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副主任指人資適度開放利澳發展是實事求是

由於人資政策向來引起社會關注,商界長期慨嘆人資不足,勞工界別則關注本地居民就業權益會否受影響。中聯辦副主任姚堅近日對此認為,在保護本地人就業、支持本地人發展的基礎上,為了澳門的未來,應當允許更多人參與競爭,祇有競爭才有發展。他還形容“為了澳門的未來,必須作出的開放和讓步,否則我們沒有未來!”。從本澳當前已進入發展新階段,人口素質有待提高、人口老化、人力資源不足等問題成為本澳未來發展的瓶頸,這是眾所周知的問題,姚副主任雖然沒有用具體數據來講明原由,也指出影響本澳未來發展的所面對困難的根本所在之處。但是忠言逆耳,姚的言語剛出就受到某團體的極力反對,甚至高調式召開緊急的新聞會為某一行業拉旗式持反對意見。可見,本澳未來城市發展及綜合競爭力,就與會人力資源及人力配合存在矛盾,也與一些社會保守觀念存在矛盾,或以開放或是閉門的形式吸納外地人才仍需整體社會的共識。

對於本澳人力資源不足或人才資源不足的問題,過去由於某些團體或個人的觀念較為保守陳舊及保護主義過重,在引進及開放人力資源及人才來澳的問題上,對於勞資雙方存在不同的意見及矛盾,資方或社會企業渴才如稀,但是勞方則閉門保守,而令到本澳在回歸十七年來所面對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面對這樣現實的問題,再加上未來城市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社會。也正如,中聯辦副主任姚堅日前則指出,中聯辦首先支持工聯培養本地人,令本地員工的就業素質不斷提高。同時,為了下一步澳門的發展,應該採取開放的態度,歡迎周邊人員競爭,才會使澳門未來更好。開放是世界主題,也是國家主題,也應當成為澳門的主題。姚副主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本澳未來發展的根本所在。姚副任還認為,澳門在勞工政策保護方面,工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保護本地人就業、支持本地人發展。在這基礎上,為了澳門的未來,應當允許更多人參與競爭,祇有競爭才有發展,為了澳門的未來,必須作出適當的開放和讓步,否則澳門沒有未來。可以目睹周邊地區發展迅速,年輕人未來必須面對競爭。筆者相信,姚副主任對於本澳未來人力資源的政策,他也是見到眼裏而痛在心中,他也是希望澳門未來發展得越來越好。特別是澳門亦是參與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一帶一路”政策的發展,姚副主任的言談更是對本澳未來發展的一種指導性的“警號”,某些團體不應為了某種利益而固守老觀念,忠言逆耳也好,提議也好,澳門未來發展的的確確是需要不同層次的人力資源或人才資源來支撐的,未來人力資源政策及人才資源政策方面,應有所改革,以迎合國家的改革發展的潮流。

對於中聯辦副主任姚堅日前指勞工政策應更開放。作為建制派的工聯日前則緊急舉行記者會,重申堅決反對職業司機、莊荷及監場主任輸勞的立場。工聯指出,目前全澳有十八萬外僱,不論服務業、建造業、酒店業都因充斥大量外僱而令本地工人受衝擊,薪水受影響。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三的澳人反對輸入外勞司機,百分之九十的司機亦反對輸入外勞,希望政府堅守不輸職業司機、莊荷及監場主任外勞的承諾,為澳人保留就業空間,使工友在職業生涯中得以發展。工聯希望政府未來清晰態度,在輸勞問題上把好關。目前就業環境不景氣,政府不應輸入職業司機外僱。工聯曾舉辦不同類型的招聘會,收到超過二百人登記應聘司機,但成功入職的不足一半,反映不少居民希望投身司機行業。一旦輸入外僱司機,除搶本地人飯碗外,內地與澳門兩地駕駛法律及文化差異大,亦可能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更會增加路面承載力的負擔。政府有必要創設條件,業界則應改善工作環境及條件,吸引更多本地人入行。

就是否能開放輸入外地人力資源或人才的問題,有經濟學會日前則認為,目前澳門本地人力資源不足難以支持博彩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學者則人為,特區政府應對博彩業未來的發展規模和速度作出策略性和有前瞻性的規劃,包括對人力資源數量和素質作出合乎現實的規劃。並認為輸入外勞可調節勞動力市場,平衡勞動力的供求。澳門人的晉升也不可一步到位,從學術角度講需要5至10年時間,才能實現博彩業人員本地化。政相須改善本地化措施。,根據過往幾年的發展方向和增長速度,澳門本地人力資源在數量和素質上不能配合博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幾年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只能舒緩過往幾年的人力資源壓力,不表示問題已解決。未來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問題進行客觀和科學的分析,並根據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從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的角度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應對方案,員工服務素質對建立國際品牌和競爭力相當重要。

據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今年9月至11月失業率為1.9%,就業不足率為0.7%,兩項指標均與上一期(8月至10月)持平。 今期勞動人口共39.31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1.9%。其中就業人數為38.55萬人,較上一期減少4,000人;按行業統計,建築業的就業人數減少,教育和零售業則有所增加。 失業人數為7,600人,較上一期微增100人,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14.7%,下降4.5個百分點。 與去年同期比較,勞動力參與率下跌1.3個百分點,失業率持平,就業不足率則上升0.1個百分點。 2016中期人口統計初步結果,今年8月澳門人口為65.09萬人,較2011年人口普查時增加近10萬人,增幅17.8%。其中外地雇員在過去5年增加68.8%至10.52萬人。人口結構方面,男性人口有31.4萬人,女性有33.46萬人,分別占總人口48.2%及51.8%。性別比為93.2,即每百名女性對93.2名男性,較2011年輕微增加。而老年人口在今年8月為5.94萬人,占全澳人口9.1%,較5年前增加1.9個百分點;少年兒童人口有7.79萬人,占總人口12%,比重與2011年相若。人口密度則為每平方公里2.14萬人,較2011年增加15.9%。有調查報導指出,受訪者普遍認為人口老化、人口素質和人手不足是澳門人口面對的最大挑戰。逾60%受訪者贊成特區政府增加幫助適應社會的服務給新移民,但同時有85%受訪者贊成新來澳定居的人士要住滿一段時間,才可享用資助的公共服務。高速發展又牽動人力資源的需要,本地居民對外來人口的適應性無可避免有很大的差距。

眾所周知,人力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本表現為知識、技術、體能等的綜合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發展對經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合理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能有效的促進經濟的協調發展。知識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源的管理也必須根據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改革創新,以實現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從而將人力資源發展的效果最大化。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主要提倡“以知識創新為源泉,以服務業為載體,以創造經濟價值為目標”,大力發展創意產業。人力資源的品質影響著經濟發展的高低,所以各個地區的發展差異主要是因為勞動者的素質有差異,特別是教育的差異直接影響著人才的素質。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的開發不僅提高了人才的技術能力,而且能使人才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研究,使他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進行技術的創新,創造新的價值,以此推動經濟的發展。從經濟發展方面來看,知識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只要人的技術能力與專業技能提高了,就會促進某個行業的發展進程,此行業又會推動整個經濟鏈條的發展,因此說只有通過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分配,才能提高人才的綜合能力素質,才能為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與技術支持。所以,人力資源的優化升級能夠促進經濟的協調發展。同時,本澳在人力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對其認識不夠深刻,應該加強人力資源的統籌規劃,在加大人力資源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時,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衛生保健方面、資訊網絡方面等,這些看似與人力資源無關緊要,但是它們在無形之中影響著人力資源的總體發展水準。

澳門回歸後,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許多工作崗位本地勞工無法滿足,因此需要輸入外勞來解決用工短缺的問題,其中餐飲、保安、建築等外來勞工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澳門媒體有評論認為,針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外雇群體,澳門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外地雇員的勞動權益;澳門政府應該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來規範外雇的輸入,且從澳門長遠發展考慮,切實保障外雇的權益和利益。有學者則認為特區政府必須盡力回應本地居民的期望,要表達足夠的誠意培育本地人材,再以具前瞻性的視野,讓本地居民理解輸入外地雇員、以至引進外地移民的必要。當政府決定輸入外地的勞動人口,本地人口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或威脅,認為澳門特區政府有3點可以做到:教育及培訓,儘管現階段要輸入不同的外來人口回應發展需要,但澳門特區政府必須長期承擔提升教育、培育本地人材的責任,避免本地居民有“被外來勞動力邊緣化”的感受。完善社會政策及資源分配,援助無法解決生活困難的底層居民,舒緩他們的威迫感及危機感。法制執行,認同澳門的黑工問題比較突出,特區政府如果處理不好,會加深本地人口對外地勞工的抗拒感。

近年因經濟急速發展而引起的人資問題,一直成為澳門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特區政府的人資政策一直為中小企業詬病。有人力資源業界代表日前也指出,特區政府在處理人資問題時要有數據基礎,建議建立包括失業居民及在職居民在內的勞動力資料庫,掌握準確數據,而不是憑空想像、閉門造車。掌握數據變化後,政策才會貼近現況。早前特區政府推出計畫,資助澳門應屆大學畢業生北上實習,積累工作經驗。但有團體希望特區政府將資助計畫改為鼓勵大學生在澳門實習,既積累工作經驗又解決澳門企業人資壓力。現時部分大專院校最後一年都要求學生到企業實習,既解決中小企業人資壓力,又幫助學生自身增值。因此,倘特區政府用政策資助鼓勵學生留在澳門實習,對勞資雙方都有利,屬於比較好的建議。此外,外雇補充澳門人力資源不足,特區政府制訂政策時要確保澳門工人“飯碗”。長遠來說,應該設立機制,協助澳門工人逐步取代中高層外雇職位。如博彩業,早年娛樂場主管由外雇擔任,經過數年發展,澳門莊荷應該有晉升機會。另外,失業大軍中部分可能是不願意工作,特區政府應制訂鼓勵政策,幫助失業人士重投就業市場。對於立法會早前通過的外雇法,有意見指立法工作“趕收工”,給人匆匆立法的印象,且該法律制度仍有不完善,日後需要依靠行政法規補充,當中包括建立明確過冷河機制,既保障澳門工人、又確保合法聘請外雇的澳門機構的權益。本澳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當局實應及時制訂合適的人力資源政策,以滿足澳門長遠的發展需要。有建制派的立法議員日則也建議政府主動檢討和制訂澳門長遠的人口政策,除了輸入真正的技術勞工、專業人才之外,適度放寬移民政策,考慮以年齡、學歷、工作技能、財富、與本地居民的親屬關係等因素評分,適度吸納文化程度較高、具較強勞動力的青壯年人口。在長遠培育本地人才的同時,迅速地優化澳門人口結構和素質,提升澳門競爭力,為澳門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人口基礎。

其實,人力資源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培訓,政府應該加大對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提高人口受教育水準,提高人才的品質。只有人力資源的品質提高,才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團體日前對本澳人口狀況新形勢作深入研究和調查則指出,為日後政府制訂經濟發展、人力資源與就業、養老保障體系等相關政策提供更科學、更客觀的基礎數據。澳門人口隨著社會變遷而產生變化,政府將會以前瞻的態度,延續並深化已開展的人口政策研究,科學預測和適當調整人口規模、人口素質和人口結構,以期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目前,政府已建立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資料庫,未來資料庫將進一步延伸至赴內地和海外升學的本澳學生,有效分析和預測本澳人才的分佈情況。同時,將擴展其他行業的人力資源數據,逐步建立全面的人力資源資料庫。在善用本地人力資源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適當地輸入外地雇員及專業技術人才,以補充本地人力資源的不足。特區政府應繼續將積極促進就業,提升本澳居民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繼續加強針對各年齡層工人的技能培訓工作,推動職業技能鑒定規範化;切實執行《聘用外地雇員法》及相關行政法規,加大力度進行打黑工作,切實維護本地雇員的就業權益不受損害。此外,政府應適時檢討實行的《勞動關係法》,在確保工人權益的同時,為工商界,尤其中小企業,締造更佳的營商環境,調解勞資雙方矛盾,營造和諧社會。

為了強化澳門整體的競爭力和保持澳門經濟的持續發展,特區政府應積極推動產業結構的適度多元化,由於澳門是一個自由經濟的體系,特區政府並不會直接干預某一行業的營運和發展,而是藉著各種措施,繼續優化整體的營商環境,使澳門經濟可以穩健發展,社會保持和諧共融。為了促進經濟穩健發展,以及提升本澳城市競爭力,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更為重要。李克強總理日前也指出,中國政府正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所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就是要使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他還指出,我們既要保持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更要關注就業、收入、環境等事關發展品質效益和民生改善的指標。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把經濟增長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才人力資源,把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釋放出來,使他們靠勤勞和智慧創造新的社會財富。尤其是在臨近的國家或地區,例如新加坡等都在採取積極進取的人才吸納計畫,特區政府消極的人才政策將不進而煺,所以在審視現有人才政策的基礎上,參考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相關計畫,優化人才挽留方式,以為提升本澳競爭力做好人才準備,將是促進本澳長遠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此外,李克強總理還指出,特區政府要繼續貫徹以人為本、科學決策的施政理念,把民生事務放在施政的優先位置,著力增進澳門同胞福祉,希望各界從澳門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出發,多關注特區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發揮好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營造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畫出澳門最大的同心圓。

因此,對於本澳人力資源及人才不足的問題,澳門未來發展應放在國家總體發展戰略考慮,並清醒面對博彩業一業獨大,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任重道遠,人力資源供給不足,社會心態發生變化,輿論環境漸趨複雜等矛盾和憂患。澳門須堅定信心,居安思危,加強戰略謀劃,增強應對能力。用姚堅副主任所言的:“為了下一步澳門的發展,應該採取開放的態度,歡迎周邊人員競爭,才會使澳門未來更好”的話來形容是適當不過,也是符合當前本澳客觀發展的需求,也能配合特區政府一直持科學施政的施政方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