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開放,才能升級;拒絕鎖國,才能進步

─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高孔廉

台灣是以貿易為導向的經濟體,人口、資源、市場相對較小,「只有開放,才能升級;拒絕鎖國,才能進步」。

台灣經濟發展策略應是「扶助優勢、輔導弱勢」,讓台灣的優勢產業能在「開放」的環境中,善用全球與兩岸的利基,發展成為世界頂尖企業;至於弱勢產業,政府已編列952億新台幣,輔導其成為優勢產業。「扶助優勢、輔導弱勢」,才能使台灣經濟整體結構優化,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這就是「只有開放,才能升級」的真諦。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遭到部分媒體與部分人士批評,我覺得這裡面只是見樹不見林,格局不夠大,讓我想起明、清時期的「禁海令」,鎖國的結果是百年後被列強以武力打開大門,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一段歷史大家應該記取教訓,這也就是「拒絕鎖國,才能進步」的意義。

「開放」才能融入區域經濟整合

政府的目標是希望藉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使兩岸ECFA成為完整的自由貿易協議(加上隨後要簽的貨品貿易與爭端解決協議),再藉此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例如東協(ASEAN)、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但加入這些區域經濟整合組織都是要開放國內市場的,其中又以TPP開放的程度最高,台灣必須做好「開放」的充分準備。

「服貿」屬低標準的開放

事實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所涉及的開放,嚴格說只是低標準的開放,因為開放表述的方法有「正面表列」或「負面表列」,此次服貿協議都是正面表列,也就是原則不開放,表列的才開放,表示不同意的較多,因此,是低標準的開放。但我們在2003-2005期間,與中美洲幾個國家的自由貿易協議,服務業都是負面表列。相比之下,現在的兩岸服貿協議只是低標準的開放而已,如果連低標準的開放都要反對,那如何加入高標準的RCEP與TPP?

兩岸都是在2002年加入WTO,大陸比我們早一點,2001年12月11日。我們兩方都是會員,都應遵守WTO的規定,但嚴格說起來我們尚未達到要求,以這次開放的64項,有三分之一是低於,三分之一是等於,只有三分之一是高於WTO承諾表。低於跟等於的這部分其實早就該給人家。為什麼會有低於的,就是因為兩岸關係的特殊性,三年前ECFA談判時,我們要求要考量兩岸經濟量體及經濟規模的差距,因此我們對對方還有一些限制,嚴格講起來是應該要逐步開放。

開放「短空長多」

我們要不要怕開放?這應該是「短空長多」。回頭看2002年WTO的開放,工業產品、農業產品都開放很多,農產品開放1,021項,工業產品開放3,470項,所佔比例都非常高,農產品總項數是1,585項,工業產品總項數是7,145項,工業產品開放近一半,農產品開放約三分之二。但有什麼影響嗎?從數字上來看,從2002年開放,到2011年止,2002年的貿易總額是2,485億,2011年成長到5,899億,是開放時的兩倍。這表示我們的開放,短期看來有衝擊,長期絕對是有利的。這個利是表現在經濟體質的調整,能迎頭趕上世界競爭力,應該從這角度來看問題。

「服貿」不開放大陸勞工

服貿與貨品貿易不一樣,貨貿是關稅減免的問題,服貿有四個模式,最後一個模式是「自然人移動」,有人說涉及勞工進口,事實上3年前我們談ECFA時就講過,不涉及勞工輸入的問題,這一次也沒有。部分行業開放,必須讓人家管理幹部要來,全世界投資都是這樣,我們對外商也是,一定要開放讓人家一些幹部進來。幹部的數量還跟投資金額掛鉤,投資一定金額多少,才能有多少人來,而且幹部的學經歷還有嚴格條件,以大陸的航空公司來台為例,多開一個航點才能1個人,嚴格講起來,這對陸資企業不方便,對我們也未必有利。因為他們來不僅會帶來消費也帶來稅收。據統計,從陸資開放至今,大陸幹部來台216人,雇用台灣員工6,771人,不但沒有開放大陸勞工,對我們的就業還有很大幫助。

「服貿」將兩岸服務業的餅做大

透過服貿協議,我們把餅整個擴大。會談時,雖然有人提到「利益極大化、衝擊極小化」,會有你的利益大,我的利益就變小的問題,其實這種情況是認定餅的大小固定,變成零和競賽,所以我大你小,但事實上服貿協議是把餅做大了,你擴大我也擴大,而且台灣得到的還比較多。大陸GDP是我們的16倍,我們的服務業比重是71%,大陸的服務業佔47.8%,餅的擴大可以想像市場有多大。台灣人要有雄心壯志去攻佔這個市場,很多行業你不去攻佔這個市場,就無法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沒有大陸市場就不可能在世界成為大廠。

台灣要有信心

服務業要對我們自己有信心,我們競爭力要夠。但服務業很多零零星星的,很不容易顯示出這個行業有多重要。以這次開放殯葬業為例,台灣就比大陸要強很多,大陸規定要火化,但骨灰罐之類的收費比台灣貴的多,而台灣的殯葬業可以提供完整的全套服務,做的非常好。這個行業在整個服務業市場佔的比例很小,大家不容易注意到。還有老人照顧,大陸的市場非常大,像我們的養生村若能到大陸去,不也是很大的市場。

最近大家批評的印刷跟出版,大陸是一個思想管制、意識型態管制的地方,對全世界都不會開放出版業。從幾個角度來看,一個是WTO的入會承諾,二個是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第三個是大陸與香港的CEPA,但出版業在這三個中都沒有開放。可是我們不能因為出版業沒開放,就不讓我們的印刷業去大陸,這不通,事實上我們有些印刷業已經去大陸了,不應該綁住我們有競爭力的業者,要讓他們能馳騁在大草原上,找到發展的機會,不能說出版業不開,印刷業就不開,反而要利用這機會逐步擴大影響,讓他們朝向出版開放的方向。

台灣服務業極具競爭優勢

線上遊戲,也是我們的強項之一,因為我們是開放的社會,文創人才有很多創意,過去我們線上遊戲要進入大陸市場很困難,要審批,現在爭取規定他兩個月內一定要審完,對線上遊戲市場有很大幫助。我去蘇州工業園區訪問樂生遊戲軟體公司,董事長也是媒體出身,他說他的產品在那邊最大問題是如何推廣出去,有服貿協議對他們會有一些幫助。

電影,我們的統計開放兩年,每年開放10部,這20部票房老實講不多,才2,400多萬台幣,我們去的電影中,根據文化部統計已上映15部電影,收入29億9,600萬,將近30億台幣。現在進一步開放他們可以來做「後製及沖印」,我們後製跟沖印的廠家有143家,大陸電影每年製作有800多部,產量相當多,後製沖印的產能(capacity)不夠,我們正好可以用我們的設備、技術賺這個錢。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更絕對都是有利的,銀行可以設立異地支行,對台商放款可包含第三地轉投資,辦理汽車機車強制責任險等,都是對金融業有利的。

旅行業開放,我們只是開放他們可以來台設3家,不得控股,必須合資,還只能經營台灣內部旅遊。但是我們去大陸的,沒有限制,可以經營所有的旅遊,外國人進去的也可以。因此,光是談行業的開放比較,不是完整的,更要比較投資模式、業務範圍、地域有多大等,細項拿來比並不完整。

就美容美髮業來說,台灣大規模經營的家數不多,台灣的市場早已飽滿,大多數人都是固定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師傅,大陸要進入這個市場會很辛苦,反過來我們去攻佔他們的市場是比較容易的,市場大人又多,服務水準比大陸要好,競爭力是要比大陸來的高的。

整個看起來,我說應該是利大於弊,但有人說為何要三個月再提評估報告,其實本來就有提了,是立法院要求要做更詳細的、加強版的評估,主管機關也願意根據立法院的決議去做。但我要強調服務業的評估,跟貨品貿易的評估不同,貨品貿易有可以量化的東西,根據投入產出表的關聯係數等去推算,但服務業沒有那樣量化的表,只能做質化的分析。質化分析很難估計有多少家受到影響,評估是可以加強,但要做到像貨品貿易的量化是有困難。

肯定立法院監督 但要符合國際談判慣例

今天朝野協商的結果,要逐條審查、逐項表決。立法院站在民眾的立場,監督政府的立場,我是給予肯定,但也是要請他們理解,國際間談判的實務與慣例,沒有在談判過程中就一切都掀開,這樣不是把底線都掀給人家看?要怎麼談,沒有縱深就很難談。所以過程是保密,結果是公開,絕對沒問題,事實上我們在過程中也適度的做說明,另請大家回頭看看,過去我們與中美洲的FTA根本沒這樣做,沒跟國會說明,但我們都做了。所以溝通我們要做,適度公開、適度保密,不可能完全公開,等簽完會完全公開。

談判有給有拿

在談判的過程中,是有給有拿,因此看結果是要看全面,不能只拿一條,說這項我不同意,那項我不同意,美國跟韓國談時也沒有這樣,我不准你汽車進來但是我牛肉要去,所以談的過程大家要交換,但談完後要把讓的部分殺掉,其他全盤拿走,沒有這樣談的。大家要理性的思考這問題,沒有談判是贏者全拿。整體服貿協議是對我們有利的,我們要讓它盡快生效,攻佔這市場,在管理學上有個名詞,就是先佔優勢,第一個採取行動佔有市場的就佔有優勢,我們現在談成這樣,要趕快讓我們去佔有市場,建立進入障礙,外商進入就有障礙,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除非他們有分析能算出來這協議是弊大於利,但事實上行政團隊共同參與這件事,評估結果我想應該是相當夠了,事實上也都有跟公協會諮詢過,當然不可能全面性邀請所有人,那就沒有機密可言,所謂機密不是為了保密而保密,是為了台灣人的利益而保密,要保密我的談判底線,這個觀念一定要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