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構想成熟也易於接受

新任廣東省長馬興瑞,在廣東省「兩會」上,再次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並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已經啟動編制,今年廣東將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他指出,去年三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廣州、深圳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同年十二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通知,提出二零一七年啟動珠三角灣區城市群等規劃編制,將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因此,今年廣東將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他還表示,要落實粵澳遊艇自由行和澳門機動車便利入出橫琴等政策,加快中國與拉美經貿合作園等建設。

從馬興瑞的談話中,可見「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與「珠澳同城化」相比,具有如下的兩個特點:其一,從立項權限單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構想是中央的規劃,被納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及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通知,是中央的決策;而「珠澳同城化」則是地方個別城市的單方規劃。其二,從構想規劃的出發點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是將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市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目的是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具有整體利益的情懷;而「珠澳同城化」則是僅限於珠江口西岸的一隅,僅是服務於珠江口西岸的「交通樞紐和核心城市」,為建立引領中山、江門等城市的「領頭羊」地位增添別處不可得的實力,與著眼於「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比較起來,本位主義及「小鼻子小眼睛」了一點。其三,在稱謂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符合國家憲法對地方行政區劃的定位,亦即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廣東省一樣,是屬於同一位階的一級地方行政區劃,而「珠澳同城化」則有刻意人為抬高二級地方行政區劃的位階,使之與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平起平坐」之嫌。其四,從概念上來看,「粵港澳大灣區」讓有很多親友在舊金山灣區以至美國的港澳居民,甚至自己就是曾經移民到舊金山灣區以至美國後回流香港、澳門的居民,倍感熟悉及親切,容易接受及融入;而珠澳同城化」中的「同城」一詞,則較為敏感,讓人容易往「淡化兩制區隔」方面猜想,從而產生疑慮。

實際上,「大灣區」這個概念,就是「首創」於舊金山灣區。而舊金山灣區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一個大都會區,位於沙加緬度河下游出海口的舊金山灣四周,其中包括多個大小城市,最主要的城市包括舊金山半島上的舊金山,東部的奧克蘭,以及南部的聖荷西等。「舊金山灣區」為美國西岸僅次於洛杉磯的最大都會區,總人口數在七百萬以上,該地也是美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地區之一。舊金山灣區不像其他以單一城市為中心的大都會區,灣區裡有數個獨特的城郊中心。雖然聖荷西在一九九零年人口普查時超越舊金山,成為灣區裡人口最多的城市,但舊金山仍舊是灣區的商業與文化中心。

但舊金山灣區怎麼輝煌,也只是在一個省級行政區域--加州之內,並不像「粵港澳大灣區」那樣是跨省級行政區域,而且其人口和經濟實力也遠超越之,因而在「灣區」的前面加了一個「大」字。而且更重要的是,舊金山灣區是「一國一制」,「粵港澳大灣區」則是「一國兩制」,參與其中的各城市實行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倘以法域區分,還是橫跨三個法域,即三種實行不同的法律制度。廣東是實行名為「社會主義法系」,實為歐陸法系(又稱為「大陸法系」,其重要特徵是「成文法」,下同)的法域,香港特區則是實行英美法系(又稱「海洋法系」,其重要特徵是「不成文法」)的法域,澳門是實行歐陸法系的法域。夠複雜了吧?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瞄準「世界級」的格局,其所涉區域的經濟總量較大,可打造成為世界級金融中心。僅香港和深圳的金融及經濟規模加起來,就可以等同倫敦或紐約兩大全球性金融中心,兩者合作完全可以打造亞洲的「全球性金融中心」。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所在緯度的自然條件較好、地理範圍適中,適合打造成世界級灣區,比東京灣、三藩市灣等世界級灣區的地理環境條件都要好,可將產業、物流、科技、金融和貿易等資源高度集聚,打造世界級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泛珠三角合作為重要基礎,輻射作用覆蓋內地九個省區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擁有全國約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經濟總量。「粵港澳大灣區」將推動「九加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向更高層次、更深領域、更廣範圍發展,其輻射半徑更將延展至東南亞國家,成為聯通「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推動粵港澳企業聯合「走出去」,有利於粵港澳區域更好融入國家經濟體系,確保粵港澳長期繁榮。

因此,這個「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的一個新創舉。而在協調上,則比較麻煩。幸好,都是在一個國家之內,有中央政府進行協調統籌。而且在交通設施大建設後,往來較為便利,比面積較小的舊金山灣區不遑多讓。但也暴露了港珠澳大橋的「單丫」設計,未能通達深圳,成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缺陷。據說,這是香港特區政府在「發功」,擔心珠江西岸的貨物流到深圳鹽田港。這種「本位主義」,曾經讓廣東及其屬下的深圳,曾經滋生「不屑」香港的情緒,尤其是在廣東省的經濟總量超越香港,曾經在改革開放初期積極支持廣東的香港,卻需要內地反過來要求內地「反哺」香港之際。

就此而言,澳門的「自謙」甚至是「自貶」是對的,奉行「老二哲學」不會惹來妒忌。本來,實行「一國兩制」的澳門,與鄰近地方的關係,應有一種「優越感」,但澳門特區卻反其道而行之,各種關係稱謂澳門都自願認作「小弟弟」,「港珠澳大橋」自願屈居於行政區劃層級比澳門低一級的珠海之後,與深圳、珠海的關係,也是「深澳合作」、「珠澳合作」。這種自謙態度,有利於保護自己,也符合澳門特區的面積和人口都是屬於「小弟弟」層級的現實。

「粵港澳大灣區」將有利於澳門。澳門儘管在行政區劃上是屬於省級;但在行政區域上,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以至是人才儲備,卻連內地的一個區縣都不如。甚至某些地級市的經濟總量也超越澳門。因此,澳門可以籍著「粵港澳大灣區」而「水漲船高」,在周邊發達省市的「月暈效應」加持下,發展得更好。廣東鄉下有一句俗語,謂「隔離田車水,自己田亦得益」,就是如此。澳門可以通過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發展戰略,將進一步擴大發展空間,走上經濟適度多元和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