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由來和習俗

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中國漢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中最為隆重的節日,同時不少少數民族也與漢族同胞一樣共同歡度新春佳節。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生活在全球不同國度的廣大華人和中國十幾億炎黃子孫普天同慶,人們盡情的載歌載舞,其喜慶和歡樂的熱烈氣氛毫不遜色於西方的重大節日聖誕節。

如果提到我國春節的起源,據相關史料記載,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最早是遠古時期的古代先人們與其從事的農業祭祀活動密切相關。人們習慣性地把春節稱之為過年。所謂“年”,最初的含義便來自農業生產實踐。古代先人們把五穀的生長週期叫作“年。”“年”字的寫法又為“稔,”書中都把它放在禾部,用以寓穀禾豐稔之美意。據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證,“年”字是果實豐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穀穗成熟的樣子,由此可見,“年”原是預祝豐收喜慶的美好日子。《辭海.禾部》記載,“穀一熟為年,故亦謂年為稔。”古籍《谷梁傳.宣公十六年》雲:“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有年,意思就是收成好,大有年,就是大豐收的意思。從原始社會開始,古人們為了合理安排農時以從事農事活動。由此延續至公元前2140——前1066年,夏、商時代,先人又通過天文觀測進一步確定歲時節候,出現了夏曆,以月亮的圓缺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12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一天為朔,月圓時為望,月的開始以朔日子夜算起,正月的朔日從子夜起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這一天也叫“元旦”。據梁人蕭子雲《介雅》詩中雲:“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元為一年之始,旦為一日之晨。元旦,即新年開始的第一天。遠自西周(前1066——前771)開始使用“年”字紀年紀歲。西漢《爾雅.釋天》中寫道:“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此時,要隆重舉行一年一度歡慶農業豐收,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活動。據《禮記》記載;從周朝開始,就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迎春的禮儀。另據《詩經》記載;年終之際,人們用稻穀、棗子釀酒,供奉神靈和祖先,慶祝豐收和新年的來臨。即便當時生產力十分低下,人們只能用簡單粗劣的食物果腹,也要必須舉行與之匹配的祭祀活動。周代的時候,先人們的年終慶祝與祀禮活動,還帶有某些原始社會的痕跡。至周代以後,由於開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和之後秦王朝統治的時代,不斷出現群雄割據,社會局面極為動盪,因此尚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年節風俗。

據相關史料記載,年節風俗的最後定型基本始於漢代初期。漢高祖劉邦在統一全國以後,又經過漢文帝、漢景帝的“文景之治”等一系列休養生息政策的扶持下,到了漢武帝時代,出現了封建社會少有的國泰民安、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民眾日趨生活豐裕富足的興盛時期。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根據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建議,命其修訂規範曆法,再次以正月初一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據《漢書.孔光傳》:元旦為“三朝”,即“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或稱歲、時、日、月的“四始”,亦稱“三元”、“三朔”。因元旦是年、月、日三者之首,所以無論皇室還是民間都十分重視,它是正月喜慶日子中的第一個高潮。從此,年的時間進一步統一起來,以後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但對“年”,不同朝代又有著不同的叫法。周代稱“元日”,漢代叫“正日”、“歲朝”,唐代叫“元朔”、“新正”,宋代叫“元旦”,清代叫“大年初一”,此前均不見“春節”的提法。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改“行夏曆,順農時,從西曆,便統計”,於是各省都督府代表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決定啟用公曆。這樣,正式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據《風俗通》解釋:“春者,蠢也。”蠢有昆蟲活動之意,意思是說,春來蟲動,幼苗吐綠,萬物開始復蘇興旺。《公羊傳》則說:“春者,天地開闢之端。”是吉祥、幸福、美滿的最高象徵。節,即節氣,地球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將春與節聯繫在一起,即“春節”的意思。但是南京會議上並未正式命名和實際執行。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新中國採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年,把公曆(陽曆)的1月1日改稱為“元旦”,則把夏曆(農曆)的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並規定春節放假7天,以示慶祝。上述所談就是春節大致的由來。

春節習俗

中華民族歡度春節,幾千年來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如家家戶戶貼吉祥如意的春聯、掛年畫、守歲、撞鐘、放鞭炮、拜年等等,一直保留至今,同時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容和新的美妙含意。

貼春聯

貼春聯,又叫楹帖,楹聯,俗語稱對子、對聯。其形式有始聯、行業聯、格言聯、壽聯、挽聯、廟聯,以及口頭對聯等。

那麼究竟春聯源於何時呢?據史料記載,它最初源於古代的桃符。其中早期的典籍《山海經》記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百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白鬼,害惡之鬼,執以葦索可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亂,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往與虎,懸葦索,以禦凶魅。”這段文字記載的內容便是春聯的最早雛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古代先人們有的在桃木板上書寫祈福祛禍的吉祥語或對偶的詩句,即“桃符詩句”,古時稱“楹聯”,一左一右,掛於大門兩旁,這就是最初的“春聯”。五代後蜀廣正二十七年(964)除夕,皇帝孟昶命翰林學士辛寅遜題寫桃符,當寫出時結果並不能令其滿意,於是他親手書寫道:“新年納慶餘,嘉節號長春。”這是一副嵌字聯,頭尾嵌“新春”,中間嵌“嘉節,”寓意為新年開始,春天來臨,萬事大吉,青春永駐之意。故此聯載入《宋史.蜀世家》等史冊,成為我國聞名遐邇的傳世第一聯。

宋代之後,貼春聯已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宋史.五行志》記載,每到除夕日,命翰林為詞題桃符,正點置寢門左右。《夢梁錄》一書也詳細記載除夕夜“釘桃符,換春牌”的事兒,以上所談的這種桃符、春牌正是春聯初期的原始形式。

“春聯”之名最早始於明代。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需加春聯一幅,齋微服出觀。”太祖朱元璋不但酷愛春聯,而且親自題寫春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院文章第一家。”並送給學士陶安。有一次除夕微服出訪,見一屠戶未貼春聯,他當即題贈一幅:“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當年,由於聖上偏愛,上行下效,創作對聯遂成一種時髦之舉,朝野上下形成風氣。時光延續到清代,春聯逐漸形成我國獨有的文字形式之一,並傳至海內外。解放後,白話、口語入聯,春聯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尤以爭頌祖國舊貌換新顏,讚美大好山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謳歌改革開放的內容為主,從而使春聯這朵既古老又清新的民族文化之花在文苑中更加絢麗多彩了。

守 歲

除夕之夜,通宵不寢,辭舊迎新,預祝來年萬事如意,是為“守歲”。

最早記載守歲風俗的是西晉周處所撰的典籍《風土記》中明文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魏晉南北朝時徐君茜曾作《共內入夜坐守歲》詩。至唐代時的守歲詩詞則更多,其中詩人史青為唐明皇作五步詩《除夕》曰:“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裏回。風光人不覺,已入後園梅。”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寫詩雲:“守歲阿鹹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另一大詩人白居易也曾撰寫《客中守歲》詩雲:“守歲樽無酒,思分淚滿巾。”從這些名揚中外的大詩人所作的詩中,可見唐代守歲習俗已很盛行,詩人們觸景生情浮想聯翩,寫下大量的時令詩篇。此風延續至宋代,守歲之習俗已遍佈於城鄉。大文豪蘇東坡曾記述:“歲晚問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范成大所撰《賣癡呆詞》吟道:“除夕更闌人不睡,厭鑲鈍滯迫新歲。”年年守歲之習俗,被中華民族的子孫世代沿襲至今。“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守的“歲,”既有對逝去舊歲的留戀之情,亦有對到來的新年滿懷希望之意。乘此時機,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意義重大而深遠。

撞鐘迎年

我國古代文獻《白虎通.五行》中說:“鐘者,動也,言陽氣於黃泉之下動,養萬物也。”意為,銅鐘乃是聚集在地下的陽氣,敲鐘,就是把陽氣從地下喚發出來,滋養萬物。撞鐘之聲,象徵陽氣從此昇華躍動。所以中國古代先民遠在漢代起,就有夜晚敲鐘,白天擊鼓,敲鐘喚陽,擊鼓避陰的習俗。因此六朝古都北京建有氣勢雄渾、莊重大氣的鐘樓和鼓樓,就是這一歷史久遠習俗的最好印證。但是據相關文獻記載,古人除夕夜其實並不敲鐘而習慣擊鼓,本意是除夕為一歲之末,為一年陰氣最盛、陽氣最衰的一天。到除夕零點時分,陰氣盛極。所以此時此刻家家守歲,戶戶放鞭炮、貼對聯、擊鼓等活動,都是為了避陰,迎接新年第一天的陽氣。每逢除夕晚上“擊鼓迎年,”自南北朝時起,一直延續至近代。

我國的擊鼓迎年早已流傳到東鄰日本,他們感到,鐘聲的效果似乎比鼓聲好,遂演變成以撞鐘迎年。每年的農曆臘月三十夜迎年時撞鐘。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已有30年的歷史,許許多多的日本人到中國旅遊觀光和從事商務活動,為給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日本朋友助興,我國的首都北京以及蘇州的寒山寺等地,也搞起了撞鐘迎年。

吃餃子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吃餃子是在半夜子時,子時按干支第一計時即今時11點到1點之間。吃餃子,寓意為新歲開始,萬象更新,交上好運,乃取新歲吉利之稱謂,故曰“更新餃子”。餃子源於我國的古代,最早可追溯於2600年以前,就已有餃子的記載了。在古代典籍《禮記》中就有記載:“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歡吃丸子,一次,為減少丸子的油膩,令廚師在肉中加些菜,結果廚師比例未掌握好把菜加多了,炸和均不成丸子。廚師靈機一動計上心來,用面皮將丸子包住煮了,不料唐太宗食後大喜,問廚師此為何物?廚師答曰,是用面皮包的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