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0,“解放台灣“幕後四方博弈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為徹底消滅敗退到台灣的蔣介石集團,在蘇聯的幫助下,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層抓住美國在亞太地區立足未穩之機,積極運籌攻台作戰並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但後來由於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變“棄台”為“護台”,武裝干涉中國內政,攻台計劃被迫中止。之後,中共與美國的博弈戰場,遂從台灣轉移到朝鮮。

趁勢出擊,毛澤東親自運籌攻台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南京。“宜將剩勇追窮寇”。隨著形勢的發展,為盡快徹底消滅敗退到台灣的蔣家王朝,中共領導層決定以第三野戰軍(三野)進軍福建,占領攻台出發陣地,掃清屏護台灣的外圍。

5月23日,在上海戰役接近結束時,毛澤東電示三野:你們應當迅速准備提前解放人閩,爭取於六七兩月內占領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點,並准備相機奪取廈門。6月14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給三野副司令員粟裕等電報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攻台作戰問題。

6月21日,毛澤東再次致電粟裕等人,指出:不占領台灣,則國民黨海、空軍基地不拔除,時時威脅上海及沿海各地;不占領台灣,則數十萬噸船隻不能通行,沿海沿江貿易受制于外商航業界。電報要求夏秋兩季完成各項准備,冬季占領台灣。7月間,毛澤東考慮到:渡海作戰以制海權為重,但沒有制空權,海軍艦只也無法出海作戰,因此建設空軍成為進行渡海攻台作戰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他向中央軍委提出要特別強調突擊建設空軍。7月10日,毛澤東在給周恩來的信中又指出,建立空軍,掩護渡海,“准備在明年夏季奪取台灣”。在強調建設空軍的同時,毛澤東要求解放軍加快組建海軍的步伐。他曾對蕭勁光(海軍首任司令員)說:“我們要解放台灣,就要有海軍。海軍一定要搞,沒有海軍不行。”

7月,三野第10兵團在司令員葉飛和政委韋國清的率領下入閩作戰。經過兩個半月的戰鬥,福建全境基本解放,盡管有金門戰役的失利,但基本實現了攻取台灣外圍、“去其手足”的戰略目的。到1950年夏天,又相繼解放了海南,舟山群島。解放軍幾十萬精銳部隊在福建沿海迅速集結,下一個目標顯然已是劍指台灣島。

此時,潰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軍隊號稱有60萬,但已經是毫無鬥志的殘兵敗將。另一方面,雖然蔣介石早在1948年就指令陳儀負責經營台灣,但由於台灣在二戰後期(台灣時為日軍占領)曾遭美軍大規模轟炸,陳儀接手的台灣千瘡百孔,工廠倒閉、港口毀壞、物資奇缺,台灣防務尚未形成規模和系統,更不可能建立健全,即使有台灣海峽這道天然屏障,但要抵擋住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的攻勢談何容易?面對危機,蔣介石向美國這座昔日的靠山求救,包括要求美國派遣兩個中隊的戰機進駐台灣,以及從沖繩速運上萬噸武器彈藥支援台灣等。

然而,寢食難安、誠惶誠恐的蔣介石,這次等到的卻是冷水澆頂般的失望。

情勢所迫,美國無奈聲明“棄台”

二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和根據地的發展壯大,成為美國實現其全球戰略的嚴重障礙。1946年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後,美國從其全球戰略著眼,走上了公開扶蔣反共的道路。但在解放戰爭後期,隨著國民黨政權崩潰跡象日益明顯,為多保留一點美國在華的利益,美國開始調整其對華政策。1949年1月,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根據中國形勢判定:“美國必須通過政治和經濟手段,利用中蘇之間的分歧,尋找機會,培植一支最終能夠與中共較量的新生力量,來阻止中共與蘇聯的結盟。”

對於美國的新動向,中共方面作出了審慎的反應。在當時情況下,雖然中共“一邊倒”(即倒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已成定局,但如果能通過外交途徑制止美國的干涉,促使美國下決心拋棄蔣介石政權,對于加速解放戰爭進程和改善新中國的國際環境是有利的。4月30日,中共發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為英國軍艦暴行發表的聲明》(即“李濤聲明”)。在這份毛澤東親自起草的聲明中,中共方面把可以考慮與西方建交的資訊傳遞了出去。

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一份內部檔,題為《宣傳政策檔--台灣》,要點包括:強調台灣從歷史上、地理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純屬中國的責任範圍,與美國無關,消除認為共產黨占領該島對美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美國有責任“拯救”台灣等“錯誤印象”。

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正式發表《關於台灣問題的聲明》:“過去四年來,美國及其他盟國亦承認中國對該島行使主權”;“美國對台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現在美國無意在台灣獲得特別權利或建立軍事基地,美國亦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幹預其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打算採取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爭的措施”;“不擬對台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咨詢。”僅僅過了7天,美國國務卿艾奇遜也發表講話,宣稱美國的安全線既不包括台灣,也不包括南朝鮮,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這就向全世界表明了美國“棄台”的決心。

中蘇結盟,加大對抗美國砝碼

1949年初,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作為史達林的全權代表,秘密來到中共中央駐地西柏坡村,與毛澤東等人進行蘇中兩黨高層會談。面對“帶著耳朵來傾聽”的米高揚,毛澤東一口氣談了3天。其間,毛澤東第一次談到台灣問題:“台灣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現在估計國民黨的殘餘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裏去,以後同我們隔海相望,不相往來。那裏還有-個美國問題,台灣實際上就在美帝國主義的保護下。這樣,台灣問題比西藏問題更複雜,解決它更需要時間。”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會議的正式報告中實際上最終確立了新中國外交“-邊倒”的方針。1950年2月,作為毛澤東訪蘇的最重大成果,《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莫斯科簽訂。這就從法律意義上將中共“一邊倒”方針和中蘇同盟關系固定下來,力呔了中國對抗美國的砝碼。毛澤東對此高度評價說:“用條約把中蘇兩國友誼固定下來,建立同盟關系。……帝國主義如果准備打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請好一個幫手。”

1949年4月和11月,解放軍的海軍、空軍先後成立,但要真正形成作戰能力,還須得到蘇聯的支持與幫助。起初蘇聯顧慮美國干涉,擾豫不決。後在美國發表“棄台”聲明以及中蘇結盟後,史達林終於就中共“在適當時機解放台灣進行必要的准備”表示明確支持,於是,攻台的准備工作便作為中共軍事工作的首要任務。

中止攻台,博弈戰場轉移到朝鮮

1950年6月15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遠東情報處對台灣局勢作出公開評估:“台灣在7月15日以前可能遭到中共全面攻擊。由於國民黨軍隊軍紀蕩然,民心浮動,中共將于數周內發動攻擊順利占領台灣。”

就在海峽兩岸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際,風雲突起,變故橫生。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在金日成的帶領下率先發起“統一”朝鮮半島的戰役。這場戰爭爆發的背後是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蘇聯的支持。史達林此前估計美國不可能介入朝鮮戰爭,但他錯了。因為到了這個地步,美國已經發覺形勢不妙:如果美國在北部失去南朝鮮,在南部失去台灣,則日本將被南北夾擊,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反共國家將受到威脅,美國的西太平洋防線將被斬成幾截,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將因此受到重大損失。美國決心改變戰略,做出強烈反應。

6月27日,美國決定出兵朝鮮,並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以維護太平洋地區安全為由,命令其第七艦隊阻止任何對台灣的進攻。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蘇聯在美國操縱的聯合國關於出兵朝鮮的決議上沒有動用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審時度勢,認為在根本沒有能力與美國現代化海空軍進行海上較量的前提下,應重點考慮東北在經濟建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和整個國家的安全,因此決定暫停台灣戰役計劃,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之後,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周思來先後數次召開國防會議,討論朝鮮局勢和中國國防問題,決定抽調戰略預備隊4個軍以及配屬的炮兵、空軍等部隊,共計25萬多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由彭德懷率領入朝作戰。至此,進攻台灣的准備工作逐漸停頓下來,以至最終不得不在事實上中止了這一作戰計劃。

(詹世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