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反核聲喧 北市初選黨務照常運轉

雖然昨日台灣政壇都籠罩在林義雄以「反核四」為訴求的「無限期禁食」喧鬧聲中,但藍綠兩黨的黨務機器仍然正常運轉,而且主要內容也都是圍繞著臺北市長初選而兜轉。

其中,國民黨中常會確認了臺北市長初選的結果,並通過了今年臺北市長選舉提名連勝文參選及臺北市建議輔選方式。

而民進黨中執會也通過了「二零一四年臺北市長提名整合建議方案」,決定實行兩階段民調,其中第一階段是在未來三週內針對民進黨有意參選人進行「與對手對比題型」之民調,產生民進黨勝出之人選;第二階段是在第一階段完成後成立協調小組,就價值理念、施政方針、輔選合作與競爭機制,與在野的非民進黨籍參選人進行協調。此協調作業於一個月內完成,並且進行「與對手對比題型」之民調;隨後中執會就第二階段的民調結果進行評估,決定民進黨是否提名同志參選。

連勝文在獲確定為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後,當即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拜會了黨主席馬英九。兩人經歷了十五分鐘的會談,馬英九表達全黨團結,一致支持連勝文勝選之意。

馬英九這個承諾應是真實的。一來馬英九即使是黨主席,也應服從「少數服從多數」的黨內民主原則,即使他個人在黨員投票時支持的是丁守中,既然臺北市的大多數黨員支持連勝文,就應服從黨組織定出的遊戲規則,及依其勝出的參選人,而不能為個人喜惡而另搞一套。二來他作為肩負「七合一」選舉總操盤責任的黨主席,臺北市實在是輸不起,因為不但是臺北市佔有全台百分之十左右的選票,更重要的是輸贏的心理作用,對二零一六年的「總統」選舉影響重大。作為曾經發誓要讓國民黨長期執政的黨主席,有責任支持黨決定提名的參選人。

但「馬連心結」的陰影仍然存在。尤其是馬英九在黨員投票當天圈票後,故意「技術性亮票」地讓記者們拍攝到他個人並不支持連勝文,大有意圖以此來影響其他黨員的投票選擇之嫌;而在點票結果出籠後,馬英九致電祝賀,卻不是打電話給連勝文,而是打給連戰,也頗有「看不起連小子」的意涵。

但畢竟,馬英九還是表現出堅守黨務中立的磊磊胸襟,他的確是在整個臺北市長初選過程中,沒有運用黨主席的權力出面幹預,更沒有向臺北市黨部和黨員們施壓,甚至連此前人們盛傳的金溥聰將要指揮情治機關搜集連家的營商「黑材料」,在初選的關鍵時刻拋出,以圖影響選情的情況,都沒有發生,令丁守中陣營頗為失望。

連勝文能夠在多家民調都出現「死亡交叉」的極為不利情況下勝出,原因很多。除了本欄此前提過的蔡依珊發揮了「強力吸票機」作用,連戰充分運用其在黨內的豐厚人脈資源親自出馬拉票,及黃復興黨部全力支持連勝文 之外,「太陽花學運」在客觀上也幫了連勝文的大忙。實際上,學運本身及其所提出的各項訴求,都將媒體和民眾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而沒有時間顧及也不屑於此前曾經充滿娛樂性的周玉蒄「每週一爆」,就連周玉蒄自己也似乎是感覺到「浪費子彈」,而懶得再「爆」。否則,倘諸如「權貴」、「兔女郎轟叭」等負面材料一再拋出,連勝文卻又因拙於應對因陷於被動,很可能初選中的民調部分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說起來也很弔詭。這次「太陽花學運」的參加者,絕大部分是對現實不滿,將自己的職業出路和未來生活前途充滿不確定感的年青人。這種情結的發酵,應是對「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權貴」連勝文很不利的。但連勝文的初選成績卻並未受到影響,這只能是從兩方面作分析。其一是在黨員投票部份,學運學生基本上不是國民黨員,戶籍也不設在臺北市,因而無權參加投票;其二是在民調部分,即使是他們住在臺北市,但由於他們沒有在家中收聽固定電話的習慣,因而就不會是民調的受訪對象。

這種現象,尤其是受戶籍限制,在正式選舉投票時,「太陽花學運」的參與者將難以直接影響臺北市長選舉的結果。即使是部分戶籍設在臺北市的學運參加者,基於各地青年的政治態度和習慣,雖然積極在互聯網等電子通訊工具上發表不滿言論,也踴躍參加各種社會反對活動,但卻是投票活動的「大懶蟲」,因而他們在正式投票時,可能多數會缺席。因而要說「太陽花學運」的影響,就只能是間接的,即在學運中強化了的對馬政府的怨懟情結,可能會影響投票結果。但吊詭的是,連勝文是「反馬」大將,而他在初選的黨員投票部份中,之所以能遙遙領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得到「反馬」黨員的支持。倘若在正式投票時,這種效應能夠延擴至「反馬」選民,反而是好事。

另一個影響投票意向的氛圍因素,就是目前正夯的「反核四」運動。本來,從朱立倫、郝龍斌等國民黨中生代對「核四」態度都很靈活的情況看,連勝文也可以投機地討好市民。但問題是,他的父親連戰卻是被刻上了「擁核四」的烙印。連戰不但是在「行政院長」任內,積極推動「核四」的建設,而且就是二零零零年那場因「停建核四」所引發的風暴,也是連戰在拜會陳水扁,提出「續建核四」訴求,陳水扁也滿口答應,但連戰剛前腳離開「總統府」,「行政院長」張俊雄就隨即宣佈停建而爆發的。在此背景下,連勝文倘也表態「反核四」,可能會令其父親很受傷。

連勝文是「太陽花學運」的間接得益者,柯文哲卻在同一場「太陽花學運」中遭受慘重損失。在「太陽花學運」之前,柯文哲的「無厘頭」言行風格充滿娛樂性,每天都佔滿了媒體的版面,因而為他創造了很高的民調率。但「太陽花學運」的眾聲喧嘩及所提議題訴求的嚴肅性,不但將與柯文哲有關的新聞擠出了版面,而且也令其「無厘頭」訴求顯得徵不足道。而與此同時,顧立雄主動地為學運領袖提供法律辯護服務,並聯絡到近百名律師參與,恍似當年「美麗島軍法大審」時的「律師團」,使他的民氣逐漸高升,直逼柯文哲。

而民進黨決定將臺北市長初選的整合作業時程延後,更為有利於顧立雄。因為就在此段時間內,正在檢察署偵訊學運領袖的過程,顧立雄就將大出風頭,把柯文哲比下去。這將讓支持顧立雄的蘇貞昌,在卸任黨主席之前,吐出一口烏氣;與他現正推動的「反核四」及「核四公投特別條例」一道,成為他在「畢業禮」中交出的兩項「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