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歷史傳承

端午節是具有鮮明特色和獨特魅力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程中,它又有著特殊的意義。2004年到2005年,一場”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鬧得沸沸揚揚。今天看來,這場論爭中各方觀點的短長並不像當時顯得那麼重要,關鍵的是論爭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影響是正面的,巨大的,深遠的。該論爭有力促進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正式上馬,也引起中央政府對傳統節日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直接促成了旨在給四大傳統節日增加假日的節假日制度改革工作的啟動。2009年,中國端午節也進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中,端午節是率先進入該名錄的,這也表現了相關部門對該節日的保護問題的特別重視。但是進入世界非遺名錄主要是表現了該節日的價值和地位,與該名分相對應的具體保護任務還是很艱巨的。事實上,就全國範圍來講,其當代傳承狀況在四大傳統節日中最為衰弱,其中緣由和解決途徑等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力圖通過追溯端午節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探求其歷史傳承的內在脈絡和特有問題,解釋其傳承衰弱的歷史原因和當代背景,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得以重建和復興的契機,條件,途徑,策略等。

一、端午節在歷史早期的形成根源與傳承動力

討論一個節日的傳承與保護問題,首先要對這個節日的本真性文化內涵有正確的認識,而這必須要從其起源談起。我們先來看端午節在歷史上得以形成的最初根源是什麼,由此可知該節日在早期的傳承動力。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爭議,有”辟邪說”,”祭龍說”,”紀念屈原說”,”紀念勾踐操演水師說”,”紀念伍子胥或曹娥說”,”古代越人新年說””。近年來民俗學者多認同”辟邪說”。其實以”辟邪說”來解釋端午節早在漢代就有了。《玉燭寶典?五月仲夏第五》引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夏至,五月五日,著五采避兵。題日’野鬼遊光’。俗說五采以厭五兵。遊光,厲鬼也,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現在看來,這一解釋也是最接近端午節的原初意義的。”祭龍說”只是對端午節部分習俗的解釋,不能用來說明整個端午節的起源。”紀念屈原說”等紀念歷史人物的解釋法是民眾以編故事的方式對端午節的趣味性解釋,並不是科學的說法,實際上在這些傳說產生之前端午節早已經存在了。認為端午節源自古代越人新年的說法也無確證。

據現有文獻記載,可判定端午節的最初形成時間是戰國時期。此時文獻記載有較多關於五月為惡月,需要避忌的習俗。《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耆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台榭。”由此可知,當時人們已明確認為,仲夏月陽光極盛,陰氣初起,陰陽相爭,故午(五)月是一個惡月,習俗講究齋戒禁欲或登高避禍。另按先秦已興起的五行之說,午屬陽火,午月午日為兩火相重,火氣過旺,尤為惡日,需要避邪禳災,其習俗主要是蓄采百藥,沐浴蘭湯等。如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夏小正》記載:”此日(仲夏午日)蓄采眾藥,以蠲除毒氣。”可知這時端午節的確定日期已經出現,是在午(五)月午日或稱”仲夏午日”。先秦時期干支紀日法和數字紀日法並用,而以干支紀日法為主。《大戴禮記?夏小正》則記載了戰國時的浴蘭習俗:”(五月)蓄蘭,為沐浴也。”蘭草在上古時期被人當做可以辟邪的植物。這些記載,說明在戰國時代端午節已經初步形成。不過此時端午節還在雛形期,節俗活動還很少

漢代端午節沿著戰國時代的格局繼續傳承,發展。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東漢王充《論衡?四諱》,東漢應劭《風俗通義》都記載了人們認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將危害父母,要儘早將之遺棄的習俗。應劭《風俗通義》還記載:五月五日,人們用彩色的絲帶系在手臂上,用來防避兵役和鬼魅,還能防病防瘟疫。魏晉南北朝是端午節趨於定型的時期,此時有了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活動。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第一次使用了”端午”一詞:”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這裏雖是第一次使用”端午”一詞,但是這時人們過此節已經不是在午月午日,而是在五月五日了,因為漢代以後人們己更多地使用數字來紀月紀日了。唐代以後,端午節主要按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樣子傳承下來,並且沿用了”端午”之名。

由以上對端午節形成和發展的歷史的簡要回顧,可知早期端午節的起源和傳承動力在於當時人們的巫術,數字,禁忌,五行,陰陽等信仰。既然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目,人容易發生災禍或感染瘟疫,就需要舉行儀式或採取信仰中有效的習俗活動來避邪禳災。可知端午節早期的主題是驅邪避疫,適應自然,基於遠古民眾虔誠的原始信仰,巫術觀念等。早期這些相關的信仰就是端午習俗的傳承動力。

二、端午節自魏晉以來的傳承衰弱趨勢及其原因

自先秦以來的兩千多年中,中國社會生活不斷發生變遷,傳統節日也隨之演變。我們可將中國傳統節日的發展史做如下分期J:從先秦到漢代,是節日形成和發展的初期,傳統節目體系初具規模,其節俗還保留著較多神話時代的原始文化風尚,祭祀神靈,施行巫術以祈福辟邪是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這可以看作是崇拜超自然力的方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從漢代開始,朝廷開始獨尊儒術,注重以儒家思想整合人際關係,節日習俗的禮教內容逐漸增多,但此時這方面內容與祭神行巫習俗相比還居於次要位置。第二個階段是魏晉南北朝到唐宋時期。社會文化演進到魏晉,人們的思想比以前相對開明瞭,對超自然力的信仰不再像先秦以前那樣虔誠,這突出表現在開始用傳說來解釋此時已變得莫名其妙的古老節俗。在這一階段,祭神行巫的觀念比前一階段淡化了,相關習俗發生顯著轉變,比如上巳節到了魏晉以後,漢代以前的臨水祓禊,招魂續魄之俗逐漸消失,改為以曲水流觴,飲宴交遊為主。同時,節俗的娛樂慶賀,人際往來內容明顯增多。從節日體系的整體狀況來看,可以說,該階段是傳統節日的成熟階段,節日體系趨於完備和定型。而唐宋時期則達到傳統節日的高潮期,主要節日的習俗活動豐富而盛大,如清明節,中秋節都在唐朝形成,到宋代臻于繁盛。第三個階段是元明清時期,節日的儒教風習達于鼎盛,道德禮儀的教化成為節目活動的首要導向,對超自然力的信仰及其習俗降為次要內容,娛樂性節俗也減少了,而節日祭祀又以祖先崇拜為主。到民國之後,傳統節日到了現代階段,其基本體系得以傳承下來,但由於受到現代文化的衝擊,其原有文化內涵很多不適合現代社會,習俗活動趨於衰減,沒有順利完成從儒教時代向現代的轉型,需要我們對之進行保護性傳承。

古老的端午節也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先秦到漢代是端午節的初期,這一時期人們還保持著很盛的原始信仰觀念即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的觀念,自然地採取避忌措施,傳承動力較為充沛。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神話時代”已經過去,社會思想比以前相對開明,人們的原始信仰觀念有所衰退,淡化,端午節的早期主題的傳承動力逐漸減弱。這種變化的標誌就是產生了用紀念歷史人物的傳說來解釋端午習俗的記載。

關於五月五日吃粽子是為了祭祀屈原的記載最早見於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端午龍舟競渡是為了表達搶救屈原願望的傳說最早見於南朝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端午節源于紀念伍子胥或曹娥的傳說最早見於漢末邯鄲淳寫的《曹娥碑》。這些傳說的產生表明,此時先秦兩漢時期與端午節有關的數字,五行,陰陽等信仰淡化了,人們開始對早期端午節的一系列避邪習俗感到莫名其妙,就編出了一些歷史人物傳說來解釋。也就是說,一方面端午節的早期傳承動力弱化了,一方面又出現了新的傳承動力,這就是紀念歷史人物。關鍵是後一種傳承動力是否足夠強大,是否能使得端午節很興盛地傳承下去。在封建社會佔據主流文化位置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維護皇權,族權,神權,整個社會文化系統就按著這條主線整合,傳承,不合於這條主線的文化就會受到抑制,趨於衰退。早期端午習俗的興盛就在於其相關原始信仰的盛行,到這些原始信仰淡化的時候,它能否傳承下去以及傳承的強弱就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合於主流的儒家文化了。屈原,伍子胥都是因向國君犯顏直諫而致禍的忠臣,對他們的紀念符合民眾的意願,也是一種愛國忠君思想的教化,是符合儒家倫理的。這種犯顏直諫的做法雖然受到提倡,但是在封建社會,曆代君主大都並不真的喜歡這種臣子和做法,屈原和伍子胥也沒有獲得皇權應給予的更大尊榮,這也限制了端午習俗的更好傳播。屈原因為同時是偉大詩人的緣故,借詩文的傳播而有更大的名聲,使得端午節習俗源於屈原的傳說影響越來越大,逐漸超越原楚地範圍而有全國性的影響,成為端午節文化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屈原的詩歌言辭古奧,普通老百姓很難讀懂,雖知屈原之名,而鮮有能口誦其詩者,所以屈原在端午習俗中的影響也是有較大局限的。而端午節習俗源于紀念伍子胥傳說則主要在吳越一帶發揮影響。曹娥為孝女,雖符合儒家文化,但該人物在全國知名度不高,也主要限於吳越地方。不管怎樣,靠這些歷史人物傳說所帶來的傳承動力,與其它傳統節日所具有的家庭團聚,祭祀祖先等習俗相比,在切合儒家文化和獲得民眾認同方面都遠遠不及。這樣,長期以來,端午節習俗在傳統節日體系中有被邊緣化的傾向。但是由於魏晉以後,我國民眾的巫術,禁忌,術數,陰陽等觀念雖然不像上古時期那樣強盛,但還一直在民間自發地傳習著;也由於端午節鄰近夏至,氣候處於炎夏馬上到來的時候,契合了這一時令轉換的顯著關節,適應了民眾生活與自然節律相配合的需要;加上後期注入的紀念屈原等新的文化內涵的傳承動力,端午節習俗始終沒有斷絕,其大  節地位得以勉強維繫。

端午節龍舟競渡是南方地區端午習俗中最盛大的活動,但是在傳承中也遇到困境。在傳統社會,劃龍舟習俗是一項宗族組織搞的活動,帶有很強的宗族文化色彩。但是龍舟競渡經常引起族際,村際糾紛,械鬥。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