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態勢看九合一選舉的贏家和輸家

「九合一」選舉尚未進入競選宣傳期,各類候選人及其背後的政黨,就已提前「進入狀況」,進行應在競選宣傳期進行的所有進行宣傳動作,集會站台、巡行掃街、廣告文宣等動作一應俱全。而藍綠兩大政黨及各家民調機構的民調作業及宣布民調數據及預測的活動,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從目前的各種民調數據及種種表面現象看,均是國民黨可能會大輸,丟城失地,而且所丟的還將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城市;而民進黨及其盟友則是將會大有斬獲,即使是未能重現一九九七年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的輝煌,也或將會把藍綠版圖分界線推向北進。不過,正如哲人所言,政治一天都嫌長,未到投點票之時,尚未知鹿死誰手。

從大環境看,無論是政治生態還是選情發展,確實是對國民黨不利,可能會成為這場選舉的最大輸家。實際上,馬英九的政績欠佳已是屬於「輿論民情法庭」的「終審定讞」,無法更改,因而將會嚴重影響國民黨的整體選情,並拖累某些候選人的選情。而就馬英九本人而言,他已經從幾年前的「票房保證」蛻變為「票房毒藥」。就以日前他回訪台北市為例,由於吸取此前他在公眾場合遭受丟鞋侮辱的教訓,在為連勝文掃街拜票時,竟然出動了數百名護衛,不但將馬英九與民眾區隔開來,無法製造與民眾握手的效應,而且還把連勝文晾在了一邊,甚至還因「擾民」而惹來怨聲載道,而且更因西門町是年輕人的高聚集之地,就更令本已是連勝文「重災區」的年輕人群「雪上加霜」!這與過去馬英九一出場就為候選人造成加分效果的情況相比,真有天淵之別。因此,據說國民黨的一些候選人,並不歡迎馬英九前往為其站台助選。

但民進黨也好不到哪裡去。本來,按照「此消彼長」的規律,在馬政府和國民黨民意支持度極度低迷的情況下,民進黨的民情滿意度應是有所回升。但實情並非如此,民進黨的民意支持度並不見得有所收穫。早在蘇貞昌出任黨主席時就是如此,蔡英文接任主席後也未得到改善。在此情況下,民進黨即使是在「九合一」選舉中有所斬獲,但也只是贏在表面,卻失去裡子,亦即未能成為促進其改革的動力,反而因為更加認定其勝選的原因是採取了「打馬」策略,而進一步堅持其抗拒《兩岸貨貿協議》等兩岸等相關政策的立場,以至是抵制由自己提出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甚至是放棄檢討曾經執政失敗的教訓,從而拒絕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不為有機會再次上台執政做好各種準備,就將會在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中犯上「草率」及「輕敵」的錯誤,錯失再次政黨輪替的難得機會;即使是能夠勝選,也將受這種心態之累,而使得其政績有如陳水扁後期那樣乏善可陳,甚至還遠不如馬政府,因而將為自己的再次下台奠定政治基礎。

實際上,民進黨已經喪失了改革的勇氣和機會。除了以為無須改善兩岸關係政策就可以贏取「二零一六」之外,而且在具體實務上也是保守以至是堅持錯誤。就以近日發生的屏東縣「毒油案」為例,先後兩次出現重大失誤,一是當「毒油案」尚未被揭發時,一位老農曾經六次向縣政府檢舉,但縣政府卻無動於衷,等於是包庇犯罪行為;二是縣政府屬下部門工作人員竟然在配合檢調機構對「毒油案」進行偵查時,竟然將含有偵查資訊的高敏感度文件傳真給被偵查對象,等於是「通風報信」,讓被偵查對象能有充裕時間湮滅證據。事件被揭發後,不但是屏東縣政府賊喊捉賊,倒打一耙,這令人頓生感慨,本來是最勇於改革的「新潮流系」,也竟會如此,民進黨還有改革希望嗎?而且民進黨中央也是偏幫護袒,這就更「不須提」了,完全沾污了民進黨當初勇於改革的傳統形象,可能比國民黨還要保守。

不過,基於「壞事變好事」的辯證原理,國民黨倘能在最後的半個月內吸取教訓,並迅速調整策略及增強黨內團結,仍將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逆轉勝」。整體而言,在台北市,最後關鍵是在於那些「尚未表態」的深藍選是否會歸隊「含淚投票」;而在電視辯論中,很可能柯文哲的「大咀巴」會自暴其醜。在台中市,或國民黨的組織戰將能促使曾經四分五裂的地方派系顧全大局團結起來,從而

打敗民進黨的輿論戰。但在基隆市,這次的選情就並不樂觀,不但是要讓黃景泰退選並不容易,即使是「扭盡六壬」,包括延押黃景泰使其不能直接參選,也因為目前的民調,即使黃景泰與謝立功相加也不如林佑昌。因此,即使是民進黨及其盟友未能攻下台北及台中兩市,而讓其「跨越濁水溪」的戰略意圖功虧一簣,但卻也將在「台灣頭」戴上一頂「綠帽」,對台北和新北兩市形成極大的威脅及震懾力。

這次「九合一」選舉,將會製造兩個大贏家。一是國民黨的朱立倫,二是民進黨的賴清德。朱立倫倘是以大比數擊退游錫堃的挑戰,就將會成為國民黨的新共主。盡管馬英九已經為自己訂立了「總統兼任黨主席條款」,即使是敗選,也就是說黨內群情洶湧,也可保住黨主席職務,但也將打破馬英九的接棒計劃。到「總統」黨內初選時,人們就必會以「吳江配」或「吳郝配」定將難以保住國民黨執政的「江山」為由,萬眾拱抬朱立倫,屆時也就由不得馬英九。

實際上,吳敦義雖然清正及有歷史感,基本上是一個好人,但一來他是一隻「政治孤鳥」,在政壇上和民間中都沒有朋友,這正是選戰的大忌;二來從過去其選舉經歷看,缺乏選舉技巧,更喪失必要的敏感度及反應靈活性,在高雄市長選舉的「誹聞」事件中忽略危機處理,因而輕易被一盒錄音帶擊倒。

江宜樺更是「黃腫腳--不消提」。他現在的民意支持率已經下跌到與馬英九不相上下,倘是還要強行代表國民黨參選「副總統」,仍不知「衰」嗎?這是他個人的悲哀。倘不是從政,繼續在台灣大學政治系所任教;即使是從政,也只是出任「研考會」(現已與「經建會」合併改組為「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或「內政部長」,還可保持其清新形象。

郝龍斌本也是一個好人,但他在全島範圍內的選戰細胞欠佳,更因老爸是「外來政權軍人」的代表人物,不利於擴大爭取票源。

蔡英文以為自己能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而「坐定粒六」,殊不知她 因已經敗選過一次「總統」,而將會在民進黨「總統」初選中受到質疑。而且,倘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選得不如理想,只是小贏甚至是應贏不贏,都將會被民進黨批判錯失良機。此時,就將是過去擅長於「造王」的「新潮流系」,趁機乘虛而入,實踐自己實現「做王」戰略轉變,推出賴清德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