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龍」聚首探索深海奧秘

【新華社青島2月6日電】 「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6日正式入駐位於青島的中國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加上此前已入駐這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中國深海「三龍」聚首,將在未來航次中協同作業,互為補充,共同探索深海奧秘。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波說,「三龍」是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類典型深潛器,其在調查作業模式方面各有特點,在應用領域方面各有所長。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朱繼懋介紹,「海龍二號」最大作業深度為3500米,通過一根線纜與母船相連,由操作手在支持母船遙控,根據潛水器線纜傳來的海底影像遠程控制潛水器運動與機械手操作,突出優勢是水下工作時間長。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李碩介紹,「潛龍一號」最大作業深度6000米,通過預編程實現水下自治式運動,可用於深海地形地貌、海底流場等海洋環境參數的大尺度、長時序觀測。

「蛟龍」號為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可搭載科學家親臨海底目標作業區,開展現場觀測、原位探測、精細採樣等工作,這是無人潛水器所無法比擬的。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軍說,「蛟龍」號新母船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3月下水,屆時這條母船可同時搭載「三龍」探海。

李波說,將來到達目標作業海區後,可利用船載設備和「潛龍一號」進行地形地貌等基礎調查,再利用「海龍二號」和「蛟龍」號進行精細調查,「三龍」協同作業,互相取長補短。

此外,「三龍」還可互為保障,如果有其中之一發生故障,其他潛水器可提供救援。「‘三龍’將使不同類型的科考作業同時展開,將提升中國深海科考的作業能力和作業效率。」李波說。

據瞭解,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均實現了國家重大深海裝備集中管理與高效應用。「海龍二號」和「潛龍一號」在完成研製和海上試驗後,仍分散在研發單位,無法形成「協同作業、安全救助」的海上整體實力。另外,中國已研製成功的深海裝備大多由研製人員負責操作使用,沒有形成職業化支撐保障隊伍。

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於2015年正式啟用,提供科考船舶、載人潛水器等大型裝備運行與維護保障等,擁有現代化的潛水器維護與總裝車間、大型試驗水池車間等,並在潛水器維護保養等方面積累了經驗,形成了以潛航員為主的潛水器維護保障隊伍,為其他深海裝備的業務化應用創造了基礎條件。

李波說,為此,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決定將「海龍二號」和「潛龍一號」放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開展業務化應用,與「蛟龍」號協作,以發揮它們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