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統一為大”

習氏父子與馬氏父子都曾直接參與過兩岸事務

大陸的外交學界流傳著一個故事。一位外國政要拜訪中方一位老領導,一上來就夾敘夾議、旁徵博引論述臺灣問題,顯然是有備而來。老領導笑眯眯地聽完,問道:“你有兄弟嗎?”“有。”“你們打架嗎?”“打。”“要外人來幫忙嗎?”“不要……”外國政要頓明其意,戛然而止。老領導笑笑:“你看,我們和臺灣就是兄弟。”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習近平與馬英九,從父輩到己身,經歷了相似的時代圖景,又都直接參與過兩岸事務。

習仲勳,迎接昔日同學訪大陸

“文革”時期,康生誣衊習仲勳,說他與當時身在臺灣的同學兼同鄉陳建中有聯繫。陳建中1949年隨國民黨遷台,後擔任“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等職。1990年,即臺灣方面開放老兵探親後第三年,陳建中提出回大陸探親,並希望面見習仲勳。經中央同意,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勳指示有關部門,促成了陳建中對大陸的訪問。他抵京後,習仲勳一連4次會見了這位昔日同窗,向他介紹大陸的滄桑巨變和中共對台方針。在習仲勳建議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也會見了陳建中。在當時,這是中共中央與國民黨高層的一次重要接觸。

習仲勳一直關心臺胞工作。1982年4月,《中國青年報》編發《台籍醫生周朗赤誠報國卻得不到應有信任》的文章,反映天津市河西區醫院兒科主任、57歲的兒童白血病專家、臺灣同胞周朗不被院方信任,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習仲勳看到報導後批示:“他是經過長期考驗的老黨員、老技術專家,以這種不信任的態度對待,是十分錯誤的……請認真聽取周的意見,並解決他的困難。”習仲勳還點名責成天津市委第一書記陳偉達處理此事。

1987年,1500多艘臺灣漁船在大陸沿海躲避颱風。“但那個時候,按規定臺灣漁船是不能上岸的。”中央統戰部原秘書長張蒙納回憶說,“我們的工作有做得不夠的地方,比如不能及時補水,船員得病後也不能及時就醫等,臺胞有些意見。”習仲勳得知此事後,向時任統戰部部長閻明複做出批示,要求改進臺胞工作。習仲勳提出,對台工作各部門都要做,不僅是統戰部,外貿部、商業部、郵電部、外交部等也要做。

習近平,台商稱他“老朋友”

就在父親為對台工作思慮的同時,1985年,32歲的習近平從內地農業大縣河北正定,調至與金門一水之隔的福建廈門擔任副市長,後來又擔任甯德地委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省長等職,站到了對台工作的最前沿。多年後,習近平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回憶說:“我本人在福建工作多年,現在想起那個時期,我幾乎每天都要接觸有關臺灣的事情,要經常會見臺灣同胞,也結交了不少臺灣朋友。到浙江、上海工作,差不多也是這樣。”

不少與習近平打過交道的台商形容其工作特點是“低調、話少、願傾聽”,他們把他視為“老朋友”。臺灣冠捷科技集團總裁宣建生1994年到福州福清投資時,正是與習近平簽署的投資協定。宣建生表示,習近平“對臺灣政治生態和經濟,十分清楚”。

在福建省省長任上,習近平以“悠悠萬事,統一為大”闡述他對兩岸關係的態度,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形容兩岸經貿合作的大勢;廈門設立了大陸首家台商會館;福州建起第一個以台資企業為主的工業村。2002年春節前,習近平通過“海峽之聲”向臺胞拜年,熱情歡迎他們到福建投資經商、探親旅遊、求學深造、發展事業。

2010年9月,已是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出席“廈門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開幕式”的間隙,約見臺灣春保鎢鋼公司董事長廖萬隆。兩人一見面,就抱在一起,旁邊的警衛被嚇了一跳。原來他們熟識已久。兩人聊了很多年輕時在福建的往事。廖萬隆說,過年時,習近平會給他寄賀卡,很多台商都收到過習近平的賀卡。

“所希望的統一不是形式上的統一,是心靈的契合”

2012年11月,習近平的上任引起臺灣各界的高度關注,“身段靈活,剛柔並濟”是當時台商在媒體上對習近平的形容。此後,習近平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提出了一整套積極有效的對台方針策略。一是在涉及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會有任何妥協和動搖;“一個中國”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二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三是兩岸一家親,共建命運共同體,因此要有對解決兩岸關係中複雜問題的耐心與對臺灣同胞的最大誠心,力爭兩岸齊心實現民族復興;“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這3年來,習近平在會見臺灣來訪的各界人士時,反復強調以上3個方面。2013年與2014年,習近平兩度在北京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他表示:“希望兩岸雙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順勢而為,齊心協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兩岸民眾。”“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

2013年6月,習近平在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表示:“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對台海和平的現實威脅,必須繼續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主張和活動,不能有任何妥協。2015年4月,在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他強調要堅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堅持開展兩岸協商談判、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堅持為兩岸民眾謀福祉。

上述“習連會”“習吳會”“習朱會”,每次都超出了預定的見面時間。吳伯雄還透露,習近平曾對他說,他所希望的統一不是形式上的統一,而是兩岸人民心靈的契合,心與心能夠完全互相接受。吳伯雄說,這句話讓他很感動。正是這種對心靈契合的追求,使得兩岸關係在習近平主政下有了一個飛躍。

馬鶴淩,由“反共”到“統派”

馬英九的父親馬鶴淩,1920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縣,1944年從軍,曾任蔣介石侍衛官,1949年赴香港,主要負責與廣東的國民黨殘餘武裝的聯絡和組織工作,其間多次秘密返回大陸,為蔣介石的“反共複國夢”奔走。馬英九就是在這段時間,於1950年出生在香港。

1951年下半年,廣東境內的匪特武裝基本被肅清,馬鶴淩的身份暴露,面臨被港英當局驅逐的危險,只好去港赴台。抵台後,馬鶴淩先後擔任過國民黨陽明山党部書記、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秘書、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第四組主任、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作為國民黨一個中高層党工,馬鶴淩忠誠地奉行了兩蔣制定的“反共國策”,將“反共複國”作為奮鬥目標。

1988年,蔣經國病故。李登輝上臺後逐漸走上“台獨”之路,馬鶴淩過往的信仰受到嚴重挑戰。他完成了人生目標的重要轉折——由“反共”到“統派”。

1992年退休後,馬鶴淩參與籌組了“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及全球12個重要地區的總會,推動兩岸團結合作,化解兩岸敵意。1995年5月,馬鶴淩、秦厚修夫婦回大陸探親。此後10年間,他奔忙於兩岸之間,赴各地演講數十場,聯絡華人中的專家學者,反復強調只有兩岸統一起來,才能更加富強。

晚年,馬鶴淩常以江澤民的老師顧毓琇贈給他的對聯“和平統一興中華,天下為公進大同”自勉。2005年4月,他以85歲高齡組團到馬氏祖源地河北邯鄲尋根祭祖。7個月後,馬鶴淩病逝,骨灰壇上題有“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兩句話,遺言中更囑其獨子馬英九“繼志述事,適時全力以赴”。

馬英九,親歷開放探親決策

馬英九是臺灣當局兩岸政策調整的見證人與參與者。1981年,馬英九獲得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返台,擔任蔣經國的英文秘書,1984年出任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親身經歷了蔣經國開放探親的決策過程。

蔣經國提出“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政策後,臺灣常有老兵偷偷經香港到大陸探親,也有人穿著寫有“想家”的長袍上街請願。1987年的一天,蔣經國問:“英九,有沒有什麼事情?”馬英九便彙報了有人建議開放探親一事。蔣經國說:“你去找張(祖詒)副秘書長報告。”張、馬等人開始著手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的可行性研究。1987年10月,開放探親方案最終獲得通過。

蔣經國的決策程式和工作方式對馬英九日後處理兩岸問題影響頗深。李登輝上臺後,開始重組大陸政策決策體系,于1989年成立“大陸工作會報”機制,馬英九擔任執行秘書;第二年,臺灣“大陸委員會”正式成立,馬英九出任副主任委員。此時正值兩岸協商的關鍵時期。臺灣先後制訂出影響至今的“國家統一綱領”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國家統一綱領”被各方批評為“不統一綱領”,它繼承了蔣經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卻又將其中不合理之處發揮到極致,宣稱大陸不放棄社會主義,就沒有統一的一天。時至今日,馬英九對李登輝主導下的這兩項法案採取回避不談的態度。就在這兩項法案出臺後不久,馬英九離開了大陸政策的決策圈,轉任“法務部長”、臺北市長等職。直至2008年高票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才主導兩岸關係進入新的時期。

“兩岸關係是他目前僅存的政治資產”

早在2005年接替連戰出任國民黨主席時,馬英九就形成了自己的大陸政策:一是政治上強調所謂的“不統、不獨、不武”,即維持兩岸政治關係的現狀;二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以達成“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在此前提下共商未來;三是在其他領域推動兩岸全面交往。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並沒有擺脫蔣經國時期政策的窠臼,仍然認為兩岸分歧是制度之爭,但他與“台獨”主張劃清界線,堅定主張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就是兩岸關係能夠取得60多年來最大進展的主要原因。馬英九任內,兩岸實現了“大三通”,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這被一些學者認為是馬英九最大的兩項政績。

馬英九主政後期,由於臺灣經濟不景氣,國民黨高層幕僚頻出腐敗醜聞,馬英九處理複雜問題乏力等原因,其支持率不斷下挫。此次“習馬會”,馬英九在晚宴過後,被島內外媒體蜂擁圍堵,一名臺灣媒體人士說:“臺灣人已經很久沒這樣追過馬英九了。毫無疑問,兩岸關係是這位昔日的政治明星目前僅存的政治資產。”

臺灣作家、馬英九曾經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寫過1949年的大江大海,隱喻20世紀中國人經歷的大失敗、大勝利、大離別。在臺灣,經歷過大江大海的那一代基本凋零了,政壇上像馬英九這樣還留有父輩鄉愁的人已寥寥無幾。事務可協商,分歧可談判,唯有兄弟情源于身世,存於內心,必將因人而異。正是從這一點看,馬英九擔起了他應負的歷史責任。習先生與馬先生的握手,告慰了在流離中逝去的一代人,彌合了被時代鐵輪碾壓出的隔閡,自然會帶來兩岸關係更加務實的新一頁。

(胡石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