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材一律改為「14年抗戰」

【香港中通社1月10日電】中國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學2017年春季教材將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凡教材中有「8年抗戰」字樣的都將進行修改。

人民日報10日報道,教育部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

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和地方課程教材,要全面體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強調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凸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

新京報10日報道,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工作人員表示,落實「14年抗戰」概念是貫徹中央相關精神,去年10月,中國國務院相關負責人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當時要求教育部各部門通力配合,兩個月前已要求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落實該概念,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

長期以來,中國國內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和經歷的時間在認識上不盡統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種說法:一是1937年說,從1937年「七七事變」算起,即中國進行了8年抗戰;二是1931年說,即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即中國進行了14年抗戰。

中國青年網10日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組組長、研究員、抗戰史專家岳思平指出,「8年抗戰」應準確理解為全民族抗戰,主要指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國抗戰;而中國局部抗戰是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主要是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部分華北和華中地區的中國軍隊抗戰。中國抗日戰爭應包括這兩階段,應是14年。

岳思平指出:「這裡既有思想認識和宣傳報道不盡統一的問題,又有口語習慣說法和文字表達不够嚴謹的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把有關概念區別清楚是首要前提。」「只有看清了『8年抗戰』和『14年抗戰』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才能客觀全面地把握國共兩黨在抗戰期間的歷史地位,才能正確認知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