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式策略破功北市選情將回歸基本面

主要是由親綠學者經營的「未來事件交易所」最新公佈的台北市長選舉得票率預測,國民黨參選人連勝文開始超越了無黨籍參選人柯文哲,盡管幅度不大,但卻實現了「黃金交叉」,亦即連勝文結束了一直被柯文哲「摁住來打」的態勢。倘若連勝文能夠繼續能保持這個態勢,再加上有台北市藍大於綠政治版圖的基本保證,將能以「低空掠過」的姿態險勝台北市長選舉。

台北市的選情之所以會發生逆轉,表面上看是出於柯文哲近來的一連串失言。這也確是事實,但卻更是折射出柯文哲選戰策略的迷失,及柯文哲本人的自大個性。本來,柯文哲深知台北市的政治版圖藍大於綠,在泛藍沒有發生「分裂參選」之下,泛綠候選人單靠泛綠選票是不足以支撐其當選,必須爭取淺藍和中間選民的支持(二零零六年即使是泛藍分裂參選,而且分裂的還是曾經的「人氣王」宋楚瑜,但在「棄保效應」下,民進黨候選人仍然套不到便宜)。因此,他才不願加入民進黨,也不願參加民進黨黨慶活動,並推出「在野大聯盟」的概念口號,尋求台聯黨以至新黨、親民黨的支持合作。而他自己則跳出「藍綠對決」的舊框框,以無厘頭語言的「柯P選風」,給予厭惡了藍綠惡鬥選風的台北市選民一股新鮮感,立即讓台北市選民十分受落,並在部分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使得背上「權貴」包袱及本性木納的連勝文陷於被動,柯文哲的民意支持度也一直遠高於連勝文,這讓選戰老手也看得莫名其妙。

實際上,在馬政府施政失誤,頻頻出包,民調低迷,連泛藍選民也感到失望之下,柯文哲的「柯P選風」策略是對頭的。但他卻忘記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哲理(虧他的名字有一個「哲」字),忽略了「新鮮感」是有時間性和階段性的。而時間性,指的是不能夠持久,時間一長「新鮮」也就會逐漸褪色,甚至走向其反面變成陳舊,因而必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而階段性,指的是在整個選戰的過程中,每一個節點都應有不同的選戰作風及節奏,並隨著選舉時程的進展而進行靈活調整,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一成不變。

柯文哲偏偏就是犯了「成也柯P,敗也柯P」的錯誤。如果說,在選戰尚未正式開始之前,柯文哲以其無厘頭式的語言作風,確實是令到因馬政府施政失誤而感到迷茫痛苦的部分台北市民,有如一股清風撲面,舒緩了自己的苦惱情緒,因而在民調作業中,願意給他「按個贊」,而國民黨的傳統支持者,卻因自己的黨犯錯誤,精神振作不起來,因而在民調作業中,選擇逃避表態甚至是悖逆自己的傳統意識形態屬性,而形成了柯文哲的民調數據一路領先,因而此時他的「柯P式」選風是正確的話;那麼,在選戰正式開打,選民們已經不再是「看熱鬧」,而是開始考慮自己應當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市長,這位市長是否具有實質性的管理能力,能否將自己安身立命的台北市管理好之後,柯文哲仍然是繼續採用「柯P」作風,那就將會走向事情的反面,大事不妙了,因為人們擔心,自己親手選出來的新市長,是一個「無厘頭市長」,其管理市政事務的作風及手法,也是嬉笑怒罵,嘻皮笑臉,台北市政府的業績,也就將會是「無厘頭」了,因而原先不表態的市民,開始對他說「不」。再加上柯文哲最近侮辱婦女的言論,更是得罪了佔人口一半的女性選民,柯文哲的「開高走低」,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還有一個可能是柯文哲未有覺察到的原因,就是此前他的「人氣」一路居高不下,也摻雜了某些媒體的偏見及誤導。實際上,由於馬政府施政失誤,也由於馬英九懷有政治潔癖,在上台後沒有善待媒體尤其是曾經一路熱捧他,並在他身受「特支費案」給予他堅定支持的媒體,因而令到媒體對馬政府及國民黨的支持度驟然跌失,並將此情緒投射到整個泛藍陣營。不但是偏綠媒體趁機「踩上一腳」,「趁佢病,佢命」,而且就是親藍媒體,也喪失了當初的熱情。這就使得主流媒體的態度呈現藍消(至少是不長)綠長的態勢。因而在柯文哲大耍「柯P」選風時,藍綠媒體都一窩蜂地熱捧柯文哲,而冷落了連勝文,甚至是將連勝文陷於「動輒得咎」的境地。這就很容易使得柯文哲沾沾自喜,並陷入被媒體營造的幻覺之中,將「媒體效應」與選民的投票意向混為一談。在選擇正式開打後,仍然被「媒體效應」所蒙蔽,甚至是為了追求更為強烈的「媒體效應」,而演出更荒謬的鬧劇,就必然會引發選民們的極度反感。這不,最近他在女性議題上的荒腔走板,就已經顛覆了此前的「媒體效應」。

柯文哲的另一個致命錯誤,是以全島性的選舉策略,擺放在台北市。實際上,就全台灣地區而言,操作「權貴」話題,可能會獲得深受貧富分化之苦,因而仇富心態加劇的選民的共鳴。但台北市是一個中產階層以上人口占主流,具有連勝文本人同樣「身價」的人士很多的城市,而且向上流動的機會較多,經過努力爭取也能躍升「權貴階層」是許多人的理想。因此,在台北市操作貧富對立和民粹並沒有多大的空間。此前「權貴」話題之所以被炒熱,只不過是一些媒體在推波助瀾而已。但柯文哲顯然受到這些綠媒的誤導,認為「權貴」話題將會對連勝文「一劍封喉」,因而不斷地重複「連勝文是權貴,我是平民」的話題。儘管這個話題確實曾經困擾過連勝文,但其邊際效益正在不斷遞減,傷害的程度已經到頂。實際上,當連家說清楚連勝文未能搬出「帝寶」,是出於安全的考量,人們也就有所諒解。尤其是昨日公佈的財產狀況,柯文哲與連勝文的個人財產「彼此彼此」,都是過億元,世間上哪有擁有億元財產的「平民」!而柯文哲侮辱女性的言論,反被連勝文「反戈一擊」,批評為「心靈權貴」。在「物質權貴」與「心靈權貴」兩個「爛蘋果」相比之下,出於「兩害取其輕」的心理,「心靈權貴」更不可取,何況柯文哲本身也是「物質權貴」。

本來,柯文哲深知台北市的政治版圖是藍大於綠,因而小心翼翼地避免選情發展為「藍綠對決」。但這個如意算盤已經被蔡英文打亂。實際上,「自我感覺良好」的蔡英文,不知斷了哪條筋,持續大打「藍綠對決」,不但在「立法院」審議《兩岸服貿協議》時打,而且在馬政府邀請民進黨出席「經貿國事會議」時打,甚至發出「這是一場激烈的戰鬥」的動員令。而馬英九則「食住條水上」,刻意擴大「藍綠對決」的效應,動員台商返台投票。連勝文更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呼籲台北市民回憶陳水扁執政時的窘境苦況。在選情被操弄為「藍綠對決」後,曾經消極的泛藍選民,就必然會被動員出來投票,柯文哲的「超越藍綠」戰略就將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