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英九的“新三不”

4月29日,馬英九在臺灣海基會舉辦的“汪辜會談”20周年紀念會上致辭時表示,“政府推動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一定要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秉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不論在島內或島外,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臺灣獨立”。這就是受到外界關注的馬英九“新三不”兩岸論述,也稱為“4.29”講話。

“新三不”政策的真正用意何在?是否意味著馬當局兩岸政策的調整?是不是對 “舊三不”政策的修正?

“新三不”的真正用意

事實上,馬英九提出“新三不”兩岸論述有其特定目的,他是為臺灣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尤其是對外簽署FTA(自由貿易區)、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創造條件。

在馬英九最為重要的兩岸及涉外政策方略中,兩岸簽署ECFA是其總體戰略的第一步,在完成ECFA簽署之後,擴大對外簽署FTA、尤其是加入美國主導的TPP是其下一步最重要的戰略目標。馬英九曾公開表示,ECFA是臺灣擴大對外簽署FTA的敲門磚。爭取加入TPP是馬英九在“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中提出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然而,臺灣對外簽署FTA進展並不順利,到目前僅與新加坡和新西蘭的談判與協商獲得實質性進展或較大進展,其關鍵原因還是在於兩岸因素,即兩岸在國際上的關係定位。這也是為何國民黨高層,在與大陸領導人會面時,均會表示要大陸對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或擴大參與國際空間做出讓步的原因所在。

在臺灣急於擴大對外簽署FTA與爭取儘快加入TPP的現實需要下,馬英九在“汪辜會談”20周年之際提出了上述“新三不”的兩岸論述。這一論述的語言表述,即“不論在島內或島外”,還是“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臺灣獨立”,明顯採用了大陸方面的表述方式,顯然是希望得到大陸的認可甚至支持。在兩岸關係論述上,臺灣當局使用“大陸式”的語言表述方式非常少見,應該是第一次。尤其是馬英九在該論述之前特別加上“不論在島內或島外”,更是話有所指,就是針對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或臺灣涉外問題上對大陸的明確回應。

兩岸論述核心未變

馬英九提出“新三不”主張,是否預示著馬當局的兩岸政策變得更積極主動?雖然我們對馬英九的這一表述給予高度肯定,但卻不能以此做出馬當局的兩岸政策有了明顯調整與改變的判斷。

馬英九從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對兩岸關係定位與兩岸關係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論述,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原則,即所謂的“舊三不”政策。“不獨”應給予肯定與支持,“不武”也可理解,但“不統”則與國民黨過去追求兩岸統一的主張相違背,與大陸倡導的和平統一原則相違背。二是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框架下定位兩岸關係與處理兩岸關係發展。該論述雖然有遏制“法理台獨”的積極意義,但存在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治風險。三是承認與堅持“九二共識”,但更強調“一中各表”,擴大了兩岸在“九二共識”認知問題上的差異。四是強調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該論述雖然在法理上堅持了“兩岸同屬一中”,否定了“兩國論”,但讓大陸承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治權存在,也會造成事實上的“兩個中國”。五是堅持兩岸關係發展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片面強調“臺灣利益”,而不是“以兩岸共同利益為主”,否定了兩岸互惠互利與相互體諒的原則。六是堅持“親美、和中、友日”的總體戰略。一方面將大陸稱為“中國”,並與美國、日本並列,有“兩岸兩國”的論述嫌疑;另一方面,將兩岸關係視為臺灣對外總體戰略的一環,而且將台美關係置於兩岸關係之上,“親美”重於“和中”。馬英九的上述兩岸關係定位與主張,邏輯縝密,環環相扣,構成了一個整體。

從中不難發現,馬英九的兩岸關係定位與論述,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許多矛盾之處。“新三不”兩岸論述,雖有創造擴大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條件的策略考慮,但核心仍是“不獨”,仍屬“不統、不獨、不武”的既有論述範疇。顯然,馬英九沒有調整兩岸論述的基本主張,核心依然是“維持現狀”。

承認中華民族,卻不承認“一個中國”

與臺灣地區前兩任領導人李登輝、陳水扁相比,馬英九有明顯的“中華民族情結”,他既不是“獨派”,也不是“統派”。在“新三不”兩岸論述中,馬英九還進一步表示,“兩岸人民都屬於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享有共同血緣、歷史與文化。兩岸過去五年通過和平、互利的交流,開創了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格局,一定要珍惜和延續這個來之不易的成果”。馬英九當政以來,類似的論述很多。他在2008年當選臺灣領導人後的就職演說中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可以說,中華民族與炎黃子孫,是馬英九對兩岸的基本認同。但他只認同血緣、歷史、文化上的中華民族或中國,卻不再認同政治上的“一個中國”,不講兩岸是“一個中國”,不講自己是中國人,不講臺灣人是中國人,也不講兩岸統一。

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公開回應外界提問時表示,“我是臺灣人,國籍是中華民國國民”,而且不斷強調自己是“新臺灣人”,至今也沒有講過“我是中國人”。同樣,馬英九當政以來也從沒有明確講過“一個中國”或“兩岸一中”,不提兩岸統一。馬當局甚至對2012年年初吳伯雄訪大陸時提出的“一國兩區”與2013年年初連戰訪大陸時講的“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也均予公開否定。馬英九可以講“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臺灣獨立”,但就是不講“一個中國”,連大陸現在講的“一個中國框架”也不講,更不用說對兩岸統一的追求了。這是未來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最大挑戰。

重點是深化兩岸交流

馬英九“4.29”講話,外界關注的是“新三不”的兩岸論述,這只是馬英九的政治策略之一。其實,馬英九在這一講話中詳細陳述了他完整的兩岸政策論述與剩餘任期內對兩岸交流與合作的規劃。

馬英九表示,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政策將遵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希望未來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和平與繁榮。在‘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之下,深化兩岸在經貿、文化、科技、環境、社會、法治等各領域的交流互動,促進兩岸人民更深入瞭解,更廣泛合作”。他進一步強調,“未來的三大目標是進一步擴大兩岸交流、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年底前完成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實現兩岸自由貿易目標,對臺灣競爭力將有極大幫助。也將持續增加教育方面的交流及合作機會,使兩岸年輕人早一點交朋友,為和平發展奠定長遠基礎”。

可見,馬英九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仍堅持“先經後政”的原則與優先順序,對大陸積極倡導的兩岸政治對話與政治協商完全回避,在種種政治條件之下(如“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將深化兩岸交流與合作作為第二任期內最重要的目標。馬英九提出的上述未來兩岸交流的三大目標是他連任後一直積極倡導的政策規劃。較有新意之處在於,除強調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之外,還明確提出加強兩岸科技、環保、社會、法治等領域的交流互動,尤其是將擴大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增進兩岸年輕人的相互瞭解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顯然,在未來的兩岸交流中,馬英九更重視兩岸事務性的、非政治性的交流與合作,在任內不會推動兩岸政治對話,也不可能有政治協商,更不會建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與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不統”的消極影響越來越大

可以說,馬英九的“新三不”兩岸論述,仍不脫離近30年來臺灣當局消極的兩岸思維基調,一直在強調不做什麼,而不是積極倡導應做什麼,在兩岸問題上缺乏積極進取與開拓精神。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開展兩岸經貿文化往來與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新主張,對臺灣當局形成新的壓力。可是,臺灣當局依然堅持冷戰思維,不願開放兩岸往來,當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提出了“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成為當時臺灣當局處理兩岸問題的基本原則。李登輝執政後期,提出了臭名昭著的“戒急用忍”政策,公開主張對兩岸交流熱“踩刹車”。此後,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政策,從來都不是積極、主動的,而是被迫的消極作為,是在被動中開放,在開放中管制。民進党執政後,陳水扁又提出了“四不一沒有”的政策主張(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在兩岸經貿問題上堅持“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原則。民進黨以“台獨”為中心的施政理念,造成了兩岸關係的緊張與惡化。

2008年3月,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提出了“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主張。這一主張成為馬當局最重要的兩岸政策論述核心。此後,在許多重要場合,馬英九不斷重申“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主張,也不斷強調“堅持不統、不獨、不武是基本原則,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灣民主現狀,是臺灣主流民意”。馬英九也曾表示,“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不是消極的維持現狀,而是積極爭取一段足夠的時間,為兩岸爭議尋求一條務實的可行出路”。

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兩岸關係的迅速發展與島內社會政治生態的變化,這“三不”主張、尤其是“不統”主張的消極影響越來越大。本來,“不統”是馬英九強調在其任內不與大陸談判兩岸統一問題,但長期不斷講“不統”,抽象地講“不統”,逐漸造成馬當局不主張統一、不支持統一、不推動統一的印象,大大強化了臺灣島內的“不統”認知,這也是馬英九執政後臺灣島內民眾“統獨觀”沒有出現積極轉變、臺灣主體意識持續高漲、“台獨”認同持續上升的重要原因所在。在這種“不統”論述下,“不統”在島內逐漸成為一種普遍意識,一種共識,對大陸追求的兩岸和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