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驚人地相似,歷史是否會重覆?

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但有人說歷史卻永遠不會重覆。八月三日,在台軍下士洪仲丘告別式的前夜,由三十九位本來是互不相識的網友鬆散地組織的「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按:「一九八五」是台軍申訴專線),發起的「萬人送仲丘」活動掀起高潮,二十五萬民眾統一身穿白衣,湧聚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冒著八月天的烈日酷暑,坐在地表溫度高達六十多度的柏油路上,雖是大汗淋漓卻秩序井然,高舉著如林立般的「淌血公民之眼」畫像,表達要事件真相,要求台軍改革的簡單訴求。由於參與者統一身穿既是要求「真相大白」,又是為了區隔「藍綠」的白衣衫,因而其與兩週前同一團體組織的三萬人包圍「國防部」的行動,被民眾稱為「白衫軍運動」。

此情此景,使不少人連想到七年前百萬「紅衫軍」「天下為公」包圍「總統府」的洶湧澎湃情景,許多人都喜歡並自然地將此次「白衫軍運動」與二零零六年的「紅衫軍運動」相對比。但卻更使筆者想到了十七年前數萬「雜衫軍」(當時並沒有這個稱謂,只是筆者為了比照「紅衫軍」、「白衫軍」而自撰的一個彙詞)為「白曉燕案」而在「總統府」門前集會抗議的情景。這兩次群眾性的公民運動,均在民眾中催生了「現政府腐敗無能透頂,應當換黨換人試試看」的期待心理,幾年後果然就由全體選民一人一票地將現政權趕下了台,迎來了新生政權;今次是否也來個對催生政黨輪替實行「否定之否定」,或是對推動民主進程實現「螺旋式上升」?真是值得觀察探究。

實際上,在「雜衫軍運動」和「紅衫軍運動」當中,雖然參與者都分別高呼「李登輝下臺」或「陳水扁下臺」的口號,但由於政治體制的原因,這只不過是發洩心中不滿情緒而已,並不能真的可以將受到「憲法」保護的李登輝或陳水扁直接推倒下臺。但卻都使得當時的執政黨及其領導人開始「跛腳」,執政後施政都舉步維艱,並營造了一種對現政權極度不滿的社會氛圍,其成果也都為當時的在野反對黨所收割或接收,從而都在四年後實現了「政黨輪替」。而今次也不例外,也有個別參與者叫出了「馬英九下臺」的口號,馬英九也早已「跛腳」,不但是政令出不了「總統府」,而且連執政黨團隊成員也是各懷鬼胎,三心兩意,各自盤算,無法團結得起來;社會上也瀰漫著一種對現政權極度不滿的心理氛圍,甚至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比當時的李登輝、陳水扁還要低得多。而且更嚴重的是,在「雜衫軍運動」和「紅衫軍運動」興起之前,李登輝和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仍然並非太低;而馬英九則是「白衫軍運動」尚未興起,其民意支持度就已經像吃了瀉藥那樣直直落,在經歷了「白衫軍運動」的衝擊之後,如果未能從中吸取教訓,仍然是「自我感覺良好」,恐怕即使是有北京以各種「惠台」措施來作奧援及「背書」,也將會是「神仙都難救」。

不過,雖然「白衫軍運動」與「紅衫軍運動」、「雜衫軍運動」都是公民運動,這三項運動都不是直接由反對黨發動,但由於所針對的都是當時的執政黨,因而就可為當時的反對黨所利用,並作為推動未來有可能會發生的「政黨輪替」奠定群眾基礎。但互相之間卻又存在著某些差異。現在人們均集中地將「白衫軍運動」與「紅衫軍運動」相比,但嚴格來說,從發起者的政治形態,及所針對的事物來看,「雜衫軍運動」與「白衫軍運動」更為相似。

實際上,「紅衫軍」雖然號稱是自發的公民運動,其實摻入了著力甚深的政治力。除了是發起者都有著「顏色」背景亦即政黨背景之外,總指揮施明德還曾是被判處死刑對知名政治活動家,並曾任民進黨主席,據說還與被針對對象陳水扁存在著在民進黨內的私人恩怨。而許多知名政治、文化、社運界人士積極參與,提高了整個運動的正當性和擴散能量。藍軍政客固然是籍此機會穿上紅衣,跑到現場以站臺方式「抽水」,為自己博取出鏡見報機會,而國民黨也籍此將一個以中產階層為主的全民運動,掠取為在野黨「光復」政權的鬥爭平臺。

而「白衫軍」和「雜衫軍」卻都是真正地由群眾自發,發動者都是並不知名的普通市民,其中一些人還是社會運動的新手,過去從來沒有參加過社運活動,甚至還是整日在家抱住個電腦的「宅男」或家庭婦女;作為個人或許會有特定的政治立場,亦即親近或認同某一政黨,但並非是這些政黨的外圍組織成員,也在運動中極力注意避免與特定政黨拉開距離,以避免被套上「政黨惡鬥」的標籤。   與「紅衫軍運動」的針對對像是貪腐的陳水扁個人不同,「白衫軍運動」和「雜衫軍運動」的矛盾指向並不是個人,而是政府執政黨及制度。

當然,在「雜衫軍運動」興起之時,當時的領導人的倨傲態度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但仍非主要針對對象,而只是使得運動更如燎原之勢而已。比如,在「雜衫軍」成軍之前,「白曉燕案」發後的偵察階段,正當警力吃緊之時,李登輝等人仍動用大批警力,以保駕自己的高爾夫球賽;而當白曉燕被撕票得以證實,民眾批評當局治安不力時,李登輝當局對此不僅不承擔責任,反而推卸責任,李登輝還要求各界對此案反應「不要泛政治化」,甚至將白曉燕遭綁架撕票事件與所謂「大陸統戰陰謀」聯繫在一起,意圖轉移視線。而「檢察署」為了擺脫無法抓到歹徒的無能,竟宣稱歹徒已逃到大陸。高層的這一系列作法,加上在近半年來島內接連發生桃園縣長劉邦友、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被殺等重大血案一直無一破案,使島內社會各界大為不滿,終釀成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台灣當局的運動。一段時間內,島內民眾接連發起了三次聲勢浩大的反李、連,要求改善治安的遊行活動。並兩次在「總統府」前廣場上集會,以強烈的光線直射「總統府」塔樓,腳印與「認錯」、「撤換」圖型交叉映在塔樓上,把氣氛推向高潮。

歷史是如此的相似,但歷史又開了一個大玩笑。「雜衫軍運動」高潮之際,最有希望代表國民黨參選臺北市長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馬英九,突然以「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為由,宣佈辭職並棄選臺北市長。這不但給動蕩不安的國民黨政府扔下了一個炸彈,而且也給本已焦頭爛額的李登輝出了新的難題。而如今「白衫軍運動」的矛頭,卻是直指馬英九的「無能」。夠諷刺了吧?雖然這尚未能說是「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但也可叫「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僵化」了。

不過,還有一個有可能是「歷史不會重複」的發展趨向,就是今次「白衫軍運動」的成果,或許不會是由民進黨來收割。這是因為,目前台灣政局已經陷入怪異的悶局,儘管國民黨的民調已經跌至穀底,但民進黨卻也沒有像往往那樣提升上去。這折射了台灣民眾處於一種對國民黨不滿意,但對民進黨更不放心的狀態。如果有一種新興力量出來,能以清晰的政見、可實現的遠景感動民心,讓選民們拋棄事實已經證明都不怎麼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