫曾名噪一時,並與臺灣情治部門共同執行了“江南案”。圖為2007年陳啟禮的葬禮現場。

“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治喪委員會名譽主委,致祭的黑白兩道人士估計達兩萬人。

竹聯幫與四海幫是所謂“外省掛”幫派的兩大勢力,都是1950年代所謂“太保學生”逐漸形成的幫派,成員多半是外省籍的眷村子弟。其中四海幫成立於1955年,地點相傳是在臺灣大學校園內。而竹聯則成立於1956年,但因組織不斷發展整並,所以確實的成立時間其實很難定義。由於成立地點在臺北縣中和鄉的竹林路(今屬新北市永和區),因此以竹林聯盟為名,後來就簡稱為竹聯幫。

早年的竹聯與四海,都只能算是不良少年打架鬧事的組合。當時臺灣的警察局設有“少年隊”,其中臺北市警局少年隊長魯俊,是當時警界的傳奇人物,作風“恩威並施”,頗讓這些太保學生服氣。被抓到少年隊的不良少年,當然免不了一頓體罰,但許多人也被魯俊勸入正途,要他們“與其私鬥,不如公戰”,因此投身軍旅。

其實這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外省家庭男生的普遍情況:他們的父親往往人在軍中,沒法好好管教孩子,眷村生活的群居背景,都使這些大男生傾向于抱團以免被人欺負,或者去欺負別人。相較之下,本省籍的不良少年很快進入自己居住地的小團體,沒有地盤的外省不良少年,就得“自食其力”,於是原本糾眾而成的小組織,就逐漸變成大組織。

隨著他們逐漸長大,有些功課較佳者還是回到“正途”,日後成為留美學者;有些功課差的在父母師長的勸誘與逼迫下,念軍校成為職業軍人;也有人因為在江湖上走得太深,或是因違法被捕,再也回不到正路上去,“混幫派”就成為終生職業。

四海幫在臺北市起家,初期成員又不乏達官貴人子弟,一開始聲勢高於竹聯,但也因為過於出風頭,遭到警方的強力取締。竹聯幫此時趁機越過淡水河從郊區進入臺北市,並且不斷吸納其他眷村幫派,到60年代末期已經號稱外省第一大幫。

不過有趣的是,當時竹聯幫中要角,不少擁有大學或明星高中的學歷,以60年代的臺灣社會教育普及程度,這些黑幫人物頗符合“社會菁英”、“知識分子”的定義。

例如60年代後期起成為竹聯幫領袖的陳啟禮,畢業于淡江文理學院的土木測量系;1968年竹聯擴大組織、制定規範的“陽明山會議”,負責主持的張安樂,當時只有20歲,還是淡江大學歷史系學生。這與後來混跡幫派的青少年,往往是學業成績極差,不能相提並論。

這時竹聯的領導階層年齡已經二三十歲,已經不再是年輕時“為打架而打架”,而開始經營事業,例如地下賭場、收保護費等,建立了日後黑幫盛行的“商業保護”模式。其中,一個經典的案例是一個工地開工,竹聯幫上門收取保護費,對方不給,竹聯幫綁架了工地負責人,事後經調停,以交30萬保護費收場。竹聯幫承諾,哪怕工地丟了一塊磚,他們都要負責。之後,其他幫派也前往該工地敲詐。竹聯幫聞訊,火速派人前往,將對方當場重傷。從此,該工地無人上門滋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個例子成為竹聯幫堅守“商業道德”的案例被廣為宣揚。

棍棒和拳頭此時成為最常用的武器。武士刀出現的頻率並不高。幾年以後,當武士刀成為常規武器之後,竹林幫製造的竹槍成為黑幫火拼中的絕殺,這是陳啟禮和他手下幹將在幾次重要的火拼中的臨機發明。

而在臺灣黑幫內部,對混道上的人有一個無厘頭般的等級劃分。混黑道的證明是什麼?進監獄。但進監獄也分等級。進看守所——犯罪的小學級;監獄——犯罪的中學級;管訓隊——犯罪的大學級;臺灣藍嶼監獄——犯罪的碩士階段;綠島監獄——博士級罪犯,只有大哥才配享受。大多數在道上混的人,都要經過一級一級混上去,而陳啟禮因陳仁案第一次進監獄,就直奔綠島而去。

“講政治”的黑幫

1970年7月,竹聯幫要角之一、綽號“賭博郎中”的陳仁卷走公款逃逸,並向警方尋求保護。這件事引起幫內不滿,陳啟禮派出三名幫眾執行“家法”,將陳仁砍傷,事件在全台引起軒然大波,也使得“竹聯”之名首度為社會大眾所知。當年29歲的陳啟禮,因此被捕入獄服刑6年。

在陳啟禮入獄期間,張安樂成為實際接班人,並讓竹聯幫的組織更為緊密。張安樂創立了“母金制”——各堂口必須將開設賭場的收益交一部分作為“母金”,任何情況下,不得動用,因公傷、戰傷或特殊情況需要補貼,一律由各堂負責人從中提付。

70年代後半段,隨著臺灣經濟起飛,竹聯幫的勢力也進一步擴大。1975年陳啟禮出獄,但並未回歸江湖圈,而是借著臺灣經濟發展的大潮,花費6年時間將消防器材生意做到了行業龍頭,轉型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1981年,竹聯幫成員、憑《獨臂刀》紅遍全球華人圈的武打明星王羽被另外一個臺灣幫派四海幫刺成重傷。竹聯幫派多名幹將,貼身保護王羽上法庭指證。當天一名和四海幫關係甚好的臺北飛鷹幫高層,在法院走廊恐嚇王羽必須和解,結果被竹聯幫眾人追殺進法院警衛室,刺成重傷。

為了擺平輿論壓力,陳啟禮決定重出江湖。他召集了不少媒體朋友在臺北紅樓一起吃飯,這頓飯卻吃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陳啟禮還談到了竹聯幫的轉型,認為竹聯幫應該為家國做些事情,並提出“參與政治”,“反台獨”等目標。

紅樓會議後,陳啟禮開始招兵買馬,無論眷區子弟、客家子弟及農村子弟都是他積極爭取的對象。陳啟禮將他退出江湖這些年,經營企業的盈利發展堂口。很快,各方人馬紛紛投效。竹聯堂口也像雨後春筍一樣很快地在臺灣各地冒出來了。

為了要灌輸這些好勇好強的青少年朋友們的“愛國思想”,竹聯幫幫規第一條就是要“忠於國家、忠於民族”。

也就是從1980年起,竹聯幫大佬們開始著手將組織企業化。到1984年“江南案”爆發前夕,已經擁有二十多個堂口,勢力擴及全台,甚至在香港與美國部分華人社區也有分支,成員號稱達到7000人以上。1982年,一個前軍官出身的竹聯元老“灰鴨”柳茂川充分運用了軍隊的知識和技巧,再次訓練出精銳的死士,作為堂主的保鏢。他甚至規定,堂主身邊至少要跟隨三名死士。當遇到危險時,其中一人保護堂主安全離開,另外兩人要死戰擋住追擊的敵人。這些人經他訓練完成以後,在市區集中居住,隨時待命出擊……

在竹聯勢力最盛的80年代初,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