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致敬“改革開放”

“你們膽子也太大了。”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播出不久,有人私下裏這樣對龍平平開玩笑。他們說的是劇中對“逃港”事件的表現,也提及了劇本創作的“大膽”。作為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室主任,龍平平是這部電視劇的署名編劇。

“逃港”是文藝創作眾多公認的“禁區”之一。“文革”後出生的人,大多並不知道“逃港”事件,包括主演之一印小天。電視劇對一系列歷史“禁區”的表現,被解讀為一系列政治事件“脫敏”的信號。

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牽頭、四川省委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這部電視劇,為慶祝鄧小平誕辰110周年而拍攝。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官方影視劇第一次表達對“文革”的否定。

事件之外,另一個突破是人物。華國鋒和胡耀邦也出人意料地在劇中出現。“主要是你的態度、立場,然後就是拿捏(分寸)。” 關於這部劇艱難而微妙的出爐過程,龍平平對《中國新聞週刊》這樣說道。

一邊播還在一邊審

劇本創作4年,拍攝112天,後期做了8個月,加上劇本送審和最後電視劇的送審,播出前,準備工作足足做了5年多。

對這部電視劇的創作者來說,最困難、也最耗時的部分是劇本創作。難處當然不在於寫作本身,而是如何選取事件、選取歷史人物,以及如何拿捏表現這些事件和人物。並且,要兼顧可看性,以往“說教式”的表現模式必須改變,代之以故事推動情節發展。

但講故事則意味著,“有些事件根本就沒辦法繞過。”比如“文革”後期緊張的中央高層鬥爭、以及“逃港”事件。

更難繞過的是一些重要的人物。華國鋒、胡耀邦,包括陳永貴等在內,其中很多人在那個時期的形象在熒幕上都是第一次出現。

題材重大,因此從頭到尾採取集體創作的方式。大約七個人的寫作班子,聚在一起討論、一起創作。按照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室的工作人員、該劇助理編劇之一周錕的說法,“因為創作的難度實在太大了。”一邊寫一邊集中討論,寫作地點“全國各個地方都有。”

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作家陸續加入編劇隊伍,大多數人來了,又走了,困難的確太大。“參加的人很多很多。”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名字被提及,“也不方便提及。”編劇們人來人往,最後的署名編劇,除了龍平平,還有張強,黃亞洲和魏人。

蛇年春節前後,歷時四年時間,劇本終於得以完成並送審。“中間通過反復地修改,改了好幾次,”到了2013年8月,劇本正式通過。拍攝隊伍迅速搭建起來,導演被確定為吳子牛。他曾經導演過《天下糧倉》《貞觀長歌》這樣的大型歷史劇,也拍過《紅七軍》《大國醫》。

當時,演員印小天剛和導演吳子牛合作完成一部反映吳橋雜技的電視劇《闖天下》。他被導演推薦來到第三編研室的一次選角會上。導演告訴他,要飾演的是一個虛構成分比較重的角色,“但是很重要,看看行不行。” 參會者有鄧小平的女兒鄧楠、鄧榕等人。結果印小天得到鄧家人的首肯,“這小夥子好像在電視上見過。”印小天記得,當時飾演鄧小平的人選另有其人,坐在會議室裏的還不是如今的主角馬少驊。

要塑造一大群國家領導人,其中一些人現在還健在,如何表現和反映他們,這也是一個實際的困難。“實際上是要反映他們的業績。”著名評論家李准曾對龍平平說,這是“改革開放的光榮榜、英雄譜。”龍平平深以為然。電視劇裏有名有姓的領導人就有五十多個,撇開政治敏感問題不談,“先說像不像,不像的話可能遇到的問題你想都想不到。”

一部長達52集的電視劇,涉及人物幾百個,但拍攝時間只有112天。材料剪輯成52集,送審的光盤達一萬多張,這個數字有一些誇張,“但至少也有一百多人要看。”龍平平說。最後確定以48集的體量播出,為趕在今年8月8號播出,“一邊播還在一邊審。”對於表現重大歷史題材鄧小平的電視劇來說,這是另一個“破天荒”。

總書記都說過多少遍了,有他撐腰

事情要從五年前說起。

2009年2月,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室接到任務,要求他們牽頭創作一個以鄧小平為題材的電視劇本。

根據龍平平回憶,這次的要求很具體,目的是“反映鄧小平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這樣一個形象。”時間跨度定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之間。當然,除了鄧小平的歷史貢獻外,電視劇還要反映國家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按照龍平平當時的理解,“就是反映鄧小平和一個時代。”

作為中央文獻研究室5個編研部之一,第三編研室的職責是編輯鄧小平著作、研究鄧小平的生平思想,曾經叫“鄧小平研究所”。共有約十八、九個工作人員,用主任龍平平的話來說,“是拿工資專門研究鄧小平同志的職業研究者。”

龍平平曾經帶領同事編輯出版過《鄧小平文選》等一些鄧小平著作,也撰寫過相關影視作品,包括12集電視文獻片《鄧小平》及一些紀錄片等。目前能看到的關於鄧小平的影視作品,“絕大部分由第三編研室參與撰稿和編劇。”2003年上映的電影故事片《鄧小平》,表現鄧小平從72歲複出到1992年“南巡”講話,電影的署名編劇就是龍平平。

而早在10年前,鄧小平誕生100周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籌劃拍一部這樣的電視劇,但因為“題材”特別重大,難度特別大,“在創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一些項目最終都沒有完成。”

和撰寫研究文章相比,創作影視作品棘手得多。電影《鄧小平》拍完後,這是龍平平最真切的感悟。作為國內研究鄧小平的官方權威,又有長期出版和撰寫影視劇集、把關的經驗,龍平平非常清楚,一部表現政治人物的電視劇,按照常規方式寫,“通常會很枯燥”。但要講究可看性,就要選擇故事推進的方式。如何選擇歷史事件、塑造哪些政治人物,成為最棘手的問題。

最初的要求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寫。這是表現鄧小平主題最常規、也最為保險的做法。但至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如何來的?”此前的影視作品幾乎沒有表現。但劇本最後做到了“突破”,選擇從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開始下筆。電視劇實際上分為三季,目前播出的13集為第一季,表現抓捕“四人幫”到恢復全國高考,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的部分。

如何選擇事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比如貼大字報、逃港,幾乎沒有在官方銀幕上出現過。但這一次並沒有回避,“還寫得比較充分。”這是龍平平心裏一直打鼓的事情,寫起來很容易,但真的要拍出來,“那個視覺的效果,衝擊力就太大了。”

一系列政治“禁區”讓劇本編寫任務困難重重。一些想法很難實現,包括龍平平自己在內的劇本編寫組,一度也曾經“彷徨過,也猶豫過,甚至想退出。”

劇本花了整整一集描寫抓捕“四人幫”的過程,“寫得也是非常澎湃。”但最後沒有拍出來,“後來想想,如果要真的寫劇本的話還好,但是要具體拍攝的話還是有非常大的難度的。”龍平平這樣說。在原來的劇本中,“逃港”事件也寫得非常詳細,導演吳子牛拍了很多細節,但最後播出時,很多內容刪掉了。

龍平平坦陳,“確確實實在這其中有一些事情上,是很難去把握的,大家的認識是不同的。” 寫完“逃港”事件後,龍平平本人也很忐忑。但“十八大”後,習近平很快就去廣東調研,他在那裏瞻仰鄧小平遺像,並且多次提到當年的逃港事件,龍平平心裏有了一些底氣。他開玩笑說:“總書記都說過多少遍了,有他撐腰。”龍平平有些神秘、有些得意地笑了, “他對這個事情都不回避,我們有什麼理由回避呢?”

已經是破天荒了

印小天飾演的是虛構的主角之一田源。他身上承載了那個時代年青一代的印記。“逃港者”、下鄉知識青年、“文革”後第一批全國統一高考的參加者。

“要寫就寫一部信史。”龍平平說,這是第三編研室最初的想法。但作為一部藝術作品,劇本得以有虛構的空間。“以前你表現鄧小平同志,你是不可能去虛構的。”

虛構為創作者提供了更為靈活的表達空間。正史往往讓人懷疑,而虛構又常被認為暗藏著蛛絲馬跡,這正是中國文藝創作的詭異之處。在劇中,按照華國鋒的表達,抓捕“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的佈置。”媒體和輿論質疑這句話的真實性,第三編研室的回應則借助半正史、半虛構的特點有些含糊:“首先這是一部藝術作品,你要從藝術的角度來看待它。”但他們也強調,“從一些現有的中央文件看來,的確有類似這樣的語言。”

華國鋒和胡耀邦的出現成為一個關注點。從目前已播出的劇集看來,華國鋒的作用在於說出那句抓捕四人幫的話。龍平平更直接表示,傳言“華國鋒”抓捕“四人幫”後遲遲反對鄧小平出來工作,電視劇算是為他“翻案”。“你要客觀地反映歷史,說這八年的中國發展史,沒有華國鋒,或者不對他的貢獻作客觀的表現,那你叫什麼歷史呢?” 龍平平這樣解釋。

劇中田志遠和夏默兩家人構成一條虛構的主要線索。有人認為田志遠這個角色身上承載了部分胡耀邦的身影,在劇中他是鄧小平真實的追隨者,1975年因為鄧小平受牽連,“文革”結束鄧小平複出後,又成為鄧小平最得力的支持者。夏默則是鄧小平倚重的知識型幹部代表。他的身份也很多變,國家進出口委員會副主任、創辦特區的工作人員,還是跟美國談判進口汽車的人。很難把他們確定為某一個人,“都是我們領袖級的人物,濃縮在這些人的身上。”

虛構的線索也給了主演馬少驊更大的表演空間。電視劇裏的鄧小平,話比較多,親切和藹,這更接近大眾認知的親切形象。當然,那也是個虛構中的形象。在《春天的故事》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裏,鄧小平被唱作“一位老人”。但真實的鄧小平沉默寡言,經歷過“三落三起”,很少向人流露心裏的想法。

電視劇的名字,在鄧小平三字之前,特意加了一個長長的定語,“歷史轉折中的”。1984年之後的故事沒有涉及,龍平平的感慨是“1984年之後實在太難寫了。” 他創作的電影《鄧小平》表現的就是鄧小平複出到1992年“南巡”的故事,龍平平現在稱其為一個“教訓”。“說實話我把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