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大聯盟仍未能建立柯文哲著急了

連勝文、柯文哲在台北市長選舉中的戰略意圖,展現得越來越明顯,都是要「揚長避短」。連勝文是要充分利用台北市藍大於綠的基本政治版圖,刻意挑起藍綠對決的態勢,喚醒泛藍基本盤,儘管沒有「聯盟」之名,卻有祈求在動員選民時能形成「泛藍大聯盟」的意圖;而柯文哲則一心要組織既有形式又有實質的「在野大聯盟」,將包括泛藍背景的親民黨、新黨等在內的在野黨,全部囊刮旗下,在淡化自己泛綠以至是深綠背景的同時,爭取中間以至是淺藍選票支持自己,以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

兩人都深知,由於居住在台北市的軍公教及外省籍人員較多,而且居民的接受教育的水準也較高,不但不容易受到民粹主義的蠱惑,而且也較為渴望台海和平,因而其政治版圖是藍大於綠。除非如一九九四年的首屆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的黃大洲與新黨的趙少康「鷸蚌相爭」,讓陳水扁「漁翁得利」,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光靠藍大於綠這個基本盤,「躺著選」也可當選。實際上,即使後來也會有泛藍政治人物包括「人氣王」宋楚瑜分裂參選,但在泛藍選民已經懂得並掌握棄保技巧之下,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都能當選。民進黨即使推出「天王」級的候選人如蘇貞昌、謝長廷等,也討不到便宜。

因此,民進黨今次就很聰明,藉口雖然意識形態本屬深綠但並沒有在組織上加入民進黨的柯文哲,也跳出來參選台北市長,而採用「二階段民調」的方式,「禮讓」在泛綠群體中民調最高的柯文哲參選,也不要求柯文哲披掛民進黨的戰袍。其用意很明顯,反正民進黨自己再努力也贏不了,不如借力於與自己政治理念相同的柯文哲,在「政治素人」的外衣下,或可利用馬政府政績乏善可陳的有利時機「突襲」成功,這就等於是間接奪取台北市。即使是柯文哲失利,自己也沒有任何損失。

背負著民進黨「重托」的柯文哲,雖然擁有國民黨民意支持度低迷的有利條件,但卻面對著台北市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單靠泛綠陣營的選票是根本不可能當選。因而他有意充分利用泛藍陣營內部矛盾重重的特點,設法予以分化瓦解,將本屬泛藍陣營的部分選票爭取過來。因此,他提出了建立「在野大聯盟」的戰略意圖及參選口號,就是在民進黨幕後發功穩固泛綠選票的同時,爭取包括本屬於泛藍陣營的親民黨、新黨在內的所有在野黨的支持,甚至進而鼓動國民黨支持者中的「反連」群體,組成「在野大聯盟」,從而顛覆原來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創造即使是泛藍沒有分裂參選自己也可當選的奇跡。

柯文哲的這個戰略意圖無疑是正確的。首先,大環境對他絕對有利,因為馬政府的施政表現令到民眾普遍失望,國民黨支持率低迷,促使中間選民過去「投民進黨不放心,投國民黨不甘心」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更為有利於並非披掛民進黨戰袍參選的自己;而且在「太陽花學運」的衝擊下,不少原先相信國民黨兩岸政策的中間選民,開始對國民黨的能力及其兩岸政策的效力,滋生了懷疑。其次,泛藍陣營內部以至是國民黨內部,由於各種利益矛盾交織糾纏,而面和心不和,再加上馬英九本人的個性有點怪異,在國民黨內製造「敵人」,在排擠了一大群元老勢力之後,最近還竟然先後發動了「九月政爭」及「張顯耀共諜案」,這無疑是對中間選民以至淺藍選民產生了「驅趕效應」,甚至是部分深藍選民如宋楚瑜的支持者,更是與國民黨離心離德。再次,在個人因素方面,宋楚瑜與馬英九及連戰之間,也存在著不少矛盾,儘管性質不同,但這都是柯文哲可以向宋楚瑜「下手」的有利條件。就此而言,柯文哲要爭取宋楚瑜為主席的親民黨參與其「在野大聯盟」,在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即使是在國民黨的內部,柯文哲因為擁有著某些可以「坐享其成」的有利條件,那就是黨內存在著「反馬挺連」和「反連挺馬」的派系鬥爭,而連勝文更是曾被視為「反馬大將」,連勝文當初擁有一定的「聲勢」,就是黨內「反馬」勢力的投射反映。但馬英九畢竟既是「總統」也是國民黨的主席,擁有實質大權,當連勝文真的要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北市長時,就必須得到馬英九的首肯和支持,這就與他的「反馬大將」角色有衝突,實際上在國民黨台北市長國民黨內初選中,馬英九就以「技術性亮票」的手法,表達了其不支持連勝文的態度。

因此,柯文哲的「制勝錦囊」有兩個,一是組成以宋楚瑜參與為重要特徵的「在野大聯盟」,徹底顛覆台北市「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二是刺激青年選民乘著「太陽花學運」的「餘威」,到投票日踴躍出來投票,因而他曾聲稱只要青年投票率超過六成,他就一定能當選。

在組織「在野大聯盟」方面,儘管已有一些政治顏色偏藍的人物,或以言論或以行動支持柯文哲,但這些人的政治號召力偏低,甚至因為其道德形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因而對組織「在野大聯盟」所能產生的影響力甚微。而且,新黨主席郁慕明已經明確表態支持連勝文,倘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仍然沒有表態支持柯文哲,他就無法建立「在野大聯盟」,充其量只是「泛綠大聯盟」而已。

因此,柯文哲能否組成「在野大聯盟」,關鍵是宋楚瑜。盡管有個別親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候選人參與柯文哲的競選活動,也盡管宋楚瑜頻頻炮打國民黨和馬英九,有時還很激烈,更盡管柯文哲透過不少中間人「數顧宋門」,但卻一直無法得到宋楚瑜明確的支持,更沒有爭取到宋楚瑜為其公開站台。這就使得柯文哲昨日不得不公開表示,希望能爭取宋楚瑜做「更高層次的表態」。這已等於是在「哀求」了。

這也折射了宋楚瑜的兩難之處。一方面,他確實是對馬英九、國民黨,以至是連戰都充滿了怨氣,因而他並不樂見連勝文或國民黨勝選,甚至還存有倘連勝文落選他就暗中幸災樂禍的心態;另一方面,卻又由於他的意識形態屬於深藍,而柯文哲則是深綠甚至是「台獨」,與他的政治立場截然相反,因而不適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定律,要他站出來支持柯文哲,甚為困難,擔心會毀了他的名節。

因此,宋楚瑜儘管痛批馬英九和國民黨,但似乎對連勝文本人還是頗為客氣,儘管沒有表態支持連勝文;但他同樣也沒有公開表態支持柯文哲,近日似是為了避開這個矛盾,卻是遠離台北市,跑到中、南部為國民黨子弟兵輔選。當然,不排除在選戰的最後關頭,跑回台北市為親民黨的市議員候選人站台輔選。但是否能如柯文哲之願,予以公開表態支持?則仍然吊足了人們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