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G20會議釋放經濟金融正能量資訊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全球經濟增長低於預期”給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塗上了灰色基調,但中國在會上釋放的資訊無疑給世界吃下一顆定心丸。

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經濟增速7%左右或可持續4到5年時間、決不動搖的改革是中國經濟最大的潛力所在……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與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與會時就中國當前經濟與金融形勢作了客觀分析,得到了大多數國家與媒體的積極響應。

股市

今年3月至6月上漲了70%的上證指數,進入6月中旬後經歷了三輪調整,截至本月2日收盤時跌幅已達38.96%。

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股市大跌壓低了全球資產價格和新興市場貨幣匯率。《福布斯》則撰文表示,相較於歷來的大崩盤,中國近期的回調看上去並不是特別糟糕。

周小川說,股市調整以來,杠桿率已明顯下降,對實體經濟也未產生顯著影響。

廣發證券研究所所長張嵐表示,股市中部分資金本就以投機為目的,而不會進入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看,股市調整促使一些諸如暫停IPO的政策出臺,倒逼企業加速重組、實現擴張,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目前,股市泡沫和風險已得到相當程度的釋放,市場交易基本正常,流動性較為充裕,市場內在穩定性增強。

證券公司場內融資餘額大幅下降,已由前期高峰2.27萬億元,下降到約1萬億元,回到去年年底的水準。信託公司杠桿融資規模也大幅下降。

“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周小川說。

張嵐認為,“股市調整大致到位”是相對前期市場累積的泡沫風險而言,對後市有積極和健康意義,但並不意味著股市已築底企穩。

此前,為避免股市斷崖式下滑和系統性風險發生,中國政府採取了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人民銀行通過多個途徑向市場提供流動性。

匯率

中國央行8月11日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進行了改革,加大了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

自改革前一交易日至本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貶值3.8%。這一幅度仍遠低於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幅度。

周小川認為,受前期美元走強和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普遍貶值影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偏強,同時由於金融市場有所動蕩、近期市場注入流動性較多等原因,改革後人民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

美國財長雅各•盧敦促中國明確,中國不僅將允許市場壓力壓低人民幣匯率,也將允許其推高人民幣匯率。

周小川的另一番表態或會讓雅各•盧感到欣慰。周小川說,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對外貿易仍然保持較大順差,人民幣並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從目前資本市場和經濟環境來看,人民幣短期貶值難以避免,但長期貶值主觀不能、客觀不可能,而周小川的表態則能夠穩定市場信心,給人民幣匯率企穩營造良好環境。

周小川表示,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趨於穩定。

增速

曾長期保持8%以上高速經濟增長率的中國,步入新常態後面臨經濟結構調整陣痛,需要從投資、出口拉動經濟轉變到消費拉動上來,而去杠桿化則要求中國宏觀調控政策不能追求短平快,而要重長遠和潛力。

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市場普遍認為,隨著前期政策措施消化生效,下半年中國經濟環比增長將快於上半年,並最終達到全年7%左右增長的目標。

樓繼偉表示,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將保持7%左右,並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時間。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表示,這個4到5年的時間應該是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期,主動下調增長速度,著力解決30多年高速增長中的產生的問題。

“當前要達到經濟適度增長、民生適度提高、資源環境有效改善的效果。”鄒東濤說。

雖然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也出現一些可喜變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投資,服務業佔GDP比重超過工業;貿易順差佔GDP比重有所下降,國際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業700萬以上。

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表示,G20財長一致認為,沒有必要為了中國經濟成長放緩而感到不安。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預計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在去年約27.8%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至28.5%。

改革

儘管中國需要付出經濟增速放緩的代價,但種種信號表明,中國不會犧牲改革換取經濟短時增長。

“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改革。”樓繼偉強調,中國政府不會特別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經濟波動,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定力”。

中國今年初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中國將把改革推向縱深,包括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投融資體制、財稅體制、國企國資等領域。

鄒東濤表示,改革是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但當前穩定期的改革不能再是回到改革開放初期那種全面鋪開的改革,而應該是向深層次問題下手的全面深化改革。

樓繼偉表示,中國政府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改革紅利對衝人口紅利的消失,使經濟增長保持在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