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強調:農村土地流轉不能強迫和限制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電】中國農村土地流轉呈現加快發展的態勢,針對一些地方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急於求成,中國官方23日強調,依法承包土地、流轉土地是農民的核心權益,土地是否流轉、價格如何確定、形式如何選擇,均應當由承包農戶自主決定,由農民說了算,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強迫和限制。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現在,一些地方對中央政策存在誤解誤讀,導致農村土地流轉過快過急,片面追求流轉規模和流轉比例,損害了農民利益,代替市場作用,代替農民作主。在土地流轉中要始終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確保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3.4億畝,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轉比例達到26%,比2008年底提高17.1個百分點。經營面積在5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超過287萬戶,家庭農場超過87萬個。

張紅宇稱,土地流轉是資源配置的過程,應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但土地又是農民的命根子,政府必須維護好農民利益,要搞好管理服務,發揮規範和引導的作用。

他表示,在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上,目前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全國還有三分之二的縣和鄉鎮沒有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有近40%的土地流轉未簽訂合同,去年受理土地流轉糾紛達18.8萬件。政府要通過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公開市場,加強土地流轉合同管理,健全糾紛調處機制等方式,不斷規範土地流轉行為,完善土地流轉服務,為農戶承包經營權流轉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對於農村土地流轉中的“非糧化”“非農化”傾向,張紅宇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農民可以“非農化”,耕地不能“非農化”。要堅持用途管制,嚴禁破壞、污染、圈佔閒置、撂荒耕地,嚴禁借土地流轉之名搞旅遊度假村、房地產等“非農”建設,堅守“紅線”、保住“底線”。

對於工商資本“下鄉”承包經營土地,張紅宇指出,目前,工商企業直接租賃農戶承包地的比例還不高,但流轉面積增長速度很快,2012年流轉入企業的土地面積比上年增長34%,2013年同比又增長了40%。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要帶領農民,而不是代替農民,要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行為的監管,防止浪費農地資源、損害農民土地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