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紀念館舉辦“納粹集中營”展覽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杜燕)奧斯維辛集中營囚服與標識,寫有猶太人名字的箱子、“生命簽證”……7日《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展覽正式在京開展。

7日是盧溝橋事變爆發76周年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波蘭奧斯維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共同舉辦了該展覽。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分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歷史”和“猶太難民與上海”兩大部分。集中營俯瞰圖、被送進集中營的首批囚犯、前往毒氣室的猶太兒童等圖片以及繪畫作品《吊刑》、《掐住氣管:一種殺人方式》等,展示了納粹德國對波蘭的侵略和占領、對猶太人的政策,也展示了集中營的起源、生存條件、大屠殺設施以及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奴役、刑罰、醫學實驗和屠殺,以及對集中營裡婦女、青少年、蘇聯戰俘的迫害和殺戮。另外,猶太難民的結婚證、難民證,難民來上海的船票等,展示了二戰期間許多有正義感的人民和國家向猶太人伸出援助之手。

講解員特別介紹,中國外交官何鳳山于1938至1940年間甘冒個人危險和犧牲,向許多猶太人簽發中國簽證,拯救了數以千計奧地利猶太人的生命,被稱為“生命簽證”。

另一處,擺放著集中營鐵絲網上的警示牌、囚服與標識、囚犯們穿的木屐、寫有猶太人名字的箱子等實物,“雖然都是複製品,集中營的殘酷也由此可見一斑”,波蘭奧斯維辛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安德列捷•卡科爾奇克說。

他表示,66年前的7月,波蘭政府決定在集中營原址修建一座紀念博物館,保持當時的樣子:毒氣室和焚屍爐的廢墟,營房,卸貨坡道,屬於遇難者的私人物品,比如玩具、宗教物品,甚至房門鑰匙等私密物品。“保留所有這一切,是紀念館的職責之一,因為這座營地的真實性,能時刻提醒我們納粹德國對遇難者所犯下的纍纍罪行。”

他指出,去年143萬人參觀奧斯維辛紀念館,但仍有許多人無法到波蘭實地參觀,因此紀念館創建了不同的在課程,以及巡迴展覽,以回顧歷史並傳達寬容、團結和自由等價值。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沈強稱,期待藉此次展覽進一步增強二戰類博物館之間的合作,為共同推進各國民間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據悉,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揭開了歐洲戰爭的序幕。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最大的集中營。至少有110萬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其中90%以上的遇難者是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