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喝多了也會反胃

隨著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流行,「雞湯文」更在大範圍內快速傳播。但也因為其泛濫成災,人們經常被「灌雞湯」,其結果是——

炮製心靈雞湯有伎倆

從本質上來說,心靈雞湯是勵志心理學的一種,其特點是在獻生時忽略艱辛過程、直接展示美好結果。它灌輸單一的世界觀,不符合其邏輯的就忽略不計。這些故事容易讓人忽略客觀嚴謹的方法準則,頭腦變得簡單起來。

舉一個例子:胖和尚和瘦和尚在曬太陽,胖和尚說我要下山經商賺錢,最終享受生活,在海邊度假曬太陽。瘦和尚說我不就在曬太陽,享受你的最終結果嗎?這篇「雞湯文」想說明的道理是:與其孜孜追求不如珍惜當下。簡單明瞭的結果容易讓人若有所悟:原來是這樣啊。

如果你稍微多想一步,就會發現講故事的人利用瘦和尚之口偷換了概念:胖和尚說要享受生活,在海邊度假曬太陽只是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他還可以旅行、看戲;而瘦和尚用曬太陽替換了所有的享受生活。這是心靈雞湯常用的伎倆。

還有一種常用的伎倆是因果倒置。舉一個例子:成功人士必備的十種習慣之類……它會讓你覺得看過之後就能向成功人士看齊,其實,那十種習慣顯然不會是成功的充分條件,而其中一些習慣,是成功之後自然會有的,如高端的社交、健身、讀EMBA

雖然明白了心靈雞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其轉發量總是居高不下。不得不說,心靈雞湯準確地抓住了那些情感脆弱、相對缺乏理性的人群。

不論喝多少心靈雞湯都無法代替自己的努力

大多數「雞湯文」宣揚的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淺顯道理,而每個人的現實生活境遇大相徑庭,要複雜、深刻得多。所以,當人們發現「雞湯文」背後的真相,就難免開始懷疑它的價值和意義。

另一方面,因為最初對「雞湯文」追捧者眾,導致一些微博、微信公眾號開始冒用名人、明星的名號大量杜撰「雞湯文」,其目的不是為了勵志、為了弘揚正能量,而是為了吸引粉絲,推送廣告,商業利益才是根本的目的。得知真相的人,自然對這類文字更加反感。

雞湯再鮮美,偶爾嘗嘗可能還不錯,喝多了也會反胃。所以,還是著眼現實與當下,過好屬於自己的生活,任何心靈雞湯,都無法代替自己的努力。

心靈雞湯不等於心理諮詢

最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新加進朋友的各種討論群、主題圈裏,群主都會跳出來說,別發「雞湯文」,不聽勸者,將移出群,踢出圈。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快到人們都感覺適應起來很吃力。心理壓力隨之而來,幾乎人人難逃,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這樣的形勢下,按理說心靈雞湯的「市場份額」會擴大,事實卻正好相反。為什麼心靈雞湯沒有變質,但味道卻不受歡迎了呢?

在心理諮詢室裏,不少來訪者傾訴類似的經歷:遇到過不去的坎,想不通的事,也曾買過不少心靈雞湯、心理自助的書來讀。讀時意氣風發,但真正應用到自己身上時就不太靈光,最後還是來求助心理諮詢。

是啊,如果用冰山來形容,心靈雞湯僅僅是粹取浮在水面上最小卻最耀眼的「尖尖」,暗藏在水面之下的「暗黑」部分往往隱去,或者沒有願望或機會。如果我們缺少對於自身問題或困難深刻的分析,難以確定符合自己個性的策略,僅有一個空泛的理論指導,很難擺脫心理困境。

很喜歡一句話: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心靈雞湯即使讀起來很美,很有道理,但作用相當有限。而心理諮詢之所以有效,除了有諮詢師幫助來訪者分析,其實意義最大的部分是諮詢過程中,帶著有生命溫度的理解和陪伴。這樣的理解,我們叫同理心;這樣的陪伴,我們叫生命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