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團隊吹響縮短最後一哩路的集結號?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公佈其《二零一四對中政策檢討紀委》後,馬政府上下都鬆了一口氣。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目前雖然馬政府的民意支持度極低,但民進黨卻也沒有本事將自己的民意支持度拉高,雙方「彼此彼此」的情況下,國民黨所擁有的唯一優勢——兩岸關係政策,民進黨並沒有打算也也沒有能力奪走。因而相對之下,國民黨的實力仍然比民進黨稍勝一籌」,並單憑這一點,國民黨就能掌握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的勝,並因而而能夠保持長期執政。

但不要高興得太早。蘇記民進黨中央死抱「台獨」立場,並不等於可以幫助蘇貞昌可以連任民進黨主席,也不等於是民進黨在透過改選更換黨主席之後,就不會改弦易轍。實際上,昨日就傳出,蔡英文所屬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日前低調組團,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邀請參與學術研討會,探討大陸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如何規劃調整自己在全球經濟發展的戰略角色,並將如何突破經濟轉型的挑戰。在訪問團於昨日返台之後,蔡英文將於今日上午率領林全、江春男、胡勝正等訪問團成員在「蔡辦」舉行記者會,說明此行成果與「二軌」交流意義。

蔡英文將於今日舉行的記者會,不管其內容僅是說明訪問團此行的學術交流成果,還是宣佈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在二零一二年《「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作出必須調整黨的兩岸政策的結論之後,又有新的進展,由她的幕僚群率先進行「縮短最後一哩路」的實踐,都等於是正式向蘇貞昌挑戰,並吹響參選民進黨主席的集結號,從而為蔡英文的「二零一六大夢」打好紮實的基礎。

實際上,表面上看,蔡英文此舉是小英教育基金會對去年邀請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丁志傑院長進行演講,探討人民幣未來發展走向課題的回訪,但實實質上卻是慎密的「二零一六」戰略安排中的重要一環。蔡英文在卸下黨主席後,表面上看來失去政治舞臺,但其實卻是鴨子劃水,低調運作,少說多做。一方面,針對黨主席改選是採用全體黨員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的方式,而自己的黨員資源不如蘇貞昌的弱點,進行「補強作業」,頻密下鄉走訪基層黨員,在讓基層黨員瞭解熟悉自己的同時博取感情。有人說,已經走遍台灣地區的鄉鄉鎮鎮的,只有三個人,其一是出任台灣省長時的宋楚瑜,其二是大陸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其三就是蔡英文了。另一方面,就是加緊踐行「縮短最後一裏路」的工作,從經濟議題入手,與大陸的對台智囊進行學術交流,並籍此訪問大陸,推動民共之間的非黨際交流。為在奪下主席職位後,調整黨的兩岸政策政策,預作準備。

當然,蔡英文還是要顧及到黨內的傳統理念思維習慣的。由於民進黨內「台獨」基本教義派仍擁有一定實力,因而推動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不能過急。因此,先由其幕僚訪問大陸並進行議題單純的學術交流,一方面是為蔡英文自己未來的大陸之行做好舖墊,另一方面更是要測試民進黨內的反應,再據此來策劃調整進度、廣度和深度,倘多數民進黨員接受就加快速度。以至蔡英文在直接登陸後,與中共進行政治對話,承諾在掌政後,不但不會推翻海峽兩會已經簽署的十九協議,而且還將會繼續與大陸進行商談,進一步擴大兩會談判的成果。在獲得北京某種程度的認同後,到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時,就可避防再次發生大企業主站出來「力挺九二共識」,也不會再次發生美國駐台官員間接力挺國民黨候選人,而且還會因為馬英九「只經不政」,而蔡英文卻意欲「有所作為」,或許民進黨再次上臺,兩岸關係發展不一定差於馬英九,以至是國民黨候選人,因而不再透過各地台商協會動員台商返台投票。倘此,蔡英文還能不會贏?

實際上,如果蔡英文能夠按照這個戰略意圖走下去,形勢對蔡英文非常有利。二零一二年,蔡英文挑戰爭取連任的馬英九,盡管輸了,也只不過是四十萬票而已,而與雙方的選票基本盤、政治資源、財政實力,及能否獲得中美外力支持等條件相比,蔡英文在實質上已是贏了馬英九。而在當時,馬政府的民調尚不算太低。但在目前,馬政府的民調已低至不可能再低,民進黨的民調未能拉抬上去是因為蘇貞昌領導無方及路線錯誤,倘是由蔡英文挑戰吳敦義或江宜樺,或許會是躺著選也可當選。即使是馬英九不再「從鏡子裡找人」,或是在國民黨內的壓力下,被逼接受由朱立倫代表國民黨出戰,朱立倫的勝算也不會高於蔡英文很多,實際上日前的一個民調就顯示,朱立倫就不比蔡英文佔有優勢。

因此,在五月間進行民進黨主席選舉時,如果黨內的開放派能充分掌握輿論,推動民進黨內接受調整黨的兩岸政策的思維,蔡英文就能成功挑戰蘇貞昌。緊接著,蔡英文就將緊緊掌握黨內思維的微妙變化,充分利用黨機器推動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並在行動上還將會有新的作為,說不好就是承接著上述的民共智庫交流的模式,再以「小英基金會」以至是民進黨的名義,擴大邀請大陸學者赴台交流,討論範疇甚至是擴大到政治、軍事領域, 以至是締結「民共非黨際版」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何況,在組織上,蔡英文也佔有優勢。目前來看,只有遊錫與蘇貞昌結盟,但還不是很牢固。而在蔡英文這邊,則有「新潮流系」和謝長廷力挺。這次前往大陸訪問的蕭美琴、蔡其昌就是當年的「十一寇」成員,而邱太三則是「新潮流系」大佬,江春南雖然也曾隨同蘇貞昌外訪,但從思維定勢看,更接近於蔡英文。

最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二零零八年民進黨主席選舉,及二零一一年「總統」黨內初選時,都曾以「穿裙子的不能選」為理由攻擊蔡英文的辜寬敏,其所創辦的智庫所作民調,是蔡英文高於蘇貞昌二十個百分點,因而辜寬敏要求蘇貞昌棄選。這不單止是泛綠重要智庫的結論,更因為辜寬敏是民進黨內「獨派」的標杆人物,凸顯了連「獨派」都間接支持蔡英文的「縮短最後一哩路」的主張。

陳水扁任內,委任了三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吳釗燮、陳明通。目前的力量對比是,蔡英文與陳明通結盟,等於是二比一。而吳釗燮的特長是國際關係,再加上曾任駐美代表,在美國擁有一定的人脈關係;而陳明通的特長則是兩岸關係,並曾擬制過「第二共和憲法」草案,這對蔡英文提出新的決議文有利。就此,「蔡陳團隊」優勝於「蘇吳團隊」。盡管美國的支持很重要,但這是建基於兩岸關係之上的。蘇貞昌的「獨派」作為,與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相差無幾,美國又怎能支持得過?相反,蔡英文只要能調整兩岸關係,即使沒有親身赴美去作說明,美國也將會「有感」。再加上美國出於其對「政黨輪替」普世價值的追求,並擔心國民黨繼續長期執政下去,不但是民進黨的政治人才將會凋零,不利於「政黨輪替」成為常態,而且擔心台灣政局將會朝向「統一」發展,不符其「維護現狀,不統不獨」政策,反而會改變主意支持蔡英文。畢竟,蔡英文即使是會「棄獨」,也沒有「趨統」的可能。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