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葡人政策應有“長期打算”

陳觀生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出席2013年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慶祝酒會上表示,葡裔人士是澳門十分重要和不可分離的部分。確實,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直十分重視土生葡人,在澳門各個政府機構,都能看到葡裔公務員忙碌的身影,他們的存在就像空氣一樣自然,體現了澳門是一個能包容各個族群和多元文化特別社會。筆者認為,無論本澳社會如果變化,他們都是澳門最獨特的財富,除了尊重之外,還應該考慮長遠政策,以充分發揮土生葡人在澳門未來的政治、社會、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土生葡人是澳門最獨特財富

據資料顯示,在澳門居民中,有一個很特別的族群——土生葡人。從字面理解,是指在澳門出生和成長,而以葡萄牙語作為母語,以葡萄牙拉丁文化作為本位文化的人群。按此定義,前來澳門定居的葡萄牙人本人不是“澳門土生葡人”,其在澳門出生的第二代以後的後代,方能稱為“土生葡人”。澳門土生葡人血統來源複雜,難以確切地說明土生葡人包括的範圍。事實上,土生葡人的涵義及範圍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土生葡人原指有葡萄牙血統、在澳門土生土長的人,從狹義上說,只有混血葡裔算作土生葡人,但從廣義上說,世代在澳門生活的包括混血葡裔在內的葡人都應算作土生葡人。葡文的“土生葡人”,是指“澳門人”或“本地人”。 土生葡人除了“中葡混血”,還包括葡萄牙人與印度人、麻六甲人、日本人通婚後所生的混血兒。現在世界各地的土生葡人大約有2-3萬人,散居在澳門、葡萄牙、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目前,澳門的土生葡人約有1萬,而純葡人約4000多人,兩者共占澳門50萬人口的2%。

根據中葡兩國的有關規定,澳門回歸後,土生葡人和居澳的葡萄牙人都可以繼續擁有葡萄牙國籍。土生葡人確實已經融入澳門的社會,有些回到葡萄牙的土生葡人在葡萄牙反而不習慣,覺得澳門才是自己真正的故鄉,因此又重返澳門。一些土生葡人說,我們既非葡萄牙人,也不是中國人,我們是這片土地上的人。顯示出對澳門這塊土地的依戀和身為澳門人的驕傲。

土生葡人是一個特殊的族群,兼具不同血緣及文化習俗的土生葡人,有別於單純的葡萄牙人或華人,長期以來在澳門這個彈丸之地自成一體。土生葡人是中葡血統和文化的結合體,他們擁有葡萄牙國籍,也熟悉華人社會的文化和習俗,受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在中葡兩種文化背景下成長,是澳門土生葡人的特色”。土生葡人擁有葡萄牙護照,卻多與葡國沒有聯繫;他們雖生長在中國的土地上,卻又不承認自己是華人;儘管土生葡人多帶有華人血統,但他們的文化認同仍傾向葡萄牙,認為葡文才是母語,是他們與“祖國”聯繫的紐帶,長期以來,土生葡人家庭送子女入讀葡文學校,讓下一代接受葡式文化教育。早期土生葡人社群比較保守,較少接觸華人,長輩更會禁止子女在家裡及學校說粵語。但隨著澳門回歸祖國日漸臨近,這一切又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回歸後,很多土生葡人,特別是公務員,為了趕上新形勢,都在“速成”補習中文及普通話。近年,土生葡人與華人的交往日益增加,習俗上“漢化”的現象日趨普遍。

土生葡人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因既能說葡語,也可說粵語,擔當了澳門華人和葡萄牙人之間的橋樑,因此,在澳門,在政治及社會上均具有特別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土生葡人在澳門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有的在特區政府各級領導崗位上任職,有的成為商界、法律界、建築業、旅遊文化領域等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土生葡人是澳門地區一個重要的人文特色,他們是澳門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其存在與發展,既是中西多元血統混合的結晶,也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可以說,更是澳門最獨特的財富之一。

中央和特區政府對土生葡人的獨特雞貢獻也是給予了高度肯定。 國家主席習近平2009年到訪本澳時,前往仔龍環葡韻參觀,與20多位土生葡人會面寒暄,一同欣賞土風舞表演。習近平表示,在澳門基本法保障下,土生葡人的合法權益會依法維謢。他肯定土生葡人為澳門繁榮穩定作出的積極貢獻,並希望他們繼續共同努力參與澳門發展,又話澳門的多元文化能夠和諧相處,景象令人欣慰。

行政長官崔世安指出,土生葡人是澳門歷史不可分割組成部分,更擁有美妙而獨特的文化特色。族群和諧是澳門社會的優良傳統。土生葡人在特區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無論置身何方,澳門人堅毅的開拓精神都得以發揚光大,通過不同方式支援澳門特區各項事業發展,在促進澳門對外交流方面擔當重要橋樑角色。

土生葡人優勢需加強

2012年4月出版的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1~2012)》指出,今天居澳的土生葡人,絕大部分都是近一二百年以來抵澳葡人的後代。姑且不論較早時期那些葡人的最終歸宿,即使是近百年來,在居澳土生葡人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更在他們心中留下撕心裂肺的傷痛。例如:20世紀初大批土生葡人赴上海謀生,1949年後,他們被迫回到“老家”——澳門,從這裡又奔向世界各地;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移民潮的直接結果就是土生人口的不斷下降,這就是為什麼經過數百年繁衍,土生葡人的人口一直徘徊在1萬人左右而無法增加的原因。

事實上,也有葡萄牙裔和土生葡人的高官在澳門回歸的十幾年後繼續擔任保安、工務、旅遊及外貿等方面的政府要職,甚至還有土生葡人加入中國國籍,參與特區的重要決策事務。有土生葡人內部調查顯示,其父親絕大部分是葡裔人士和土生葡人,而母親則大部分是華人,信仰天主教;由於種族、語言和習俗相同而容易溝通,因此大部分的土生葡人仍然願意找同族的婚配;他們幾乎無人知曉土生葡語,而對葡語、英語和廣東話都熟練掌握;他們也像本地華人一樣,歡度中國的節慶,但只限於非宗教的部分;餐飲方面,基本上融入中國人的習慣;他們大部分人會打麻將;有一半人經常看葡文和英文的電視,其餘則看香港的中文電視節目;土生葡人流覽的書籍報刊有葡文、英文和中文的。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融入當地社會,安居樂業,和睦相處。

該調查發現一些現象,應該引起當局注意深思的:土生葡人讓兒女更多入讀葡文和英文的學校,而將來更願意讓子女到葡國、美國和海外發展。

如果事實果然如此,居澳土生葡人和葡萄牙後裔們,在不久的未來,將會像他們的先輩那樣,逐漸離開“自己的土地”,切斷和東方經過五個世紀建立起來的聯繫,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潛在的不幸和悲劇,更是一個十分值得思考和嚴肅對待的事情,澳門特區政府今天是否有不足之處,是否可以改進,以更加開放、更加平等和更加公正的態度,鼓勵土生葡人留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以避免歷史不幸的重演,令澳門得以長久保持東西文化交匯、融合以及溝通的橋樑角色。

澳門回歸十三年來,土生社群現時對社會變化、政治、經濟及個人對身份認同感等問題都有所變化。澳門土生協會理事長飛文基表示,回歸後至今,土生社群均認為澳門社會變化非常大,如居民生活、經濟發展、社會複雜性及未來五年地區融合發展等轉變,都衝擊社群。現時該社群在整體居民數量中,人數已大量減少,為此需有心理準備和“一起努力”的社群概念,面對未來一系列的社會變化。

經濟方面,回歸前殖民地政府架構、語言和檔以葡文為主,老一輩土生葡人大部分擔任公務員。惟時代不同,新一代土生葡人已能說流利廣東話和普通話,機會更比過去多,可選擇的工種豐富,或按興趣到外地升學,使新一代土生葡人更現代化,為澳門這個多元社會的各行各業帶來更多生力軍,持續推進澳門社會向前發展。

澳門歐洲研究學會主席麥健智表示,特區政府成立後,土生葡人與澳門居民的生活幾乎相近,對民生事務同樣關心樓價和通脹等問題;若比較特區政府成立前後,土生葡人生活仍有輕微改變,例如進入公職機會較以前減少。麥健智強調社會應重視土生葡人能力,讓土生葡人有更多機會貢獻社會。他又建議社會應對土生葡人社群的生活和想法,多作研究調查,並鼓勵更多人學習葡語和瞭解土生葡人文化。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開展調查研究,認真聽取土生葡人意見,以及展開社會廣泛諮詢,就如何加強土生葡人的獨特優勢推出合適政策。

土生葡人發展要長遠考慮

回歸後的澳門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下,澳門生機盎然、萬象更新。特區政府在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更充分利用澳門具有中葡歷史、文化交匯的優勢,積極發揮澳門作為中葡交流的橋樑作用,致力於促進中國與葡萄牙乃至葡語系國家(以葡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之間的經貿及文化交流。作為中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在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背景和歷史使命下,澳門通過一系列的交流活動承載著作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交流平臺之重要任務。澳門也將過往與葡語系國家的舊關係,演變為增進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相互加強聯繫、增進交往的新關係。當中土生葡人的作用應該是更加凸顯,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對土生葡人的發展作出長遠考慮,在土生葡人政策上,參考老一輩中央領導人周恩來提出對港澳地區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也要有“長期打算,充分發揮”的土生葡人政策,發揮土生葡人在政治、法律、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更大作用。

一、在政治方面,澳門與葡語國家共同體中的各成員國具有相似的語言(葡文與中文都是澳門的官方語言)和文化的緣由,使得澳門與各葡語系國家間產生了一種超越政府間的外交關係,形成了以文化為紐帶、以民間交流為平臺的“天然”公共外交關係。因此在回歸後,澳門與各葡語系國家的交往中更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即在增進澳門與葡語系國家交往的同時,更逐漸在將這種交流合作轉化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的基礎上,澳門結合自身中葡文化交匯點的作用,並充分利用該共同體,加強中國與各葡語系國家之間的交流。同時,澳門也借助與葡語系國家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固有聯繫,憑藉澳門豐富的葡語人才儲備,積極參與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