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經濟”與澳門初探(一)

王希富

早前,交通運輸類軟件Uber進入本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終亦未有真正定論。而近來,Uber在資本市場上卻是風聲水起,先後獲得二三十家國內機構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投資。不僅是Uber,其他不少與“共用經濟”模式相關的創業企業卻在“資本寒冬”下活的瀟瀟灑灑。那麼,何為共用經濟?為什麼共用經濟廣受追捧?如何發展共用經濟?澳門又如何與共用經濟相結合?

新青協日前舉辦以“當澳門遇上共用經濟”為題的“青年有計傾”討論會,由經濟政策關注組成員邱志樺主持,新青協副會長高岸聲,以及澳大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劉丁己任嘉賓。十多名青年參與,分享共用經濟以及近期城中熱話Uber的看法。邱志樺稱,共用經濟模式的初衷是為透過個體交換閒置資源,以達致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並提高交換者的彼此福利。共用模式的出現亦直接衝擊西方傳統經濟的消費主義,喚醒人們保護和珍惜資源。

最近Uber進入澳門觸動了公衆、政府以及的士業界的神經,高岸聲認為當中牽涉規管體系、准入條件和乘客保險等問題,社會上暫未有全面共識支持Uber於本澳營運。劉丁己分享了美國共用經濟模式的現況,並指各類商機從根本上解決大衆生活上的需求,如拼車和住房等,此類需求一般是傳統經濟無法有效提供的。認為法律規例難免滯後於科技發展,然而各地政府多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共用模式的經營。

會上,不少參加者認為,共用經濟模式多著重用戶體驗評價,激勵賣方繼續維持高品質服務,形成正面的反饋機制。亦有參加者認為,澳門地小人多且資源缺乏,外國暢行的共用模式不一定適合本澳,可能會造成資源爭奪的局面。此外,參加者熱議共用模式帶來的無限商機,提出數碼器材租賃和知識分享平臺等商業點子,想法和思維有創意。

邱志樺總結指出,共用模式的發展基礎為人與人之間信任,抱著地球村的概念,透過交換以減少消費。共用模式下的產物不應具強烈動機性,否則便會衍生組織性的產業特徵,失去閒置資源交換的意義。共用模式這個商業革命的興起,已逐漸顛覆傳統經濟體系,站在監管角度,政府應評估共用模式收入和社會支出孰輕孰重,並適度規管,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從一次社團的討論會中,我們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對於共用經濟認識的不同,決定著對其產業形態態度的不同。或支持、或反對,但這卻不能否認共用經濟模式正在不斷的發展,甚至可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

初步認識共用經濟

研究資料顯示,共用經濟是指擁有閒置資源的機構或個人有償讓渡資源使用權給他人,讓渡者獲取回報,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閒置資源創造價值。

共用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共用經濟現象卻是在最近幾年流行的,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個由協力廠商創建的、以資訊技術為基礎的市場平臺。這個協力廠商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借助這些平臺,交換閒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項目籌集資金。

關於共用經濟的驅動力,研究者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消費者感覺有更大的主動權和透明度。現在人們經常會遭遇到四個問題,即波動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共用經濟能使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充分發揮自我掌控能力。第二,當今世界範圍內正出現信任危機。

來自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目前的商業和其他大規模組織的信任度越來越低。不少人對大商家的印象並不佳。為此,當他們發現賣家與自己產生共鳴時,感覺更可信,這類消費更具吸引力。第三,消費者和供應者都在交換過程中更受益。消費者通過合理的價格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供應者從閒置物品中獲得了額外的收益。

再來分享下共用經濟的基本特徵:1、借助網路作為資訊平臺。通過公共網路平臺,人們對企業資料採取的是一種個人終端訪問的形式。員工不僅能訪問企業內部資料,還可將電腦、電話、網路平臺全部連通,讓辦公更便捷。智慧終端機便攜易用、性能越來越強大,讓使用者使用這些設備來處理工作的意願越來越明顯。例如,房屋出租網架起了旅遊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合作橋樑,使用者可通過網路或手機應用程式發佈、搜索度假房屋租賃資訊並完成線上預定程式。

2、以閒置資源使用權的暫時性轉移為本質。“共用型經濟”將個體所擁有的作為一種沉沒成本的閒置資源進行社會化利用。更通俗的說法是,分享型經濟宣導“租”而不是“買”。物品或服務的需求者通過共用平臺暫時性地從供給者那裡獲得使用權,以相對於購置而言較低的成本完成使用目標後再移轉給其所有者。

3、以物品的重複交易和高效利用為表現形式。共用經濟的核心是通過將所有者的閒置資源的頻繁易手,重複性地轉讓給其他社會成員使用,這種“網路串聯”形成的分享模式把被浪費的資產利用起來,能夠提升現有物品的使用效率,高效地利用資源,實現個體的福利提升和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存在形式方面,共用在網路生活中非常普遍,從文字、圖片到視頻、軟體,共用行為無處不在。隨著社交網路的日益成熟,當前共用內容已不再局限于虛擬資源,而是擴展到房子、車子等消費實體,形成了新一代的商業模式“共用經濟”。有學者把“共用經濟”分成三大類別:

1、基於共用和租賃的產品服務。這實際上是在同一所有者掌控下的特定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間實現使用權移轉,比如拼車網、房屋交換網。從本質上說,金融企業就是基於分享經濟理念的經濟形態。

2、基於二手轉讓的產品再流通,實質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間依次實現所有權移轉。比如美國的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是一個網上大型免費分類廣告網站,作為全球第一分類廣告媒體,目前在50多個國家的近500座城市提供求職招聘、房屋租賃買賣、二手產品交易、家政、娛樂以及敏感的尋找異性朋友等服務。

3、基於資產和技能共用的協同生活方式,實質上是時間、知識和技能等無形資產的分享。比如Liquid Space(流動空間)複製Airbnb模式,為在外出差者在當地尋找和共用最佳辦公空間,並通過基於地點的移動應用將資訊呈現給使用者,這些地點包括辦公區、商業中心等許多有WiFi但使用率不高的地方,從而成本低、浪費少地共用工作間和機器設備。此外,這種形式還包括一方利用閒暇時間為另一方提供服務等形式。

發展共用經濟的意義

從上述的認識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共用經濟”其實並未脫離供需這個基本的經濟規律,只是在物件和方式上的創新。其運作機制主要有:1、供給機制。共用產品的供給方式除了借助網路平臺的點對點交易和單一供給者的規模化出租外,還可以採用俱樂部形式,即每個成員都捐獻一份財物,從而每個成員都可以共用全部集體財物。2、市場交換機制。共用服務網站、智慧手機、社交網站和線上支付等資訊技術支援降低了交易成本:網站資訊平臺為供求雙方提供結對機會,可以直接將主人與租用者連接起來;以帶有GPS定位功能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資訊終端可以讓需求者瞭解標的物概貌;社交網路平臺提供了查看他人並建立信任的途徑;共用交易都通過網上付費,網上支付系統解決了資金交付事務。這些,使得資產共用比以往更加便宜、更加便捷,因此使分散的交易具備了形成更大規模的可能性。

共用經濟這種經濟形態有獨特的基本元素、工作平臺和文化。基本元素包括出租者、購用者、協力廠商及其提供的網路資訊平臺、標的物、其他媒體、政府監管者等等。工作平臺就是協力廠商及其提供的網路資訊平臺。共用經濟的文化基礎是分享合作互助。

1、交易主體。包括出租者和租借者在內的雙方交易主體主要是20-40歲之間的知識階層,作為網路使用者可以自由進行交易。共用產品的供給方式除了借助網路平臺的點對點交易和單一供給者的規模化出租外,還可以採用俱樂部形式,即每個成員都捐獻一份財物,從而每個成員都可以共用全部集體財物。

2、交易對象。交易標的物是具有使用價值的完整物品。一是價值額度較大,購置成本很高,或者受時空限制,難以遠距離隨身攜用,例如汽車和房產;或者是資訊技能和時間等依附於特定人格的無形資產。需求者自身不常用甚至只是一次性的使用,購置新物品顯得沒有必要。二是可以多次重複使用,所有者並不經常使用,這就產生了使用的閒置時期。因此,對所有者而言,將其出租比閒置更合算些,使物品起到了日常自用和偶爾分享的效果。

3、共用網站。與通常的電子商務網站企業説明供需雙方完成物品交易所不同的是,共用經濟條件下供需雙方不是完成實體物品或服務的購買,而只是暫時地租用,共用網站作為供需交易平臺,説明物主租出物品或服務,説明租客租到物品或服務。共用網站作為仲介樞紐,網站所有者會對交易成員進行背景審查,發揮協調調配功能,降低了個體之間的交易成本。

隨著共用經濟的興起,個別的、細微的消費行為變化經過集聚整合最終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業變革和社會變革。

1、共用經濟擴大了交易主體的可選擇空間和福利提升空間。在傳統商業模式下,人們主要是被動地接受商家提供的商品資訊,個別人對商品的體驗評價被壓縮在熟人圈子,而基於網路平臺的共用經濟模式卻使供求雙方都能夠通過互聯網發佈自己能夠供給的分享物品或需求物品,增加了特定供給者或需求者可選擇的交易對象,並具備了掌握交易對象更多資訊的可能,這就避免了欺詐性不公平交易和交易成本,從根本上提高了交易品質,有利於促進雙方福利的增加。

2、共用經濟改變人們的產權觀念,培育了合作意識。共用經濟將更多的私人物品在不改變所有權屬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以較低的價格分享,從而壓縮了個人用品中私人專用物品的相對空間,擴充了公共物品概念的內涵。這內孕著集體經濟的發展,也要求政府在國家層面更廣泛地滲透和干預進了居民私人生活,推動著社會共有形式的躍遷。借助網路平臺,出租或借用東西給自己不認識的人,從根本上擴大了人們分享的人際圈,教會人們如何分享,互相豐富生活,使得分享成為社會交往中的不可逃避的重要因素。

3、共用經濟改變了傳統產業的運行環境,形成了一種新的供給模式和交易關係。傳統生產方式是企業家組織生產要素提供產品,在生產環節的組織化程度很高,消費者主要是分散的散客。而網路平臺提高了消費者的組織化程度,將每一個顧客的消費需求變得更加精確,“柔性生產”和“準時供給”成為普遍性的生產方式,預示著精細生活時代的到來。從整個社會供給來看,共用經濟減少了社會供給總量,推動了綠色革命,有可能開啟下一輪產業革命,將成為過度消費的終結者。

4、共用經濟改變了勞資關係。共用經濟改變了企業的雇傭模式和勞動力的全職就業模式,給那些富有創造力的個人提供一種全新的在家謀生方式,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任務、工作時間和工資。事實上,大多數參與分享業務的人,都擁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是將這些分享服務看成是額外的收入。從公司的角度看,這種模式能夠保證公司自身靈活地調整規模,免去了裁員和招聘的痛苦,也不用考慮職工獎金、保險、退休金以及工會之類的繁瑣事務。這種工作模式,對於個人和公司都是非常有利的,從而使社會成員成為自由職業者和兼職人員的混合體,使全社會成為一個全合約型社會。

5、共用經濟有助於解決政府城市管理難題。交通擁堵、生態資源緊張、勞資矛盾、收入分配不公、鄰里冷漠是制約多數城市發展的普遍難題。在共用經濟理念下,地方政府間可以開展廣泛的發展合作,通過城市間資訊共用、政策協調、人力資源共用,有助於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不平衡問題。共用自行車和汽車改變了城市旨在改善交通的政策,共用汽車還能減少尾氣排放,共用私人住宅還能平衡城市住房供需關係,共用經濟甚至還可以通過穩定社會網路來解決城市犯罪問題。共用模式切入政治程式,成為民主化進程的重要促進因素。比如,很多國家流行的參與式預算管理,就是一個城市或社區的所有居民共同參與城市預算管理,討論並決定公共開支專案。

美國《時代週刊》將共用經濟稱為未來十年改變世界的十大思想之一,《彭博商業週刊》也將共用經濟的出現列為近八十五年來出現的最重大創新之一。著名未來學家與經濟學家傑瑞米•裡夫金(JerermyRifkin)甚至預言,共用經濟會在21世紀下半葉成為社會主導的經濟形態。

共用經濟所帶來的顛覆來得如此之快,根本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的創新浪潮,對傳統企業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就像《新資本主義宣言》(TheNewCapitalistManifesto)作者烏瑪律•哈克指出的,如果傳統消費減少10%,而共用消費增加10%,那麼傳統企業的利潤率將受到顯著影響;如果傳統企業不能進行改變,甚至可能會被淘汰。顯然,抵制不是明智的選擇。那麼傳統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共用經濟呢?以及在擁抱的適應共用經濟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在下期筆者希望能夠結合澳門實際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