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去楊升能否推動台灣防務政策改革?

馬英九在當選連任國民黨主席,及出國訪問之際,對「行政院」進行局部改組,調整七位閣員。其中最觸目的是「國防部長」高華柱去職,由文人副部長楊念祖升任取代;及「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接任「金管會」主委,原主委陳裕璋去職。高華柱的去職,當然是必須為陸軍下士洪仲丘遭虐死案負上政治責任;而陳裕璋的去職,則是據說他在面對國際的金融形勢,尤其是中國大陸的「錢荒潮」,未能及時因應,致使已經低迷的馬政府政績更受連累,必須由較為強勢的曾銘宗取而代之。

其實,單就防務行政而言,高華柱還是一個頗為稱職的部長。近四年來,他積極推動「精粹案」、「組改」、「募兵制」等「國防」重大政策,並在遭遇年金改革難題,軍心不穩時,親上火線捍衛軍人權益尊嚴,因而在軍中聲望不低。但正因為防務行政正在面臨轉型期,在推動改革事業時也就顯得有心無力。由於軍隊「國家化」和逐漸裁減兵員,國軍總兵力已由高峰時的六十萬人減少到目前的二十七萬人,已出現兵源短缺現象。「募兵制」更是推動艱難,原先預定招募二萬八千多名志願役士兵,但到今年六月,各軍種所招募志願役士兵實際報到人數,總計只有四百六十二人,達成率只有百分之二,連一營兵力都不到,面臨無兵可用的窘境。而且,近來「國軍」狀況頻頻:海軍副艦長聚賭、演習誤打靶機鬧出人命、海軍少將涉共諜案、戰機連連墜機等,讓「國防部」形象大傷。如今又發生了洪仲丘遭虐死案,並發酵為社會運動,對軍隊造成很大衝擊。因此可說,洪仲丘事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說高華柱不負責任,也不公平。洪仲丘事件發生後,他為此曾經兩度向馬英九提出辭呈,表示要為此負上政治責任;並向遺屬和社會道歉,不惜低頭哈腰。但終因該案確實是暴露了軍隊的管理疏失和忽視人權,加上民進黨趁機搶占「捍衛軍中人權」議題的道德高地,軍方即使查辦了幾位軍官,包括一位少將,但也無法平息社會怒火,因而只得將高華柱作替罪羔羊。

當然,高華柱在主管台灣地區的防務事務上,也多與國民黨和馬英九理念不相吻合。尤其是他對兩岸關係事務的表態,頗為強硬,有時他的強硬發言,會讓對岸認為是忠實執行馬英九的防務政策,而使得本已對馬英九不滿的對岸涉台系統及軍方,芥蒂更深。

而新任「國防部長」楊念祖,是學者出身,長期研究國防戰略問題。三年多前作為馬英九的督軍張良任出任駐以色列代表後,楊念祖就接任「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楊念祖在進入「國防部」之前,其對兩岸軍事問題的論述較為理性務實;在出任「國防部」副部長之後,也未有發表過強硬言論;不知他在出任「國防部長」之後,會否「俢正」高華柱的強硬路線?抑或是「屁股指揮腦袋」,身不由己,繼續執行強硬路線?

看來,楊念祖即使是有微調政策路線之意,也無力挽狂瀾之力。因為他將會受肘於許多主客觀環境。在大環境方面,由於兩岸尚未結束軍事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而台灣軍隊向來的傳統,雖然名為「國防」但卻防禦外敵的任務較輕;雖然按「一中憲法」主張對岸為「固有疆域」,卻因「內戰延續」而將解放軍視為主要敵人,還曾計劃「反攻大陸」,以至是派出少量軍事人員騷擾大陸沿海,因而在尚未結束敵對狀態之前,即使楊念祖有著較為強硬的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小環境,則是較為複雜。既有馬英九仍然無意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並簽署和平協議,也有軍中對對岸軍方的敵意仍深,更包括有民進黨等綠營的掣肘,這些因素都將使楊念祖動輒得咎。但他也具有某些有利條件可以充分利用,包括他過去雖然政治光譜偏藍,卻未表現過強烈的意識形態政治色彩;而且因為他頗為溫文爾雅,而頗得人緣,在綠營中也擁有不少朋友,因而就連民進黨人對他也尊敬三分。就在這次洪仲丘事件之後,早已有民進黨人表態應盡快讓楊念祖接任「國防部長」。而在昨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宣佈人事調整案後,除薛淩一人有所質疑之外,其餘「綠委」的反應尚算正面,甚至認為他是適當人選,民進黨「立委」還希望楊念祖上台可以大破大立改革軍中陋習。

就此而言,楊念祖所承受的政治壓力,可能會相對小些。甚至可能會因為由文人出任「國防部長」,而被民進黨人認為符合他們長期追求的「軍隊國家化」及「文人領軍」理念,而會對他較為客氣,在傳召他到「立法院」備詢時,不會像對職業軍人那樣的「狠手修理」。這樣,楊念祖的推動防務行政改革的事業,就將會較為遂順。

但問題是,那些資深老軍頭未必服氣,可能會對楊念祖採取「明順暗抗」手法。而且,軍隊長期的陋習,習慣於「官大一級壓死人」,軍閥作風猶存。而楊念祖除了是文人出身之外,更是個性溫和,能否鎮得住那些強悍的職業軍人,令人懷疑並擔心。如果能在社會有利因素強力支持之下,順利完成軍中改革,就是吃下第一隻螃蟹的英雄。

最令人關注的,是高去楊升之後,軍方如何處理林毅夫的問題。由於林毅夫在金門泅渡回大陸之前,高華柱曾任林毅夫的營長(林毅夫此時為連長),因而對林毅夫的返台掃墓探親申請,持強硬態度,聲言倘林毅夫踏足台灣的土地,必會執行軍法,將其緝捕歸案。當連不少民進黨「立委」也以人道的理由為之求情時,高華柱還放話,倘林毅夫是免罪返台,他將辭職抗議。

楊念祖是否會從「人權」的角度出發,對林毅夫返台探親作些適當的安排?畢竟,高華柱所持的理由並未因他辭職獲准而告消失,只能是權宜處理。不過,由於高華柱已經去職,而他的去職也並非是因「林毅夫免罪返台」所致,可以避免一場軍中震盪。而且,就在洪仲丘事件發生之前,軍中傳出高華柱將會去職的消息時,台聯黨主席黃昆輝還指稱,這是馬英九為林毅夫返台掃除政治障礙。因此,馬英九會否籍著高華柱的去職,趁風駛帆,對林毅夫返台掃墓探親的申請予以權益處理,籍以向對岸表達「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善意?這就端看馬英九的政治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