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也不要動”的十三大報告起草過程

十三大報告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報告”。1989年後,鄧小平曾經說,十三大報告,“一個字也不要動”。《炎黃春秋》2014年第四期刊登原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員吳偉的文章,披露這份報告的起草過程。

起草徵求鄧小平的意見

報告起草之初,時任中央領導人召集起草小組負責人談了幾點看法:其中包括十三大要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點像新民主主義,而新民主主義與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差不多: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取消新民主主義階段,經濟工作中發生“左”就是從這兒開始的。第三世界國家凡是搞社會主義,沒有一個搞好的。二是要承認私營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作用。這些想法都被寫入題為《關於草擬十三大報告大綱的設想》送給鄧小平。

1987年3月25日,鄧小平在報告上批示:“這個設計好。”於是,十三大報告“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立論”,就順理成章了。 5月中旬,起草組拿出了十三大報告的第一稿。鄧小平看了報告初稿後說,我對內容沒多少意見。要說有些意見,是對政治體制改革這部分。我們不照搬三權分立,你們也沒有寫要三權分立;但是是不是也搬了一點?決定了就辦,這是我們的優勢,這個優勢不能丟。

鄧小平說,我們要搞一個什麼樣的體制?要搞一個增強行政效能的體制,機構要精簡。民主還是個手段,講民主必須要和法制聯系起來講,把法制搞起來,才能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們的行政機構應該很有效能。這個報告語言沉悶,包括初級階段部分。要使人能從報告中看出中國還要繼續改革,這個報告就成功了。

在瞭解了鄧小平和中央五人小組關於報告第一稿的意見之後,報告起草小組負責人召集中央政改辦人員研究如何貫徹鄧小平的意見。成員陳小魯在討論中提出,報告中講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也應該概括出一條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起草小組負責人接受了這個意見,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明確地寫進了報告。鄧小平看了非常贊賞。

7月7日上午,鄧小平在家中會見了中央五人小組的成員,針對政治體制改革和十三大報告問題,專門講了兩段話。鄧小平首先強調,現在選拔幹部究竟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選拔幹部還是要搞民主選舉,這個問題不是一次能解決的,但總要解決,逐漸解決,使有才能的人能夠出來,不至因官僚層層的壓制而埋沒了。要真正認清,中國的弊端在於封建主義、官僚主義。

第二天下午,中央五人小組再一次討論了十三大報告關於。關於政治體制改革怎麼搞,中央領導人認為,不搞三權分立,但民主問題不能回避。小平同志講了兩大問題,一個是封建主義,一個是官僚主義,使我們不能很快現代化。一定要講人民監督、公民權利保障、選舉,這些都要解決。毛主席在井岡山還講連隊民主,毛主席是用了民主主義四個字的。過去雖然有些方法很落後,但是是民主的,比如擱豆豆搞選舉,現在一個人一到單位就受到壓抑,有人身依附關系,得罪不得,領導在大家沒意見,一調走大家就意見紛紛。測Ⅷ在搞民主,同時又搞法制。民主第一位的是保障人民權利,第二位是約束人民依法來行使權利。到底怎麼勣匠封建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政治體制改革中都要有說法。

對於報告修改稿中黨的建設部分,要集中寫以權謀私的問題。要從嚴治黨,清除腐化分子,不是通過運動而是通過紀律、教育、監督,同時吸收-批優秀分子入黨。這種清除與吸收要作為各級組織的經常性工作,把腐化分子清除出去,有多少清除多少,這是長期的事情。

化解省委書記的反對

9月14日,舉行中央書記處會議,田紀雲說,我們是十億人口的大國,改革很複雜,不要想一蹴而就,不出問題也不可能,也不可能馬上就能立竿見影。改革不可能馬上使所有人普遍受益,而是有人受益,有人不受益,有人也可能要損益。要強調黨員應該正確對待,要強調保証國家長期受益。

會議上還反映了黨政分開遭遇的阻力,甚至一些省委書記反對黨政分開。這一年發生湖南學生跟駐軍沖突事件,軍人開槍打死了一個學生。結果,官司一直打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常委開會,大家匯報完情況以後,政法委書記請示總書記:“這個案子判還是不判?怎麼判?”總書記明確表示,中央要求依法辦案,但不審查案件。這就表明了一種態度,中央要求公檢法依法辦事,獨立辦案,中央不幹預具體司法案件。

1987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討論原則通過了十三大報告第四稿,並決定將這個稿子提交給即將召開的十二屆七中全會。鄧小平看了報告的稿子後說,報告看了,沒有意見,寫得好。

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批准通過了十三大報告。

(吳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