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意儘速治愈感冒惟高燒餘熱未已

馬英九昨日會見代表他出席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蕭萬長,並委託蕭萬長向習近平傳話,強調兩岸和平發展仍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穩中求進,不會有任何改變。馬英九還表示,四年前與中國大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即「ECFA」)後,台灣也與一些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區協議。而與中國大陸洽簽協議有的還在進行,有的簽了還沒通過。這次在「APEC」,蕭萬長有機會和中國大陸領導人碰面,希望讓中國大陸了解,兩岸在許多合作方面繼續進行、加強。他相信這次會議對整體經貿利益或兩岸關係都有正面幫助。

此顯示,在兩岸關係發展經歷了系列風波之後,馬英九已經靜下心來,有心予以修補,恢復以往凱歌行進的態勢。畢竟,在內政接連受挫,要在餘下一年多任期內「回天」已是有心無力,唯有兩岸關係才是馬英九的政績「亮點」的情況下,馬英九已經驚悟到絕不能連這道「救命符」也在自己的手中給丟掉。因此,趁著蕭萬長代表自己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將會按慣例與習近平會面的難得而又及時的機會,向習近平表達自己的心跡,希望兩岸關係恢復以往的常態,讓自己能夠避免「萬事空」地卸任。

而在此前幾天,習近平在古田會議舊址主持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後,到平潭視察並與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交談時指出,大陸改革開放,兩岸合作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台資企業助推了大陸改革和發展。現在和將來,兩岸經貿合作仍然十分重要,希望台灣企業家一如既往,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多作貢獻。習近平還表示,大陸市場很大,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商品,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企業家。我們要從各方面搞好服務,繼續為台商創造良好投資環境。這也顯示,大陸方面更是有意為前段時間「感冒發燒」的兩岸關係降溫。

正如馬英九的摯友,並在馬英九上台就出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所言,兩岸關係罹患「小感冒」,未到真正生病的程度,還來得及彌補,希望透過蕭萬長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十一出席「APEC」期間和對岸溝通,及早化解最近一些問題。蘇起還強調,和平發展對台灣和中國大陸都很重要,一定要維持住,「這些事情出來了,就要面對它、處理它、然後放下它,不要讓它持續下去」。

實際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軀體仍然健康,目前只是患了感冒,只要調理好,就能恢復健康。前一段時間有點發燒,施行了一些治療辦法,在出了一身熱汗之後,就痊癒了。畢竟,即使是在大陸方面,也不願小病不治而釀成大病。但又不能眼看到出現了一些邪門歪道,而不理不管。現在既然連台灣方面也已經意識到了,並開始進行「糾偏」,也就「見好就收」。

從種種跡象看,台灣方面還是有誠意的,因而在對參與北京「APEC」人員安排的問題上,進行了認真的考量,避免再節外生枝。比如,最初「外交部長」 林永樂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中華台北是由「經濟部長」杜紫軍及「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會出席北京「APEC」的雙部長會議;但後來今天杜紫軍則表示,管中閔已由「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所取代。不過,從昨日的陣容看,仍是由杜紫軍和管中閔出席雙部長會議,而此二人再加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作為蕭萬長的顧問陪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習蕭會」。

為何中間曾經對管中閔參加「APEC」有所疑慮?顯然就是擔心將會節外生枝,搞砸這個極為難得的台灣方面出席在中國大陸舉行的「APEC」年會的機會。這是因為,本來「APEC」的雙部長會議,是由各經濟體的商務部長和外交部長參加。而按照一九九一年「南韓備忘錄」的精神,中華台北出席「APEC」雙部長會議的人員,不能有「外交部」的正副部長,但可由經濟領域的其他部長代之,因而以往多是「財政部長」或「經建會」主委取代「外交部長」出席。而另按一九九三年的「西雅圖模式」,中華台北只能由經濟領域的部長級官員,作為其領導人的代表,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而台灣方面也一直有遵守這項規定。

但在於二零零一年在中國的上海舉行「APEC」年會時,陳水扁不但是提出由自己親自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還堅持要由「外交部長」出席雙部長會議。這些非分要求當然是受到了抵制。而陳水扁卻像小孩子吵架一樣,負氣乾脆兩個會議都不派人出席,結果成為台灣方面唯一缺席「APEC」年會的記錄,而且還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在中國大陸舉行的年會。據說,後來陳水扁對此後悔不已。

基於這個經驗教訓,台灣方面對又一次在中國大陸舉行的「APEC」年會,就十分慎重。儘管馬英九曾經不顧這是實質性的國際場合,多次放話要求親自出席在北京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籍此機會實現「習馬會」,但在遭到拒絕後,台灣方面對其出席雙部長會議的人選,還是較為慎重的。本來,原來也曾以取代「外交部長」身份出席的「經建會」主委,在「經建會」已與「研考會」合併改組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後,其中的「國家」二字就曾令台灣方面擔心北京會質疑是凸顯「國與國關係」,因而才有杜紫軍曾一度所言的,「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已由「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所取代。但可能是經過分析研究,「國發會」的「國家發展」,是指內部建設,與大陸地區的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相對應,亦即並非屬於「外交」領域,沒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之虞,因而又回到以往的常規。實際上,管中閔的最後能夠得以成行,相信也曾與北京溝通過。惟經此過程,也可揣見台北方面確實是十分珍惜這次在北京舉行的「APEC」年會的機會,不願重蹈陳水扁的覆轍。

無論如何,既然自二零零八年之後,每年的「APEC」領導人非正會議過程中,大陸領導人都會會見台灣方面的領導人代表,並已形成了慣例;又既然今年的「APEC」年會是在中國的北京舉行;更既然習近平有意在兩岸關係領域建立「新常態」;因而「習蕭會」是肯定會舉行的。而且,也需在一定程度上,安撫未能實現「APEC習馬會」意願的馬英九。而在此情況下,作為蕭萬長顧問的杜紫軍、管中閔和王郁琦參與會見,也就順理成章。而且,在其後的杜紫軍與大陸商務部長高虎城,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對等對口」會面,也將是應有之義。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回到常態的一個重要標誌。

但馬英九在會見蕭萬長時,重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後一個概念卻是「畫蛇添足」之舉,倘蕭萬長果真向習近平完整傳話,可能會引起不愉快。因為在兩岸而言,「九二共識」具有共同的交集點;但對「九二共識」的具體內容,則有不同理解,大陸方面是「一中不表」,台灣方面是「一中各表」。既然有分歧,就應將分歧的內容模糊化,過去也是這樣做的。在台灣的「地盤」可以自說自話,但在雙方共同的場合則宜模糊分歧。希望蕭萬長在傳達時,要謹慎以對,尤其是在習近平最近已經重申「一國兩制」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