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探“兩極”

中國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號”,繼今年初發揚“捨己救人”精神,救出遇險俄羅斯“紹爾利斯基院士”號上的52人後,近期又應馬來西亞官方指名邀請,被派往印度洋搜尋MH370航班失聯飛機疑似漂浮物。“雪龍號”為中國和世界做出的多方面貢獻,不僅吸引了全球的視線,也吸引了台灣同胞特別是相關專業科技工作者的關注。2009年以來,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中,“雪龍號”也譜寫了兩岸攜手探“兩極”的新篇章。

“雪龍號”應邀首航高雄港

2009年4月1日至4日,“雪龍號”應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和正修科技大學的聯合邀請,在圓滿完成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返航途中,首次停靠台灣高雄港,開展了兩岸學術交流,受到了台灣有關單位和民眾的熱情歡迎,為台灣帶來了一股“極地熱”。這是兩岸極地科考工作交流合作的“開天辟地第一回”,意義重大。

當“雪龍號”停靠高雄港後,台灣邀請方於4月2日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針對台灣軍方和某些人士的疑慮,“雪龍號”向台灣民眾全面開放。雄偉的船體、先進的裝備和鮮為人知的考察成果,引起了參觀者的濃厚興趣,船上的任何一個部位和實驗室都歡迎參觀。“雪龍號”的駕駛台、實驗室、直升機,以及船上的一些休閑娛樂場所,擠滿了參觀的人。他們一邊拍照,一邊好奇地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由於參觀者踴躍,原定2000人的接待計劃擴大到了3000人。

4月3日,考察隊赴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學術交流,介紹了大陸開展南極考察的歷史和研究成果,並向該館贈送了南極大磷蝦等標本。“雪龍號”的到訪受到台灣媒體的高度關注。4月2日出版的《中國時報》、《聯合報》都用大篇幅進行了報道,高度評價“雪龍號”訪台是“兩岸極地合作破冰”之舉。

訪台期間,兩岸科學家商談了未來在極地科考領域開展合作的事項,雙方都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交流合作。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王維賢認為,如果雙方合作,台灣方面可以自己的強項提供協助,比如正修科大的“環境超微量分析”、海生館以及東華大學的海洋資源研究等。對於台灣學界的願望,時任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魏文良表示,大陸已有25年極地考察經驗,約4000餘人次到過南北極進行研究,希望未來也有台灣學者加入,並歡迎台灣媒體前往采訪,讓台灣民眾更多瞭解極地現況。

兩岸極地科考合作的良好開端

“雪龍號”首航高雄港後,台灣的相關科研單位積極向大陸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申請參與極地科學考察。2009年下半年啟動的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台灣即有3個科研項目被批准人選科考計劃。這是兩岸首次建立起來的南極科學考察合作關系,滿足了台灣科技界長期以來希望參與極地科考的願望。此後各次極地科考活動都留下了台灣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智慧,開創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新領域。

能參加大陸極地科考工作,台灣學者的愉悅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他們也十分珍惜遠赴極地的機會,積極投入極地科考工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果實。例如,由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和台灣中山大學科研人員組成的台灣南極科學考察團隊,於2011年5月19日在高雄召開記者會,公佈了他們3年來參與大陸第26次至28次南極科考活動的成果。他們的研究主題是“南極生物標本搜集”、“南極海岸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特徵及糞土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年代變化趨勢”和“極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質”等三項;2011年赴南極的研究項目中還將極區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列為重點。

據台灣科考隊員介紹,在“南極生物標本搜集”研究中,共發現魚類9種、軟體動物12種、環節動物5種、棘皮動物12種、甲殼動物7種、腔腸動物2種、藻類2種,總計49種,超過500只生物標本;在“極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質”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南極海膽的萃取物成分,具有極佳的抗發炎活性。此外,他們還在南極企鵝的組織樣品中發現了多氯二聯苯化合物的存在,這迥異於一般人認為南極是無污染之地的觀念,表明全球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

參加北極科考工作的台灣研究人員也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例如,參加第4次北極考察的台灣“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廖運志博士,把微距攝影技術運用到深海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贊佩的成績。他應邀與大陸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林龍山博士等人合作,共同開展對北極地區包括楚科奇海、白令海的魚類資源進行調查,一共採集和製作了數十種魚類標本,為今後深入研究如何開發和利用北極地區的魚類資源,做了第一手資料准備。

為增強中國極地科學考察能力,提升建造破冰船水準,解決“雪龍號”一條破冰船難于同期實施兩極海洋多學科綜合調查的矛盾,國務院已批准建造新一代極地考察破冰船。隨著今後中國新的破冰船的投入使用和極地科考事業的發展,兩岸專家學者必將擁有更好的條件聯手開展工作,為極地事業的和平利用和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附:“雪龍號”簡介

“雪龍號”是中國目前進行極地科學考察的唯一一艘功能齊全的破冰船。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袁紹宏介紹,“雪龍號”屬於中國第三代破冰船,是從烏克蘭進口的。當時因前蘇聯解體,由烏克蘭赫爾松船廠負責建造的這艘船難以為繼,中國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並由該廠按照中方的需求續建,於1993年3月25日完工交貨。

“雪龍號”總長167.0米,寬22.6米,型深13.5米,滿載吃水9.0米,自重10250噸,載重量10225噸。滿載排水量21025噸,總體馬力18000,最大航速18節,續航力20000海裏,能以1.5節航速連續破冰1.2米(含0.2米雪)前行。船體用E級鋼板制做,即使在零下40攝氏度嚴寒氣候條件下也不變形,可航行於世界任何海區。

“雪龍號”投入使用後,已進行過多次升級改造。主甲板以上的所有設備設施全部更新,各實驗室不僅更新了設備,佔用面積也從200多平方米擴大到580平方米。“雪龍號”具有較為先進的導航、定位、自動駕駛系統,配備有先進的通訊系統及能容納兩架直升機的平臺、機庫和配套設備。船上設有大氣、水文、生物、計算機數據處理中心、氣象分析預報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氣象等一系列科學考察實驗室。今天的“雪龍號”,技術性能先進,具有國際領先水準。

“雪龍號”船上的生活設施和管理方式也頗具人性化,給人以溫馨的感覺。全船共7層,可乘載人員130人。一般考察隊員兩人一屋,每間10平方米左右,有中央空調,有24小時供應熱水的衛生間,冰箱、衣櫃、寫字台等一應俱全,房間裏還有埠可供上網。船上還設有一些休閑場所,如游泳池、健身房、室內籃球場、網吧、卡拉OK室、洗衣房,以及圖書館、手術室等。

有趣的是,由於“雪龍號”每次航行都要經過海盜出沒的赤道海域,所以也做好了防海盜打劫的准備。“雪龍號”攜帶有沖鋒槍、機槍和手槍等輕武器和大批量子彈,並成立有20多人的武裝小組,每人都有持槍証。當“雪龍號”到達赤道海域時,立即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一旦遭遇海盜,值班駕駛員將鳴放長達30秒的報警信號。根據應急計劃,船長任武裝小組總指揮,掌握敵情,負責對外聯系;政委擔任現場指揮,組織動員人員,根據敵情隨機應變;小組成員各就各位,履行職責,應對海盜。

“雪龍號”自1994年10月首航南極以來,已11次赴南極、5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為中國的極地科考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法新社評論說,“雪龍號”彰顯了中國日益增強的“極地雄心”。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說,中國正在實施一項長期戰略,以實現其在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利益。

(瞿定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