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証史——新中國過徽誕生記

全面徵集,吹響國徽創作“集結號”

新中國宣告成立前夕,隨著各項准備工作的緊張進行,國旗國徽國歌的擬制任務也提上了日程。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並通過《各單位代表參加的辦法》《辦法》規定,在籌備會下分設六個小組進行新中國成立的各項籌備工作,同時授權第六小組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國歌等方案。第六小組組長是馬敘倫,副組長為葉劍英、沈雁冰(主持日常工作)。其他成員還包括張奚若、田漢、馬寅初、鄭振鐸、郭沫若、翦伯贊、錢三強、蔡暢、李立三、張瀾、陳嘉庚、歐陽予倩、廖承志共16人,可謂群英薈萃,人才濟濟。6月18日後各小組分別開始工作。

7月4日下午,第六小組召開成立會議即第一次會議。會上決定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同時設立了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和國歌詞譜評選委員會,由翦伯贊、蔡暢、李立三、葉劍英、田漢、鄭振鐸、廖承志、張奚若擔任評選委員會委員,召集人為葉劍英。7月10日,受評選委員會委託,由郭沫若、沈雁冰、鄭振鐸起草的《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草案)得到新政協籌備會各常委同意後,決定在北平、天津、沈陽、哈爾濱、大連、上海、漢口、濟南、青島、開封、西安、南京、香港等城市的報紙刊登。《啟事》中對國徽設計者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徵;(乙)政權特徵;(丙)形式須莊嚴富麗。還要求應征者對作品“須附詳細之文字說明”。從7月16日開始直至8月15日,《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在《人民日報》《大眾日報》《光明日報》《進步日報》等報紙的最顯著位置連續刊登五天,之後又每隔一天刊登一次,前後刊登了一個月,向海內外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吹響了徵集國徽創作的“集結號”。《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的發布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截止到8月20日,新政協籌備會共收到海內外應征國徽設計作品112件、圖案90)餘幅。

初選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考慮到國旗國徽甄選的獨特性和專業性,第六小組認為評選工作除由評選成員參加外。還應有專家加入。8月5日,在第六小組第二次會議上決定聘請著名美術家徐悲鴻、著名建築家梁思成、著名詩人艾青擔任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顧問。為了便於專家和委員遴選應征來稿,籌備會還在北京飯店413號會客室特設臨時選閱室,將所有應征來稿集中陳列,時間為8月18日至8月20日。

當評選委員和專家們看到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投稿時,強烈地感受到了人們對革命政權的熾熱擁護,也因此深感責任重大,必須全力以赴。到9月14日,第六小組光是全體會議就召開了四次,大家反復審閱,進行了多次討論。

8月x日,第六小組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在主席馬敘倫的主持下開始討論國徽的設計方案。鄭振鐸說:“現在看來,一個好的都沒有。”張奚若提議:“要不我們再等等看。”梁思成觀點鮮明地說:“在國徽上一定要把中國傳統藝術表現出來,漢、唐有很多東西可供參考。”沈雁冰、徐悲鴻的眼光同時落在一幅作品上,說:“這個徽亡灼朱雀很好看。”鄭振鐸再次審閱後,指著國徽底部帶字的一張作品說:“橢圓比圓的好,應該有字。”雖然會上大家認為並沒有發現符合國徽特徵及內涵要求的作品,但會後馬敘倫還是將大家評論意見相對集中的四幅作品收集起來作為以後設計的參考,同時將其交由第六小組全體會議再度審選。8月24日,第六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決定,由於已經收到的作品尚無可採用的,已另請專家擬制,俟收到圖案之後,再行提請決定。

之後,第六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又通過決議,把來稿較好的圖案印成小冊子,分給政協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提出意見。同時對國徽的評選結果作出說明:國徽圖案的投稿大多數不合體制,因為應征者多把國徽想像成普通的証章或紀念章。合乎國徽體制的來稿,其中又有圖案意味太重、過於纖巧的。比較可供參考采擇者,僅四五式。

9月17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國旗、國徽、國歌工作移交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第六小組除向主席團提交報告外,還負責選印可供參考選擇的各類各武國旗圖案38幅、國徽圖案5幅,分別印製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和《國徽圖案參考資料》圖冊請全體會議各位代表予以審閱提出意見。隨後,第六小組的工作併入後來成立的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

開國大典在即,設計工作卻無奈“擱淺”

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已近在眼前。當天晚上,已經忙碌了一天的毛澤東、周恩來又邀請郭沫若、沈雁冰、黃炎培、陳嘉庚、田漢、徐悲鴻、馬思聰、賀綠汀、洪深等16人在中南海豐澤園對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問題進行座談,徵求意見。在確定五星紅旗為國旗圖案後,大家開始對國徽的設計進行了討論。一時間,剛才還是氣氛熱烈的會場又迅速安靜了下來,與會者都認真翻看著《國徽圖案參考資料》中張仃、鐘靈設計的五幅圖案並提出了各自意見。

洪深第一個發言:“我覺得國徽圖案,各個圖各有可取之處,但各圖也有些毛病。如第一圖之帶就不如第四圖的帶好。中國版圖畫紅色,而把其他國家畫黃色,特別是把蘇聯畫成黃色是非常不好,我的意見是把第一圖修正好些。”賀綠汀隨即說:“我們國旗已確定,最好能畫五顆星。第一圖的地球是立體的,但地圖卻是平面的,和整個圖案看不調和,我同意再把它修改一下。”張奚若接著說:“地球只要畫經緯度,不必加上顏色,但中國版圖要畫上紅圖。”話音剛落,郭沫若說道:“第一,光芒來源不清,最好在地球上頭畫上一太陽。第二,星的位置不適當,最好還是放在齒輪內。第三,帶子還是第四圖好些。”梁思成從專業的角度對設計進行全面的點評:“構圖的主題與目的是好的,但毛病很多。第一,各圖主題之比例有些矛盾;第二,色彩太多,且不調和;構圖方面齒輪太城市化,而麥穗又太寫生,也表現得不調和。中國圖案有數千年的優秀歷史,因此我們的國徽最好能用中國圖案手法畫出來。”

由於意見無法統一,毛澤東提出:“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些,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原小組繼續存在,再去設計。”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主席團采納了毛澤東的建議後作出決定:由馬敘倫、沈雁冰和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繼續擔任制定國徽的任務,邀請專家另行設計。

兩種設計的“交鋒”

1949年9月27日召開的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國旗、國都、國歌、紀年四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梁思成代表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張仃代表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接受政協的邀請後,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國徽設計工作中。兩個設計組分別提出了兩個風格大相徑庭的方案。

1949年1O月23日,清華大學雕飾系教授林徽因、莫宗江,以及參加提供意見的梁思成和雕塑教授高莊、美術史教授鄧以蟄、工藝史教授王遜首先提交了一份國徽圖案和《擬制國徽圖案說明》在這個方案裏,首次將國旗上的五顆金星設計到國徽圖案。

梁思成小組設計國徽的核心內容是以一個璧(或瑗)為主體,以國名、五星、齒輪、嘉禾為主要題材,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而成圖案的整體。即:上部的璧及璧上的文字和中心的金星齒輪,組織略成漢鏡的樣式,旁用嘉禾環抱,下麵以紅色組綬穿瑗為結束。顏色用金、玉、紅三色。”其中“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的設計也在後來的國徽圖案中得到應用。

以張仃、鐘靈、周令釗等人組成的美術家組的方案的主體是天安門。設計理念為:一、紅色齒輪和金色嘉禾象徵工農聯盟,齒輪上方置五角金星象徵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二、齒輪嘉禾下方結以紅帶,象徵全國人民大團結,國家富強康樂。三、天安門——富有革命歷史意義的代表性建築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和偉大、堅強、英雄祖國的象徵。

梁思成在看了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的作品後表示反對將天安門放進國徽的設計理念。他提出:“天安門為一建築物,不宜作為國徽中構成物,圖式化有困難,宜力避畫成一張風景片,要變成次要裝飾。”“國徽圖案應繼承美術上歷史傳統,多採用民族形武。”張仃表示不能接受他的意見,說:“在設計意見書裏已經對設計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了明確的闡述,繼承美術上歷史傳統,應該是有批判的,我們應該繼承能服務人民的部分,批判反人民的部分——這是原則,更重要的:不是一味模仿古人,無原則歌頌古人,而是推陳出新。”他堅持以天安門為主的設計方案。

千呼萬喚始出來

1950年6月1日,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考慮到在國徽設計過程中,盡管已經經過了多次推敲與討論,但在主題結構、色彩運用等方面依然存在著分歧,因此決定將備選的設計圖案送請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商定,後者決定下設國徽審查組負責國徽的擬制工作。

幾經會議商討,國徽設計僵持的局面終於打破,在6月15日政協一屆二次會議國徽組第一次會議上,轉機出現。梁思成接受周恩來總理提出的要以天安門為主體設計國徽的提議,在會上提交了由清華營建系幾位同仁共同討論研究設計的圖樣。他們認為:國徽要懸掛在中央人民政府和駐國外大使館等事關國體的重要地方,因此必須莊嚴穩重。

會上樑思成闡述了重新設計的理念和觀點:一、國徽不能像風景畫,國徽與圖畫必須要分開。二、國徽不能像商標,給人以輕率之感。三、國徽必須莊嚴,至於處理的技術,還是採用民族形式的。

幾經會商,會議最終決定:將梁先生設計的國徽第一式與第三式合併,用第一式的外圈,用第三式的內容。同時張仃設計的方案也交給梁思成的小組進行進一步完善。

6月20日。國徽審查組第二次會議對梁思成小組根據實測繪制的國徽圖像進行最後的審議。會上周恩來對方案又提出一些具體的修改意見,他說:“圖下面帶子聯結一起,象徵著工農團結;印時用金色和紅色,若用黃色和紅色,則不夠美觀,金色和紅色表現了中國特點。”與會委員也就“將國徽中的五星改小一點,去掉天安門旁的小欄杆,使天安門的門洞更加明顯”等細節部分提出了建議。由於意見趨於一致,最終確定清華大學梁思成、林徽因等八位教師設計的方案交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表決。

6月23日,毛澤東主席親自主持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毛澤東聽了馬敘倫的報告後,微笑著拿起設計圖案說:“經過全國委員會常委會研究後,認為這個圖案是比較好的。是不是在這次會上我們原則通過。有些修改,可交常委會去研究。”根據政協執行表決具體辦法中關於重大議案的決案,要採用全體起立的方武表決方法,毛澤東提議:“因為國徽有關全國性,請起立表決。”表決結果為贊成者138人,占與會者絕大多數,表決通過。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就這樣,國徽圖案誕生了。

從平面到立體的“再創作”

國徽圖案通過後,把平面圖案塑成立體的浮雕模型,又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任務。梁思成向中央推薦由清華大學營建系雕塑教授、著名雕塑家高莊擔負塑造正式國徽立體浮雕模型的重任。高莊對平面國徽圖案進行仔細研究後發現,如果完全按照圖案製作浮雕模型,會有許多不足之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應該至臻完美。因此,雖然國徽圖案已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但他出於強烈的責任感,在深度加工的過程中反復構思,將國旗、天安門、齒輪、麥稻穗、紅綬帶等元素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國徽設計,規正莊嚴,審美統一,自然美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魄和時代精神。1950年8月18日,經過一個半月的辛勤勞動,高莊終於完成了國徽模型的設計塑造工作,他帶著兩個不同的國徽模型參加了“國徽使用、國旗懸掛、國歌奏響辦法及審查國徽圖案”座談會,對國徽模型塑造進行了書面說明,他在會上說:“各位領導,國徽模型的塑造被我耽誤了很多時間,非常抱歉。不過耽誤的時間是由於我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就是想使我們的國徽更莊嚴、更明朗、更堅強、更程武化、更統一、更有理陸、更有組織、更有規律、更符合於應用的條件,並賦以更高的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以冀將我們的國徽的藝術陸提高到國際水準和千萬年久遠的將來。因此在我塑造的中間作了一些修改。是否妥當,請子裁奪。”與會者對高莊改造後的國徽模型給予高度評價,中央也同意了高莊所做的國徽立體浮雕石膏模型。1950年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令,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同日,由新華社發表《國徽使用辦法及國徽圖案製作說明》《國徽方格墨線圖》和《國徽縱斷面圖》。

就這樣,從1949年6月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構思、設計、遴選、論証、修改和塑造,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國慶節前夕誕生了。回顧國徽的誕生歷程,它的設計完成是集體創作的結晶,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願,體現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凝聚了時代精英的智慧。

1950年9月30日,經過夜以繼日連續奮戰,直徑3米多的木雕巨型國徽被趕制出來,懸掛上了天安門城樓。1954年9月,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規定載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周玉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