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姓氏1989個

臺灣媒體報道,兩岸華人姓氏8000多個,但兩岸的前十大姓氏排列卻大相徑庭,除此之外,一些罕見的“怪姓”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姓名均有其典故。

據傳,秦始皇統治期間,有五名刺客聯手刺殺秦始皇,但任務失敗後逃難他鄉,為了隱姓埋名,五人依年紀輩分改姓“第一”到“第五”。至今,臺灣仍有七個人姓“第五”,而“第一”到“第五”的後代在大陸還有,推測可能是秦朝刺客的後代。

臺灣姓氏絕大多數傳承自大陸,雖與海峽彼岸的閩粵遙遙相望,仍舊承襲了漢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命名邏輯。

十大主流:陳姓宗族甲臺灣

300年來,絡繹不絕的移民潮,使閩粵地區“陳林半天下”的俗諺,跟著飄洋過海來到臺灣。

根據台“內政部”最新統計,臺灣前十大姓氏為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占總人口數一半以上;其中陳姓宗族高達總人口數的1/10。相較於27年前出版的《臺灣姓氏堂號考》,前十大姓氏完全沒變,若範圍擴大到前百大姓氏,則“伍”姓取代“倪”姓擠入前百大。

前十大姓氏在全台25個縣市的區域分佈,除宜蘭縣、雲林縣第一大姓為林之外,其餘皆是陳姓天下,以臺北縣最多,其次是臺北市,緊接著台中縣、桃園縣、高雄市、彰化縣、高雄縣、台南縣等。

隨著來台移民拓墾,同姓宗族習慣定居在同一地點,互相照應。《臺灣稀姓的祖籍與姓氏分佈》一書指出,澎縣七美夏氏、高縣大寮張簡氏,高達九成為單一姓氏居多。另外,雲林台西丁氏、南縣下營薑氏、澎湖馬公高氏、高縣橋頭淩氏,占八成以上的居民是同姓。

統計發現,臺灣姓氏總數有1989個之多,前一百大姓占總人口數96%,主流之外的稀有姓、外來姓人數雖少,卻有近千種之多。

妥協換姓:雙姓背後故事多

這些稀有姓,有的是日據時代實施戶口登記時的筆誤,包括蕭寫成“燒”,鄧寫成“訂”;到了皇民化運動時期,為了區分日本人與臺灣人,不讓民間有複姓,還將原姓“歐陽”的澎湖人改姓“歐”,金門縣因鞭長莫及,歐陽姓得以保留原姓。

“內政部”資料顯示,臺灣前五大複姓是張簡、歐陽、陳黃、范姜、張陳,占總人口數0.13%,分佈縣市以高雄縣最多,其次是桃園縣、連江縣、金門縣。臺灣各姓淵源研究學會理事長林瑤棋指出,“內政部”將雙姓與複姓混合統計,歐陽、司徒、公孫是複姓,張簡、范薑等“雙姓”,尋根溯源這些雙姓背後多有一段爭取姓氏繼承權或紀念感恩的故事。

舉“張廖”為例,是因一位張姓漢子逃難到福建詔安,入贅給廖姓房東的女兒,只生下一男,子嗣繼承成為爭議,經雙方多次談判才達成共識,決定兒子生前姓廖,但死後墓碑要刻姓張。也因此,有人參加廖姓故友的告別式時,到了會場卻找不到廖家辦喪事,看到照片才錯愕不已。

林瑤棋又舉沙鹿光田醫院的家族姓“王劉”的例子,是因為老院長的祖母嫁給劉姓丈夫,懷孕時夫婿身亡,又改嫁給龍井鄉王姓長工,兩三個月後小孩呱呱落地,為紀念亡夫,就將孩子改姓為王劉。

桃園中壢還有個“莊吳”家族,是日據時期有一家人從中壢往龍潭山區逃難途中,因人數太多遺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被一位吳姓未婚小姐領養,長大後嫁給中壢莊姓,為求感恩圖報,就把下一代改姓莊吳。

林瑤棋說,早年改姓是家常便飯,入贅就改姓,長工、婢女跟著老闆同姓,甚至有人因賭輸而改姓,例如“鄭潘”這個雙姓,據傳是鄭姓與潘姓男子兩人打賭,潘姓願賭服輸只好冠上鄭姓。

外籍歸化:新移民姓氏奇特

隨著外省籍移民的凋零,外來移民歸化每年增加六千多件,為臺灣注入新血液,以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菲律賓居多。官員指出,這些外來姓氏多為譯音,如“琴”、“團”、“亮”、“目”等。

據臺灣“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歸化臺灣省籍的外籍配偶,從1987年到2005年5月總共達31327人,若加上外籍人士,有32883人之多;平均每年外籍歸化約六千件,還有11萬多人居留,等候取得臺灣省籍。

借用法國社會學家Alain Touraine的觀點,“姓氏”這個符號不是自然誕生的,而是爭取來的權利;姓氏不單單是傳承符號,或者是認祖歸宗,而是群眾爭奪歷史性的結果!

還我姓氏:原住民正名運動

早期原住民的命名權不在自己手中,日據前原住民的漢姓,大多由戶政人員隨便翻書“賜姓”。抗戰勝利後,又三個月內改為漢姓。

紀錄片工作者Mayaw Biho說,蘭嶼達悟族的命名習慣“轉個彎”,例如蘭嶼知名作家夏曼•藍波安,夏曼並不是姓氏,而是父親的意思,藍波安是兒子的名字,這如同間接告知對方,他是藍波安的父親。

又比如賽夏族有其自成一格的命名系統,太陽、湖泊、螃蟹、酒芎、大豆、獅子等十四大圖騰氏族,卻被強制用漢字寫成日、湖、謝、芎、風、豆、獅等姓氏。

二十年前原住民展開的正名運動,促成1995年通過原住民“姓名條例修正案”,讓原住民得申請回復傳統姓名。不過,據“行政院”的資料,臺灣原住民總共44萬人,至今卻只有850人改名。更離譜的是,由於部分工作人員自作主張,直到現在,蘭嶼達悟族仍有“林螞蟻”、“蔡小鳥”、“王瓦斯”的名字。

Mayaw Biho說,臺灣原住民知識分子鼓勵族人改名,但由於受到漢族主流文化的影響,原住民教師回復傳統姓名後,卻面臨有些家長不願子女讓“番仔”教課,寧可換班,60名擔任公職的原住民人只好換回漢姓。

刺秦的後裔? 全台有7人姓“第五”

據台媒報道, 全台目前僅有七位姓“第五”姓氏的人,這種特殊的姓氏據說與古代刺秦後裔有關,但“第五”家的人對此予以否認。

據臺灣媒體報道,目前在臺北市文山區的“第五”家族由爸爸“第五潔”擔任戶長,有21男;兒子娶妻生子,生下2男1女,孫子輩多為六七歲。在台唯一的“第五”家族嫡系共有7人,但他們個性都非常低調,第二、三代都堅持名字不曝光。

“第五”大姊對傳聞的說法頗不以為然。她說,“第五”姓氏緣自春秋戰國,三家分晉,當時他們的祖先是一位軍師,共有8個兒子,後來為兒子封地,依其順序作為姓氏,並不是什麼刺秦逃難改姓的,而“第五”祖先還有很傑出的表現,像東漢鄭玄的老師就是第五元先祖。

在台“第五”家族雖然低調,但對家族歷史的考究顯然是有準備的,隨時能夠琅琅上口,家族大姊表示,他們的祖籍是陝西栒邑人,為了尋根探源,第五潔在1995年退休後曾赴故鄉探親。但祖譜幾乎喪失,找不到源頭,非常可惜,現在大陸還有200多戶是同宗,人並不多。

第五潔當初隨國民黨撤退赴台,正值兵荒馬亂,卻堅持“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不因為姓氏特殊而在戶籍重新登記時改姓。倒是娶了太太後,外界尊稱其太太為“第五”太太,常讓不明就裏的人以為,第五潔實在太“厲害”了,太太還排到第五位,讓這位已自“立法院”退休,人稱“邱阿姨”的“第五”太太很是尷尬。

由於姓氏特殊,也給家族第二代的子女在就學及工作上帶來一些特別的回憶,“第五”大小姐說,從小念書,他們姐弟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只因姓氏特殊,幾乎每位老師及同學都認識。長大後工作,她幾乎不必用到什麼名片,不管公司同仁或對外客戶,只要說到“第五”就一定是指她,絕對不會出錯;幾代以來家人都是取單名的“第五”第二代獨子則說,在一般社交場合,除非必要,他一定不會講姓名或發名片,因為他必須費盡口舌解釋半天,真的很累,所以他有選擇性告知別人。三個子女年紀還小,可能還未碰到姓氏帶來的困擾,不過未來的遭遇可能也與他一樣。

(己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