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情的特點及焦點

11月29日,台灣將舉行島內選舉史上第一次地方公職全額改選,即“九合一”選舉。選舉將產生臺北市等6個“院轄市長”與市議員、16個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鄉鎮市長與鄉鎮市民代表、村裏長以及“院轄市”的少數民族選區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共11130名公職人員,堪稱島內選舉吏上規模最大的選舉。

目前對此次選舉的評論甚多,有人認為藍營氣勢明顯不如綠營,也有人認為島內藍綠政治版圖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事實上島內選舉本來就屬常態性政治活動,不同層面選舉中的政黨輪替已漸成常態。

此次島內“九合一”選舉最突出的特點即選情比較“冷”,尤以臺北市市長選舉為典型。由此可見,島內選舉已超越昔日激情動員的階段,選民因切身利益而逐漸理性,選舉動員亦進入相對穩定階毆。依政治學的觀點,選舉的激情動員往往出現在政治系統發生劇烈變化的初期,情緒性動員和議題動員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但隨著選舉的常態化,民眾對於選舉的熱情開始減退。尤其是在經歷了政黨輪替之後,這種政治冷感愈發凸顯,政治行為即投票率自然不斷降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島內選舉投票率逐年下降,也基本驗証了這種基本規律。目前島內“九合一”選情低迷也有力地佐証了這一規律。國民黨方面雖然狀況連連、支持度低迷,但民進黨方面的支持度也未見大幅上升。

選舉激情的減退也意味著選舉動員中“去政治化”傾向開始顯示。島內選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有“去政治化”傾向,只是這種情勢較明顯出現在基層選舉之中。隨著島內選舉次數的增多,選舉動員“去政治化”傾向開始由基層選舉逐步延伸至較高級別的選舉動員之中。2012年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動員中政治議題的降溫和經濟議題的升溫即是明顯事例。通常來講,選民更關切攸關自身利益的經濟議題,而政治議題要想保持長期熱度遠比經濟議題難得多。目前島內選舉民眾的參與對政治議題的認知關聯越來越低,新世代更注重候選人年齡和面孔。由此不難看出此次“九合一”選舉動員中,不論國民黨亦或民進黨對選舉議題都有所調整,民生議題的比重增加,雖然政治議題比重減少,但並不會退出選舉動員的舞臺。

近年來隨著島內各層級選舉的推進,國民黨與民進黨在選舉動員結構方面都呈現出若干變化,尤以2000年前後顯著。比較而言,國民黨在選舉動員結構方面更注重基層組織,善於利用地方派系作為選舉仲介進行選舉動員;民進黨沒有國民黨龐大的資源得以建立派系結構,因而善於在選舉動員中使用議題模式,依靠理念性的議題爭取民眾支持。2000年之後,隨著民進黨執政縣市增加,其對國民黨傳統地方派系的破壞也在加速進行,同時對地方派系的利用也不斷擴張。就此而言,民進黨在其選舉動員模式上“國民黨化”的傾向愈發明顯,利益和資源分配成為與地方派系交換政治支持的重要工具。

此次島內“九合一”選舉呈現出的結構性變化也意味著影響選舉的各種因素都在發生著較大變化,這應是觀察島內選舉所應考慮的問題。2012年選舉敗選後,蔡英文一再表示基層的重要性,可以看作是其對於議題動員能力下降且選舉動員中逐步顯現的“去政治化”特徵情況下作出的自然選擇。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選舉中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亦或島內其他黨派,誰能夠充分掌握基層選舉,特別是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裏長層級的選舉主動權,並充分利用傳統社會中的人際網絡、人情政治文化、不斷鞏固基層支持,誰就會在未來的選舉中取得更大的主動權。從這方面來看,觀察此次“九合一”選舉,對於藍綠陣營在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裏長選舉中的版圖變化比縣市長選舉的結果更具意義。

(陳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