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魯甸地震周年:祭奠親人 殤城重生

【中新社魯甸8月3日電】3日,正值雨季的雲南魯甸陽光普照,通往龍頭山鎮的公路上車水馬龍。廢墟上,工人們忙著鋪路、蓋房。

時光回到一年前的8月3日,雲南省魯甸縣龍頭山鎮發生6.5級地震,頃刻間家園破碎,617條生命逝去,百餘人失蹤,眾多民眾流離失所,整個魯甸沉浸在巨大的悲慟之中。

在一周年的日子裡,魯甸多了一份祭奠,山谷裡不時響起鞭炮聲,隨處可見祭奠親人的人們。

“一年前地震把房子毀了,一無所有,但現在有吃有喝,我還添了個兒子。”住在甘家寨紅旗社區臨時安置點的魏加貴告訴記者,地震時他在外做工,妻子抱著大兒子從房間裡逃出來,躲過一劫。在臨時安置點,他與妻子有了第二個兒子小魏,現在已經兩個月了。過去一年,有7個嬰兒在帳篷裡出生,延續了這個被山體湮沒村莊的命脈和希望。

紅旗社區位於通往龍頭山鎮的公路邊,這裡臨時安置著甘家寨搬遷過來的60餘戶240多人。帳篷裡,魏加貴全家正聚在一起用餐,有肉、有酒。魏加貴說,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到安置點看望了他們,這讓他充滿期望,他要趕緊打工賺錢,安置新家。

紅旗社區臨時安置點小組長楊國榮說,去年村裡有87名年輕人外出打工,還有很多村民在附近從事開餐館、維修等工作,努力賺錢。

昭通市市長張紀華介紹,震區民房重建開工率已達98.7%,近70%的老百姓已搬進新居。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重建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張紀華表示,災區將在三年重建任務完成之時,同步實現脫貧。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服務、百姓居所、產業發展都將有所變化和發展。

境內外志願者共建“心靈家園”

【中新社魯甸8月3日電】“兩個小朋友搭起手舉過頭頂,另外兩隻手拉在一起放在胸前,這樣就成了大寫英文字母A。”3日下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龍頭山的英語課堂又開課了。

一年來,這個心理學志願者組織紮根於此,説明震區孩子走出陰影。每天下午,兒童天地裡都傳來琅琅書聲,20多名孩子在志願者帶領下,讀書、作畫、唱歌、遊戲,臉上滿是笑容。

一年前的今天,魯甸6.5級地震吞噬617條鮮活的生命,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31.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198.49億元人民幣。

今年8月3日,記者再訪魯甸災區,安全的居所正在重建,心靈重建亦是同步。不少公益組織、志願者不懈地為此獻力。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志願者魯興雨說,要人們忘卻山崩地裂、驚心動魄的災難和痛苦,特別是撫平孩童瞬間失去父母親人的傷痛,走出陰霾,這是災後心理恢復重建中的重要任務,“甚至是比硬體建設更為艱巨的任務”。

“幼兒的心理對他們以後的發展,甚至是對他們習慣、性格的養成都很重要”。魯興雨印象中,有一個小朋友剛來參與活動時,每天都和別人打架。“在與我們的相處中,他逐漸學會了怎樣同別人溝通,而不是以打架解決問題”。

看著孩子們露出笑臉,魯興雨很欣慰。一年來,他們進學校、走社區、辦興趣班,將防災教育與心理重建相結合,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融修復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逐步建立有序、有效及可持續的災後青少年心理重建長效機制,與孩子們共同成長。魯興雨說,在此過程中,自己也變得更加成熟。

在魯甸駐守了一年的香港無國界社工也一直陪伴著災區民眾。這一年裡,從緊急的情緒支援及救災緊急需要的滿足,到通過安置點的家訪和小組對居民提供情緒處境支持,營造希望;再到通過小組工作和資源連結努力實現社區關係的融合、恢復及重建、個別受傷家庭等個案情緒支持、陪伴重拾其生活信心,香港無國界社工康雷和同伴們都傾力而為。“我們的項目到8月底就結束了,這些天會與居民回顧一年經歷,尋找個人、家庭及社區對未來的信心和動力”。康雷說。

昭通本土的安然公益聯合會龍頭山工作站專案負責人劉昌偉也和同伴們堅守一線,籌集安心善款,走訪困難群眾,幫助老人走出陰霾。他們定期對70歲以上、或者因病獨自在家的老人進行物資幫扶,並經常去看望他們。

志願者們說,儘管悲傷記憶依然頑固,但越來越多的歡樂元素正在逐漸驅逐傷痛與消沉。“希望災區的民眾敞開心扉,以收穫花椒的心態,收穫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