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建築奇蹟——“國慶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會堂

今天的人們或許很難相信,人民大會堂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會堂建築,從規劃、設計到施工,一共只用了1年零15天,其中,從選址到敲定設計圖紙,僅用丁50天時間。10個月內建成的人民大會堂可以說是世界建築史的一個奇跡。

“國慶十大工程”具體負責人萬裏

萬裏是一位果敢勇決、富有魄力的革命家。1952年,36歲的萬裏奉命進京,調入中央建築工程部任第一副部長。1958年,任城市建設部部長的萬裏從中央調入北京市,任市委書記處書記,不久任北京市副市長,在北京一直工作到“文化大革命”爆發。成為繼彭真、劉仁、鄭天翔之後,負責北京的全面基礎建設和城市建設的第四人。

萬裏經歷了不同歷史時期許多重大事件,有兩件事情值得人們永遠銘記。一是大家熟知的諺語“想吃米,找萬裏”。1977年至1980年,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的萬裏,堅定支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僅造福當地群眾,還使改革開放有了重要突破,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二是至今聳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大會堂是在萬裏具體領導下完成的。

建築是凝固的藝術,也是凝固的歷史。人民大會堂作為1959年“國慶十大工程”中的 “重中之重”,承載了很多含義和希冀。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決定:為了迎接共和國的第十個國慶紀念日,要改建天安門廣場,並在北京建設一批公共建築工程。北京成立了劉仁、萬裏等參加的“國慶工程”小組,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和指導下,在萬裏的具體領導和負責下,北京的國慶工程便開始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1958年9月初,剛走馬上任的北京市副市長萬裏在市政府傳達中央關於籌備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通知--即建好萬人大會堂、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大劇院、軍事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覽館、民族文化宮、農業展覽館,加上原有的工業展覽館(即北京展覽館)共十大公共建築。 “十大建築”的概念因此產生。

在原有的公共建築計劃中,有的已經建成(蘇聯展覽館),有的推遲緩建(美術館),有的下馬未建(國家大劇院、科技館),有的雖為國慶工程卻未列入十大建築(釣魚台國賓館),有的當時正在興建,後又列入國慶工程(北京火車站、華僑大廈、民族飯店、工人體育場),最後完成並確定為首都國慶十大工程的公共建築與原計劃有所不同,即萬人大禮堂(後稱“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華僑大廈、釣魚台國賓館,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火車站和北京工人體育場,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簡稱“國慶十大工程”。

此時距1959年國慶節只剩下不到13個月,而且參與規劃的蘇聯專家也已經撤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建這麼一大批公共建築,任務的艱巨性可想而知。在北京市國慶工程動員大會上,萬裏的話擲地有聲: “不是有人不相信我們能自己建設現代化國家嗎?老認為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嗎?我們一定要爭這口氣,用行動和事實做出回答。”

北京市政府立刻以中國建築學會的名義向全國建築界發出邀請--短短3天之內,全國各地30多位頂級建築師雲集北京。大師們要做的,不只是“十大建築”的設計,還有天安門廣場的規劃。

改擴建天受門廠-場

宏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處幹北京的心臟位置,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明、清兩代,天安門廣場是皇城的前院,呈狹長的“T”形,面積約11公頃,三瑞各有一門,是一個封閉的廣場,又名“天街”。廣場南端為中華門(此建築原在現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明代稱大明門, 清代稱大清門,中華民國稱中華門,故有“國門”之稱,1959年天安門廣場綠化時被拆除),門內東西兩側有長安左門、長安右門,1952年,東西兩門被拆去,僅留下門洞,俗稱三座門。

自五四運動以來,天安門一帶是許多政治運動的群眾活動中心。北京剛解放時,天安門年久失修,十分破舊,且廣場坑窪不平,周圍雜亂無章。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天安門廣場見証了新中國的成立。從此,天安門廣場成為重大節日慶典和群眾集會、遊行的政治性場所。歷年“石一”、 “十一”部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活動。中央和北京市十分關注天安門廣場的改建,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和擴建。1949年開國大典前,整治天安門廣場,立國旗旗杆,移天安門門前的華表和石獅;1952年,拆除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將觀禮台改建為永久性建築;1955年天安門廣場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改建,拆除了沿公安街和西皮市的東、西兩道宮牆,廣揚面積擴展了近1公頃,天安門前的榆、槐樹換植油松,廣場鋪砌了混凝土方磚。

自1949年到1954年,北京市就天安門廣場的改建陸續做了15個方案,對天安門廣場的性質、規模,對古建築的處理以及廣場的尺度等都有很大爭論:

第一,廣場的性質。有人認為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徵,廣場周圍應以國家的主要領導機構為主,同時建立革命博物館,使之成為政治中心;有人認為天安門周圍,應成為以博物館、圖書館等建築為主的文化中心。

第二,廣場周圍建築物的規模。有人認為天安門廣場代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在它周圍甚至在它的前面或中間應有一定的高大雄偉的新建築,使之成為全市建築的中心和高峰;有人認為天安門和人民英雄紀念碑(1949年9月30日下午,毛澤東主席率同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莊嚴地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1951年國慶節,天安門城樓陳列了三種比較成熟的紀念碑方案模型,公開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後將三個方案綜合成一個設計方案。1952年“八一”建軍節,紀念碑工程正式開工。1958年4月,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落成)都不高,周圍的建築也不應超過它們。

第三,對古建築的處理。有人認為古建築(正陽門、中華門)和我們新時代的偉大建設比較起來是渺小的,必要時它們應當讓位給新的高大的足以代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建築;有人認為古建築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應當保留。

第四,廣場的大小問題。有人認為天安門廣場是我國人民政治活動和群眾遊行、集會的中心廣場,應當比較大,比較開闊(三四十公頃左右);有人認為從建築的比例上看廣場不宜過大(20公頃至25公頃即可)。

1955年北京市都市規劃委員會成立,在蘇聯專家指導下,北京市又編制了10個方案。與前面15個方案相比,注重新舊建築體量尺度的協調;廣場中的高大建築取消了,廣場中的建築高度一般不超過天安門;天安門和正陽門都保留了下來,大體保留了“T”形廣場的形式。

毛澤東結束了這一爭論。毛澤東對天安門的改建表態:改造天安門廣場要反映出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特點,氣魄要大,要使它成為莊嚴宏偉、能容納100萬人集會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向彭真指示,天安門廣場要從原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處一直向南拓展,直抵正陽門一線城牆。

廣場大小定了,哪些建築物會被安排在廣場之內?

“國慶十大工程”中,原計劃有四項,即萬人大會堂、國家大劇院、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安排在廣場內,但最後國家大劇院被移出天安門廣場,這是為什麼?

這要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考察。改建天安門廣場與“十大建築”關系到展現新中國建國十年巨大成就、解決全國性大型會議場所、對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需要,有著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北京市規劃局根據中央的精神,綜合各大建築師的設計,提出“十大建築”中的國家大劇院、歷史博物館、萬人大會堂和革命博物館都安排在天安門廣場內,兩兩相對,分立于人民英雄紀念碑東西兩側,國家大劇院恰好是大會堂的“對門”。方案向市委匯報時,時任市委秘書長的賈星五就明確表示: “國家大劇院不能對著大會堂,要拿出廣場。”很快,規劃局便接到正式通知,為突出天安門廣場的政治意義,國家大劇院要遷出廣場,移到大會堂西面。

大劇院的遷出,倒使廣場內的建築佈局逐漸明朗:廣場正中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西側為萬人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則合二為一,放在廣場東邊。廣場南面拆除了中華門。廣場由原來的21公頃擴大到44公頃,可容納40萬人聚會。在人民大會堂和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南面,預留了另外兩座大型公共建築的位置。因為大劇院的遷出,天安門廣場才有了現在符合中國傳統“左祖右社”的建築佈局。

1958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開會討論國慶工程,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出席,周思來親自介紹天安門廣場規劃設計。會議通過了綜合設計方案:天安門廣場是一個莊嚴雄偉的政治性廣場,保留正陽門和箭樓,拆除中華門,東西兩側分別為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其體形、體量和高度,既取決於建築物本身的需要,也要與廣場的整體性,乃至舊有的古建築相協調。廣場面積初定40公頃,略呈長方形。

天安門廣場的擴建工程從1959年3月開工至9月結束,僅用6個月時間。按照這一指示進行的天安門廣場改建,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60米,最終實現的面積達445頃。廣場中心幹道長390米,寬80米,可同時通過150列縱隊遊行隊伍,廣場中部可容納40萬人遊行聚會。這就是當年“國慶十大工程”的核心--天安門廣場改建的最終格局,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安門廣場的基本格局。

集思廣益的人民大會堂規劃

在天安門廣場規劃方案中,工程規模最大、最引入注目的是萬人大會堂,即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成為“國慶十大工程”的“重中之重”。

當年規劃人民大會堂時,曾有一個插曲。

北京的道路東西向幹道多,南北向幹道少。天安門廣場在規劃之初,曾想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