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間諜”的美國華裔教授們

“我喜歡耶誕節的燈光,我真的,真的喜歡聖誕假期,但不是去年……我有幾次走出家門透氣,但儘量不去看(聖誕裝飾)燈光。這些裝飾不再像我記的那樣漂亮。”說這句話的正是美國華裔水文專家陳霞芬,她至今仍然無法忘記2014年耶誕節前的那一次遭遇。

去年10月,美國司法部指控她涉嫌竊取政府機密資料並輸送給中國,噩夢在耶誕節前降臨。去年美國聖誕假期開始前幾天,陳霞芬在位於俄亥俄州威爾明頓的辦公室被捕,當著同事的面被戴上手銬。消息傳開後,她的家門前停滿了電視轉播車。

與陳霞芬的遭遇類似,知名華裔超導專家郗小星今年5月被控向中國提供美國“秘密的超導技術”。情緒激動的郗小星說,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當時沖入他的家中,當著毫不知情的妻子和女兒的面,給他戴上手銬後押走。“我想我的妻子從那天開始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他說。 郗小星對於家人跟著受苦深感痛心,由於遭到起訴,他甚至無法回國給90歲的母親過生日。

鬧了個大烏龍

然而,更離譜的事情還在後面。眼看著就要開庭審理的陳案,美國司法部卻在今年3月開庭前突然撤訴。官方給出的回復是:沒有找到證據。而郗小星案也遭遇類似的“突然變故”:美國司法部以“弄錯了核心資料”為由,撤銷了對郗小星的起訴。然而,在一番折騰之後,留下的只有一地雞毛和兩位華裔科學家完全破碎的人生。

這是美國又一起 “中國間諜烏龍案”,從上世紀90年代李文和的冤案之後,不斷有研究敏感技術的美國華裔科學家中招,莫名其妙被扣上“中國間諜”的帽子,有的攤上官司。郗小星得到及時“平反”,但他的職業生涯和個人名譽已經蒙受巨大損失,不可能完全復原。

美國對防範外國間諜的警惕性越來越高,鑒於中國的迅速發展,華盛頓的這種心態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從一次又一次的冤案中,美國人大概自己也能悟出,他們過於神經質了。華盛頓對情緒不加克制不僅有損中美之間的氛圍,而且傷害了美國社會的種族和諧,給整個華裔甚至亞裔的就業和生活環境蒙上陰影。

現年59歲的陳霞芬出生於中國,後入籍美國,是美國國家氣象局水文專家。她已經在美國生活了20年,是美國國家氣象局模範雇員,曾經建立一個詳細的模型,用於預測美國河流流動情況。陳霞芬一直認為自己在保護美國人的生命財產免遭洪水襲擊,沒想到被控犯罪,刑期最高可達25年。更沒想到的是,結果變成了一個烏龍。

而郗小星這邊更扯淡。美司法部在今年5月的起訴書中稱,2002年至2003年前後,郗小星利用學術休假,與一家美國企業合作期間,得以接觸到一種給二硼化鎂超導薄膜製備領域帶來革命性發展的設備;2004年,他利用美國國防部提供的研究資助,尋求向那家美國企業購買一台這種設備,對方起初沒有同意,但在2006年1月前後同意郗小星使用,為期12個月,郗小星則簽署協議書,承諾僅用於測試目的,不會向第三方複製、出售、轉讓或以其他方式擴散這台設備,也不會對這台設備施以“逆向工程”。

協議書強調,那家企業向郗小星提供這台設備,並不構成它的“商業化”,而只是用於“測試目的”。起訴書和賓州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沒有提及這種設備到底叫什麼。不過,美司法部起訴書的重點不是與超導技術相關設備,而是郗小星“多次複製、出售、轉讓、擴散或以其他方式分享這台設備及其技術”或“未遂”,由他本人直接進行或得到“他指導的、來自中國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協助,受益者則是“位於中國的第三方、包括一些政府實體”,目的是幫助這些中方實體在超導技術領先世界。

郗小星對此感到非常的憤怒:“我不指望他們瞭解我做的所有工作。但是,他們為什麼不先諮詢專家再起訴我?讓我的家人飽受煎熬?讓我的名譽受損?他們不應該這樣做。這不是一個玩笑,也不是一個遊戲。”郗小星的律師蔡登伯格則反問道:“如果他是加拿大裔美國人或者是法國裔美國人,或者他來自英國,他還會上政府的監控名單嗎?我認為不會。” 知名華裔超導專家郗小星今年5 月被控向中國提供美國“ 秘密的超導技術”

華裔被“另眼相待”

起訴書指稱,郗小星大約在2002年加入中國政府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 2004年至2012年前後,郗小星策劃並實施從那家美國企業騙取技術的“陰謀”,向中方實體提供技術並協助他們進一步發掘和使用這種技術,為他本人和中方實體牟取“經濟利益”。

美方檢察官援引他們截獲的電子郵件指稱,郗小星還提出幫助中方實體建造一座世界水準的超導薄膜實驗室。起訴書稱,作為交換,郗小星反復尋求在中國獲得一些“名利雙收的職位”。但蔡登伯格表示,郗小星向中方聯繫人提供的資訊,涉及另外一種不同的設備,而他曾經參與發明。這一設備不屬於受限制的技術,而且不受任何保密協議的制約。“這是典型的學術合作,”蔡登伯格說,“沒有人拿這一東西發財。”

媒體認為,由於擔心所謂的中國間諜活動,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對待無辜華裔公民時,可能存在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反應過度,進而導致錯誤頻發。

在“百人會”等一些美國華裔團體看來,這兩起“中國間諜案”與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李文和案”存在相似之處。李文和1939年出生於中國臺灣屏東,1974年加入美國籍,曾在美國能源部下屬的洛斯阿拉莫斯核子試驗和核技術實驗室工作20年。李文和本應於1999年12月退休,但同年3月因被懷疑“向中國洩露有關W-88核彈頭的機密”而受到聯邦調查局調查,並被實驗室辭退。經過數月調查,對他的“間諜活動”指控始終難以成立。

對於美國司法部門這種荒唐的舉動,美國國會亞太裔議員黨團主席、華裔女議員趙美心在一份聲明中說:“作為國會亞太裔議員黨團主席,我對華裔雇員成為目標的趨勢看上去日益明顯深感不安,這些華裔雇員被指控進行間諜活動或進行經濟間諜活動,但隨後指控又被撤銷。”趙美心說,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應該調查聯邦檢察官是否基於種族或祖籍國而非確鑿證據起訴無辜的美國公民。

(程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