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了駕馭能力不足及單純業務觀點嚴重 暴露了駕馭能力不足及單純業務觀點嚴重

審計署前日公佈了第三份輕軌第一期工程專項審計報告,再次揭發並狠批運建辦辦缺乏妥善監督致工程預算失控,工程進度嚴重落後二零一三年幾乎原地踏步,將會嚴重拖延完工日期及造成大幅超支等行政失當行為。專項審計報告還嚴厲指出,運建辦與工程承建商訂定的工程合約,沒有訂明對承建商的違約補償金,工程延誤每日罰款金額僅為一千元,根本沒有阻嚇力,不但是自綁手腳,而且也導致承建商存有僥倖心理,因而以「誰怕誰?」的心態拖延工程進度。

審計署的這份專項審計報告,揭出了可說是「驚心動魄」的現象。盡管其中可能沒有「歐文龍式」的貪腐,但呈現出來的卻是另一種模式的腐敗,那就是不作為和亂作為。按照習近平主席對內地糾正不正之風的定位及要求,尤其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標準,這種做法及後果也是一種行政腐敗,不利於維護澳門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不利於維護特區政府的「依法治澳」形象及管治威信。

可能是這份專項審計報告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而且輕軌工程的進度緩慢也已成為絕大部分「澳人」的共識,因而與此前審計署或廉政公署的報告公佈後,作為被審計或調查的對象的行政部門,或是不以為然,或是表面接受私下反彈,甚至是公開反駁的情況不同,今次的反應,是運建辦只能是「低頭認衰」,而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新任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也高度重視,分別責成運建辦敗選檢討落實。這除了是行政機關提高了被監督的意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審計署專項審計報告所揭發的問題確實如此,被審計對象理虛心怯,運建辦毫無「還擊」之力。

如果說,輕軌工程進度此前的拖延,還可推卸給外來客觀因素,如倫敦街線路紛爭而導致整體規劃定案受阻等,今次就完全沒有可以推卸責任的任何理由。實際上,輕軌氹仔工程段是施工條件最好的,除了氹仔市區的一段之外,其餘地段都是新填海區,亦即可以「畫最新最美圖畫」的「一張白紙」,既沒有受到複雜地下管線的影響,也不用擔心拆遷賠償工作的進度,甚至有些地段連交通管制也無須進行,整條馬路都可以成為施工現場。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單是興建那些礅柱就耗費了不少時間,由於長期在馬路上圍板卻未見有人施工,而導致車流受阻,卻糟蹋了「澳人」大量的時間;曾經大肆宣傳的架設橋身的工程,其進度也可說是慢過蝸牛,甚至施工現場的氣氛冷清得很,「鬼影都冇多一個」,使得澳門居民從觀感直覺上就感覺到「大有問題」,而審計署公佈的專項審計報告,更是從專業上佐證了居民們的感性認知。

問題出在哪裡?其實,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十五週年大會暨第四屆澳門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就已間接地作出了精準診斷並開出了藥單。他所提出的「四點希望」的第一點,就是「繼續奮發有為,不斷提高特別行政區依法治理能力和水準」,要求特區政府。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治理,特別是要完善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相配套的制度和法律體係,夯實依法治澳的制度基礎,努力打造勤政、廉潔、高效、公正的法治政府,加強公職人員隊伍建設和管理,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維護法治秩序。而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新一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檢察長時,也語重心長地指出,社會各界對大家有較高期待,你們就職後,要儘快熟悉工作,保證各方面工作順利交接、平穩推進。要增強大局觀念和團隊意識,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自覺維護行政長官權威,確保行政、立法、司法機關順暢運作。要從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抓幾件實事,力爭取得實效。面對特區發展遇到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挑戰,要勇於擔當、敢於碰硬,既要善於早作謀劃,提前化解風險,又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運建辦的官員們,將自己的工作態度與習近平主席的諄諄囑咐相比照,是否應當心中有愧?

雖然澳門在行政區劃上,是一個省級行政建制,甚至在重大慶典活動時,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相關報導的官員排序,將香港、澳門兩個特區的行政長官排在「黨和國家領導人」序列之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一把手」及中央委員之前。但從行政區域規模看,澳門只是一個只有三十平方公里面積、六十萬人口的城市,連都市都算不上,甚至還不如內地的一個地級市或北京市的一個區。因此,只是「城市管理」的層級,更不要說要與內地地方各行政區域的政府管理,包攬了各種政務,甚至細如計劃生育等複雜瑣碎的事務。按說,澳門特區的行政效率及品質應該比內地的地方政府更快更好。但在實際上,卻是「蚊髀與牛髀」,單看人家的高鐵、城軌、地鐵及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就令澳門輕軌工程無地自容。

曾有一句名言,是「細路哥做大人的事」。在回歸初期,這還是得到澳門居民認同的。但現在回歸已經十五年,「細路哥」已經長大成人,就應是不好意思再掛在口上了。而從審計署對輕軌工程的三個專項審計報告看,除了初期確實是經驗不足,因而在與承建商簽署合約時有所疏漏,還是可以理解的話,在運建辦已經「轉大人」之後,仍然未能引進世界各地都已實施的獎懲機制,就已不是「經驗不足」的問題,而是能力不逮,無法駕馭。既然如此,就應將司長級官員任職十五年的都要「一刀切」的模式,延引到局級官員,尤其是像運建辦這樣駕馭能力嚴重不足,無法跟得上急速發展的形勢的官員去。

其實,審計報告所揭發的承建商長期不依約派遣工程人員進場施工的現象,除了是運建辦沒有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之外,也可能與承建商「大雞唔食細米」,將主要工程力量調配到內地或其他地方的更大型或「更有肉食」的工程,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澳門輕軌工程。這就暴露了,這些主要由內地國企尤其是央企組成的承建商,對承包澳門輕軌工程,只是持抱單純業務觀點,並有將之上升到協助澳門特區政府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因而既要注重經濟效益,更要注重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的高度。

實際上,據最近的一份民意調查所示,居民最不滿意的項目,交通已經超越住屋、通脹,躍升到首位,可見「交通難」已經成為釀成民怨的主要因素。因此,參與輕軌工程的內地國企尤其是央企,應當牢記習近平主席的教導,將輕軌工程當作是協助澳門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搞好民生,維護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利益的光榮政治任務。看來,澳門中聯辦及承建商的上級單位也應像應對新城填海區A區那樣,再來一次協調,敦促承建商加快工程進度,並協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盡快地將已經損失的時間奪回來,使得輕軌能夠儘早投入服務,部分地解決澳門居民和外來遊客「交通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