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廣視擔當非牟利公共機構的角色 由澳廣視擔當非牟利公共機構的角色

曾記否?在上月立法會的口頭質詢大會上,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在回答議員質詢時透露,就解決「有線」專營合約屆滿後的電視頻道服務問題,政府已訂出方向,未來將所有電視頻道分為收費頻道、基本頻道兩類,政府將自行主導基本頻道,不再交由第三者傳送,亦即在 四月一日「有線」合約屆滿後,不再由「有線」夥拍「公天」傳送,而是改由一家非牟利機構代為傳送基本頻道。但當議員們追問這家「非牟利機構」是「何方神聖」時,劉司長表示現時尚未能透露,頗為「神秘」?而在此之前澳門大學專案小組在透露其所作的報告時,其中的為滿足市民電視收看權及資訊權需要,而採取的低廉收費解決方案,也是由一個不牟利公共機構進行轉播?

藉著澳廣視人事調整,澳門特區政府再次強調澳廣視的公共廣播機構性質及功能,就很容易令人將之與這個「非牟利公共機構」掛聯起來。實際上,當劉司長和澳門大學專案小組推出「非牟利公共機構」的概念時,人們就產生疑問,有哪一家企業願意不牟利地做「義工」?而且,這個非牟利項目,並非只是貢獻力氣的密集型勞動,因而任何義工團體都可以承擔;而是專業性較強的項目,要求參與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也需具備價值不菲的相應設備器材,要這些勞動報酬價值較高的專業技術人員長期進行「不牟利性」的奉獻,亦即是做「義工」,顯然是不切實際。

當時,本欄就曾提出了透過澳廣視傳輸的間接方案。亦即「傳輸頻道」的角色改由澳廣視執行,「公天」不再輸出訊號,將由澳廣視負責接收所有沒有版權或允許使用版權的頻道訊號,並由澳廣視播出,而向用戶輸送訊號的任務就由「公天」承擔。但澳廣視則須增加多個發送頻道,就如目前澳廣視另闢頻道播送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等頻道節目那樣。

昨日,本欄也提出,實際上,在「有線」的專營合約於今年四月間屆滿後,由澳廣視取代「有線」,向各「公天」輸送節目頻道(當然各「公天」必須整合,尤其是處理「天線蜘蛛網」),成為澳門特區真正的非牟利公共廣播機構,並能妥善解決棘手的澳門市民收看電視權益與版權的矛盾的問題,也可照顧「公天」業者的生計。倘此建議獲得接納,在澳廣視人事調整之後,可能會較為順利實施。

澳廣視確實是正好擔任劉司長和澳門大學專案小組所思考的「非牟利公共機構」的角色的。一方面,澳廣視其本身的定位,就是公共廣播機構,這與「非牟利公共機構」的性質基本吻合。另一方面,澳廣視是主要由特區政府出資營運,去年的出資額更高達二點一億元。而澳廣視單是現在的營運狀態,倘是「衡工量值」,政府投入與發揮社會效益就不成正比,還應讓其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因此,由它來扮演「非牟利公共機構」的角色,正好是既能讓政府投入到澳廣視的財政資源財盡其用,也可利用澳廣視的技術和設備力量,駕輕就熟地執行向廣大市民播放基本頻道節目,以滿足他們的資訊權的任務,從而保證政府能夠自行主導基本頻道,不再交由第三者傳送,亦即在 四月一日「有線」合約屆滿後,不再由「有線」夥拍「公天」傳送,可以充分掌握主導權,不再受制於人。

實際上,在理論上,澳廣視是完全可以擔當這個「非謀利公共機構」的色角的。具體的做法是,採用現時「權宜方案」的由「有線」向各「公天」供應視頻節目,再由各「公天」以其本身所有的輸送網絡向各用戶輸送節目的方式,轉為由澳廣視來執行前半部分,亦即由澳廣視來擔當和取代「有線」的角色。既然在去年,「有線」在執行該「權宜方案」時,只需採取若干技術手段,並由政府支付一千多萬元,就可完成這個技術手段;那麼,擁有比「有線」更多專業技術人員,及更佳技術設備的澳廣視,相信就更能擔當好這一角色。而由澳廣視接收不受版權限制,或經特區政府接洽而獲同意免費或減收費使用版權,或由澳廣視出面購買版權的節目,提供給各「公天」,而各「公天」則輸送給各用戶,並向各用戶發放「維修服務費」,就可解決市民們的收視權益問題。

由作為公共廣播機構而非牟利廣播機構的澳廣視出面,來執行集中接收基本頻道的任務,對於擴大基本頻道,讓澳門居民可以收看到更多的頻道,如中央電視台的幾個主要不收費頻道,尤其是一套節目等,還有以衛星接收器(大鑊),接收內地各省區市衛星電視台的節目,及台灣地區幾個不收費的衛星電視台節目,及由大氣電波傳播的節目等,就水到渠成。而且,由於澳廣視是公共廣播機構,由其出面與各地電視台接洽,爭取獲得其免收費提供頻道節目,也比較方便,因為澳廣視本身向受眾提供服務是不收費的,因而它的轉播就不涉及「牟利」的問題,容易獲得頻道版權機構的諒解和支持,給予提供免費或減收費優惠。

實際上,現時澳廣視就有轉播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頻道、英語新聞頻道、紀錄頻道(英文版),及海峽衛視、湖南衛視國際頻道等頻道。這份「清單」還可以進一步擴大,透過上述方式獲得轉播權,直到好像內地的各個城市的有線電視廣播系統那樣,可以轉播中央電視台的所有頻道,及全國各省區市的衛星電視節目。在加上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有利條件,與香港、台灣地區及全球尤其是鄰近國家的衛星電視台,尤其是華語電視台洽商,而取得其頻道的轉播權,以豐富澳門居民的電視文化生活,及滿足他們的資訊權。

在此情況下,澳廣視就分為兩大功能,其一就是現在的獨立電視台,其二是類似內地各城市的有線電視廣播系統。而劉司長及澳門大學專案小組所指的「非牟利公共機構」,就由後一種功能來執行。

當然,政府也宜下令並幫助各「公天」進行整合。即使是未能整合,至少也得強力整頓清理那些亂過街的「天線蜘蛛網」。一方面是美化市容,另一方面,則也可避免發生意外,如觸雷、與斷了的帶電電線接觸發生漏電事故等。

即使是認為採用直接向「公天」提供節目,再由「公天」各施各法輸送給用戶的方式不適宜,也可改採直接擴大澳廣視本身轉播頻道的方式,當作是澳廣視自己的傳播節目,就像現時澳廣視也在轉播的幾個電視頻道那樣,只不過是增多廣播頻道而已。然後,各「公天」就以現時的自行接收澳廣視頻道,再向各用戶輸送的方式,提供服務。

利用澳廣視來擔任向市民提供基本頻道服務的「非謀利公共機構」的角色,就可將基本頻道與仍然作為專營的收費頻道完全區隔開來。「有線」無論是獲得續約,或是在政府重新開投中再次獲得專營合約,就可繼續利用現成的網絡,向有需要的用戶提供頻道服務。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互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