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教育編織起中葡友誼的紐帶

席爾瓦總統對澳門進行旋風式的訪問,其在澳門兩日一夜的行程已經結束。縱觀他在澳門特區期間的活動,除了是與澳門特首崔世安會晤並簽署合作協議的重頭戲之外,就是兩大子題,其一是慰撫葡裔社群,其二是文化教育交流。

慰撫葡裔社群,這可以理解。畢竟,他們是葡國「逐步佔領」澳門四百多年歷史的遺痕,也是葡國人曾有過的「輝煌航海史」的象徵。在中葡建交尤其是中葡談判,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之後,葡裔社群也可以說是聯絡中葡兩國人民友好的紐帶。當然,在於葡裔社群的接觸中,也不免會悠然滋生一絲懷舊情緒。

因此,在頒授勛章中,有葡裔社群的代表人物,自不待說,就是到訪白鴿巢賈梅士銅像,強調賈梅士是葡國最重要的詩人,也是葡國與中國以及澳門在文化交流上的重要一環,今次來澳要向他致敬是相當重要,就極具象徵意義。實際上,賈梅士被葡人認為愛國詩人,其熱愛和謳歌的國是葡國,更是葡國航海家的「大發現」。回歸前,每年的六月十日,前澳葡政府的教育暨青年司,都會組織中小學生到此進行紀念活動,向賈梅士銅像獻花和朗誦賈梅士的詩歌。回歸後,由澳門特區的中國公民組成的特區政府(指最高層),取消了這項活動。席爾瓦總統當然是無權也不敢幹預,但實地緬懷一番,還是應該的。想當年,他在簽署《中葡聯合聲明》之後,還特意前往位於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校園內的利瑪竇之墓,也是同樣的心情。利瑪竇為東方帶來了西方文明,而席爾瓦總統當年此舉,隨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利瑪竇熱」。但席爾瓦總統今次到賈梅士石洞緬懷,卻相信不會恢復過去每年六月十日的活動,畢竟賈梅士的愛國與利瑪竇的愛國,兩者之間有著質的不同。不過,作為一項文化及歷史的議題,或可以適當的形式紀念賈梅士。這或會滿足席爾瓦總統的微妙心情。

文化,這正是葡國人自豪及驕傲的重要元素。雖然葡國人過去曾經四百多年「逐步佔領」澳門的歷史,是殖民管治的歷史,被葡國「四‧二五革命」所揭櫫的「反殖民戰爭」的精神所拋棄;但在葡國人管治澳門的過程中,卻也促成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以至是融合,卻是有益於澳門的發展以至是人類社會的,「澳門歷史城區」獲聯合國教科文中心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就是明證。席爾瓦總統也正是緊緊抓住了這個「賣點」,來展現其澳門之行。他在遊覽大三巴牌坊時,驚嘆澳門人口密度之高,遊客之多,又何嘗不是在為其前人為澳門留下這些可以吸引大量遊客的「遺產」而沾沾自喜?

因此,席爾瓦總統鼓勵澳門人學習葡文,也主張葡國人學習中文。葡語人口遠高於葡國本土的人口,在全世界有二億五千萬人,因而被聯合國列為工作語言。席爾瓦總統日前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雙方談及澳門這個平臺對中國和葡國悠關重要,並強調澳門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好重要的戰略地點,就是因為葡語這個重要因素。實際上,澳門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交流合作合作的重要橋樑,正就是澳門的葡語傳統優勢,及基本法規定葡語也是澳門特區的官方語言的規定。因此,席爾瓦總統在澳門期間,鼓勵澳門學生學習好葡文,投入社會工作將更具有競爭力。其實,倘若澳門缺少了葡語這個重要元素,「一國兩制」也就有所失色,與內地的另一制的距離感也就會消淡,不利於「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

學習葡文,不單止是葡文的本身,還有以葡文為載體的各種文化體系。例如,近日澳門律師公會主席華年達大律師的有關「澳門法律體系」的談話,可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那些「半桶水」法律學位據有人未能掌握澳門法律體系的淵源--葡式法律的精髓。這單靠在澳門修讀補強性的課程,是並不足夠的,還應到葡國去進修。本欄日前曾認為,澳門過渡期的「越葡進修」計劃是掌握葡式法律的重要手段,為推動落實「公務員本地化」、「法律本地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在,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指出,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推廣葡語,在這方面已有機制運行,未來還可以挑選有潛質人士到葡國進修,這個方向是對頭的。

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席爾瓦總統也主張葡國人學習中文。他指出中文的地位在全球愈來愈重要,葡國亦開始重視中文的教學,並希望更多葡國人學習中文。因而葡國政府將會首先考慮在葡國的大學設中文課程,之後才引入至高中。這是表達了他對古老東方文明的尊重,當然也是中葡友好的方向。因為中文不但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葡國人學習中文之後,享有更多的東西文化交流的機會,而且從現實上說,也有可讓掌握中文的葡國人,到澳門或其他華語流行的地方就業,有著紓解葡國的高失業率壓力的現實需要。這並非是席爾瓦總統的一時「心血來潮」,而確實是葡國人對學習中文有濃厚興趣。今年二月八日中葡建交三十五周年前夕,新華社發表對在葡國教授中文的教師的採訪報導,就證實有不少葡國人在學習中文。但不知這是出於對東方文化的興趣,還是將中文視作謀生手段?倘 是後者,或許澳門特區政府可向略懂得華語的葡國人提供就業的機會,這也是加強中葡友誼的一種方式。反正,澳門現今已有超過十萬人的外地僱員,再增加一千幾 百人並不會造成「陸沉」,何況這些人的文化素質較高,不會形成與澳門本地人「搶飯吃」,反而有利於提高澳門的人力資源質素。

學習,是透過教育來進行。席爾瓦總統今次訪問澳門,參觀澳門兩家主要的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澳門大學的橫琴新校區。這兩家高等教育機構,都是回歸前澳葡政府成立的,對澳門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貢獻。而回歸後,兩家高等教育機構無論是硬體建設還是軟體建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澳門大學還在橫琴興建新校區,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專門通過決定,在校區實行澳門特區的法律制度,其實也就是源於葡國人當年管治澳門的法律制度。對此,席爾瓦總統應當感到欣慰,也為葡國政府當年作出將澳門交還中國的決定,感到自豪。實際上,倘是澳門尚未回歸,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根本不可能會通過這個決定。

席爾瓦總統在與中國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當面邀請習近平主席訪問葡國,習主席當即以鼓掌熱烈響應。而藉著上述「澳門橋樑」的關係,在習主席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國訪問葡國時,其成員似乎也應有澳門特首崔世安,也以及這兩家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的代表。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