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係大陸山區教育 兩岸書畫家共繪中國夢主題長卷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共繪中國夢,情牽山裏娃”,來自海峽兩岸的書畫名家13日歡聚全國政協禮堂,以長城和日月潭為主要內容,共同繪就一幅山水長卷,共同抒發中華兒女對於實現中國夢的熱切期盼,也表達對大陸山區基層教育的殷切關懷。

此次活動由人民政協報社主辦,北京台灣城(籌)、北京金旺世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台灣南投縣政府、台灣屏東縣美術協會、台灣華夏丹青文化協會協辦。

據瞭解,今年1月,由在京臺商和“北京台灣城”員工組成的慰問團來到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阜平縣,向該縣龍泉關鎮小學的師生贈送了書刊、文具等。此次兩岸書畫家共同創作水墨長卷是半年前愛心活動的延續。作為兩岸同胞的親情見證,長卷將由“北京台灣城”收藏,而“北京台灣城”還將為阜平縣龍泉關鎮小學捐建5間電教室。

大陸書法家張惠臣表示,中華文化血脈相連,像一條紐帶把兩岸人民連在一起。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兩岸書畫家應共同致力弘揚中華文化精髓。

來自台灣屏東的書畫家邱山藤表示,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各具特色,兩岸書畫家應當加強交流切磋,攜手將中華文化藝術揚名世界。

兩岸學子將踏尋“孔子行腳”深入偏遠地區支教

【新華社臺北7月14日電】 “我們願共同背負教育責任,懷抱讓世界更美好的心願……在這個仲夏,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

14日在位於臺北的台灣師範大學禮堂,24位學生代表共同宣讀了誓詞。當天,由台灣師範大學發起的“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兩岸四地24所大學的285位學生將赴兩岸24所偏遠地區學校,為弱勢學生進行課程輔導,實踐孔子週遊列國、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

據介紹,活動第一階段於7月14日在台灣進行,兩岸四地學生將赴台灣偏遠地區的16所中學支教;第二階段於7月26日在大陸進行,大學生們將分赴陜西、青海、重慶、內蒙古、雲南等地中、小學支教,活動於8月6日結束。

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在本屆誓師大會上表示,大學生們通過此項活動對彼此文化有更深認知,並給予弱勢兒童課業輔導,在兩岸四地民眾的心中種下希望與關愛的種子。

“辛苦只是一個過程,但苦中帶甜,我們收穫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已第二次參與活動的台灣師範大學大二學生謝松翰說,去年在陜西支教,和當地的孩子們以及一起支教的大陸學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到現在還會通過QQ和人人網相互聯繫。

參與組織活動的陜西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司曉宏表示,活動不僅能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有助於兩岸青年在實踐中更多的心靈交流。

首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於2009年正式啟動。據介紹,今年活動將繼續貫徹“服務學習”和“下鄉課輔”的目標。台灣師範大學共有93名學生參與,內地和港澳共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等192名學生參與。

兩岸文化界人士首次共祭“中華三祖”

【新華社石家莊7月14日電】正在參加“情係燕趙——兩岸文化聯誼行”的百餘位兩岸文化界人士,14日在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的中華三祖堂共同祭拜了中華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炎帝、蚩尤。

中華三祖堂前甬道兩側站立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少女,堂前高高的臺階下左右分別是“澳土歸根碑”和“港土歸根碑”,拾階而上是左鼓右鐘,堂內供奉著軒轅黃帝、炎帝、蚩尤的石像。

祭拜儀式在擊鼓九響、鳴鐘五響後正式開始,象徵著“九九歸根”“五福臨門”。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李保宗、台灣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嚴雋泰等人率兩岸嘉賓分別進行了敬獻花籃、進獻美酒、奉五穀、獻鮮果、上香敬拜的儀式。

之後,曾子後人、台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曾永義恭讀祭文。祭文講述了黃帝與炎帝“阪泉之戰”、黃帝聯合炎帝與蚩尤“涿鹿之戰”、黃帝與諸部落“釜山合符”三次中華民族大融合事件後,中華文明繁衍昌盛。“炎黃蚩尤,中華祖先,子孫時代,賡續綿綿”。

擔任本次“情係燕趙”活動台灣嘉賓團團長的嚴雋泰說,中華民族歷來分分合合,但融合的力量始終是強大的,兄弟之間經歷戰爭後總是要一起生活的。他認為,兩岸之間亦是如此,分開了這麼久,但經過互相瞭解和交流之後,不久將重新融合,只是這個過程就如台灣一句俗語所講:“兄弟上山,各自努力”。

原台灣涉外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程建人說,我們是炎黃子孫,但過去總將蚩尤排斥在外,這是不對的。祭拜三祖就是要打破“成王敗寇”的固有思維,蚩尤作為中華民族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要拜祭的。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的融合,缺一不可。

據悉,三祖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融合文化,黃帝、炎帝、蚩尤經過戰爭,又通過合符會盟,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團結,並在涿鹿建立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政權集中地,創造了“龍”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