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執政為何失敗?

馬英九給臺灣社會提供了更為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但老百姓幾乎無人不罵他,主要因為他在經濟上的表現實在太差,沒有把空耗十餘年的臺灣經濟拉起來。他執政的最後一年,人們習慣了「負成長」這個新詞:GDP連續三季「負成長」;出口總營收連續16個月「負成長」;對未來感到悲觀的人們不願背上家庭重擔,出生率的世界排名長年墊底,於是總人口自2016年2月起也開始「負成長」

國民黨握有最專業的經濟人才與執政經驗,馬英九在2008年勝選之初也以振興經濟為施政的首要目標,但他在經濟上的欲振乏力讓人們跌破眼鏡。回顧馬英九的成敗,首先要檢討他在經濟政策上的失敗,而最佳對照物件就是臺灣經濟奇跡的歷史經驗。

房市狂飆與「鱷魚返鄉」

馬英九在2008年上任之初遇到金融海嘯,他的應變穩重而有效。馬政府全額保障銀行存款、協助企業融資,成功避免銀行與企業的倒閉風潮二一個以外銷出口為主的經濟體,能在全球不景氣的大環境中保持穩定,是難能可貴的。然而,止住經濟跌勢之後,必須振興前任領導人時期低彌不振的經濟,馬英九刺激經濟成長的政策一敗塗地。

2008年金融海嘯時,世界主要經濟體不約而同地向市場瘋狂注入救市資金,「注人流動性」一時間成為熱門新詞。同時,各國又大幅降息,以低利率把銀行中的存款逼出來一起救市。馬英九的救市方法同樣是「注人流動性」,他推動4年內5000億擴大內需政策,擴大公共投資,「央行」也連續降息,向市場大開資金水閘,注入數以千億計的新臺幣。

然而,馬政府對注入市場的千億資金幾乎沒有管理可言,湧人市場的資金反而造成大災難。大開資金水閘是期待源源湧出的資金湧進工商業和服務業,從而加強經濟動力、創造工作機會、增加民眾的薪水,進而讓民眾開心花錢,增加消費。但投資人總是懶惰的,如果沒有政府的管理與誘導,資金就會避開勞心勞力的工商業,「空手套白狼」地流向賺輕鬆錢的途徑。於是,銀行以超低利率放出去的數千億新臺幣,湧人以房地產市場為主的輕鬆錢路,臺灣到處建起空蕩蕩的公寓大樓,新房和二手房一起飆漲。以位於臺北市中心的大安國宅來說,在2000年時一戶售價約為800萬,2008年一戶大約1600萬,八年翻一倍,當時已經是匪夷所思了在馬英九執政時,大量湧入房市的熱錢又將房價迅猛沖高,在2013年房價最高時衝破3000萬,生生比陳水扁時的高點再翻高一倍。

房價翻倍再翻倍,就是資金管理不善的惡果。2013年底被揭發的頂新魏家炒房事件,很直白證明馬政府疏於管理。頂新魏家是「康師傅」的老闆,銀行大開貸款方便之門,魏家兄弟單靠個人信用就向第一銀行輕鬆貸得鉅款。巨額貸款並非用於工業生產,而是投入房市,魏家在臺北市區第一豪宅「帝寶」一舉購買14戶。更離譜的是,第一銀行為了爭取大客戶,貸款門檻低到不可思議。在臺灣買房首付一般是30%,銀行房貸最多70%,而第一銀行給魏家的房貸竟高達99%。魏家兄弟只要出l%首付,就能輕鬆進入房市,大手筆大炒特炒,驟得暴利,真是「空手套白狼」的化境。

頂新在陳水扁執政時期返台投資食品業,號稱內地台商「鮭魚返鄉」的典範,但在2013年被發現使用「黑心油」,「鮭魚返鄉」成了「鱷魚返鄉」。同時爆發出來的「帝寶」炒房事件,則讓馬政府的經濟政策成為笑柄,政府擴大內需的數千億新臺幣都讓銀行喂了「鱷魚」。

馬英九要擴大內需,唯有把資金注進工商服務業,才能造成「乘數效應」。有本領貸到錢的大老闆卻拿馬政府放出來的資金投機炒房,既沒有增加工作機會與薪水,又炒得房價翻倍暴漲。2010年,臺北市居民平均要付出45%的所得支付房貸,沒房子的則要支付隨房價快速攀高的房租,薪資水準倒退16年,哪還有閒錢消費。

不知所措的「負利率」創業

對一般老百姓而言,馬英九經濟政策的最恐怖衝擊不是房價暴漲,而是「負利率」。兩蔣時代維持高利率政策數十年,養成臺灣民眾節儉儲蓄的風氣。筆者在1980年代念小學時一年期定存利率12%,學校要求小朋友交100元儲蓄,畢業時返還百元鈔票一張,另加幾個10元硬幣,這能養成學生根深蒂固的儲蓄習慣。然而,高利率會讓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減少短線的投資與消費。政客為了迅速刺激經濟就會壓低利率,讓人們覺得錢存銀行不上算,寧可領出來投資或消費。

李登輝在執政時輕率拋棄高利率政策,一年期定存利率逐年下降到5%左右,陳水扁時代一口氣壓到2%上下,扣掉物價漲幅,幾乎是零利率了。馬英九主政後繼續降息,使定存利率降到1%上下,正式低於物價漲幅。換言之,放在銀行的定存會被物價E漲吃掉,錢越存越少,是為「負利率」。

「負利率」固然可以把老百姓的錢從銀行裏逼出來,逼出來的資金要投向何方,卻是茫然無措的?馬英九雖然逼老百姓拿血汗錢出來投資,卻沒有為投資人打造出有前景的產業。今日臺灣的龍頭產業石化、電子與機械業,都是兩蔣時期打下來的基礎;馬英幾格局不大,也沒有本領推動產業升級,但他另出奇招,以經濟全球化帶動產業升級。全球化開放固然會帶來全球化的市場,卻也會帶來全球化的慘烈競爭,臺灣產業勢必要自我提升一臺灣要經濟全球化,首先要與第一大貿易夥伴一一內地互相開放合作,所以馬英九首先開放兩岸交流,與內地談ECFA、「太陽花學運」在服貿協定階段卡住ECFA,也連帶卡住馬英九的全球化大計原本應該在全球化競爭中鬥志昂揚、奮發騰飛的產業大升級,就因政治惡鬥而胎死腹中。

產業升級失敗後,被逼出來的資金無路可走,有錢人固然可以炒房炒股,一般人卻投資無門。有志甩開負利率定存與低工資工作的創業族很多,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86%有創業意願,成功率卻只有一半。原因是很明顯的,創業要有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理念,原地踏步的產業使創業者沒有創新可言,當前臺灣年輕人的創業首選居然是開咖啡店。

更難堪的是,馬政府提供的千億資金不但幫不了創業族,甚至幫不了老牌企業。低利率理論上應該能使企業貸款更為輕鬆,但是銀行放款要考慮企業的發展前景與財務狀況,大部分企業的獲利前景根本過不了核貸門檻,尤其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企業向銀行貸款困難,只好另尋出路,這幾年臺北街上的當鋪如雨後春筍般滋生,以急需融資的巾小企業為目標客戶,無情說明了在產業升級無望時,向市場注入再多流動性也幫不到企業。

八年碰壁後,失去產業前景與創業自信的資金流回銀行,銀行定存雖然是負利率,但至少是個免手續費的藏錢處,於是臺灣的「超額儲蓄」讓人觸目驚心。臺灣金融圈沿襲老上海習慣,稱投資無路的閒置資金為「爛頭寸」,金融界「爛頭寸」在馬英九執政的最後一年實在太多,各大銀行紛紛拒收大額定存,今天如果拿300萬新臺幣以上的現金存定存,是會被銀行逐客的。

翻倍的房市、越存越少的負利率、倒退十餘年的工資水準、貸不到的企業周轉金、不敢收存款的銀行、見不到前景的衰頹經濟…一這是2016年國民黨在「大選」中一敗塗地的主要原因。

尹仲容,馬英九沒有的「中央銀行」總裁

馬英九的難關並不是無解的,要打開經濟困局,臺灣需要國民黨來臺灣初期的經濟領航者尹仲容這般人物。他在1949年任「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這個「生管會」正是馬英九經濟大政中付之闕如的第一大敗筆。

國共內戰年代,物價飛漲,有錢人流行炒作「金鈔」(黃金美鈔),套購物資。只要把金鈔炒得每天狂漲,就能坐收暴利,何必苦哈哈地辦工廠?於是,政府鼓勵台商生產的「生產貸款」全被商人拿去炒金鈔,振興經濟的雄心成為笑話。國民黨在1949年到臺灣時,島上同樣經濟破產,有錢人同樣渴望炒金鈔來賺輕鬆錢。尹仲容在1947年見證「生產貸款」的破滅,深知振興經濟的關鍵是嚴格管理工商貸款的流向,他鐵腕管理,親自決定各個產業的發展,從機械、制藥一路管到鳳梨和香蕉。但凡他認為應該增產的產業,就以政府力量全力扶助、貸放資金、嚴格監督,務使這個產業迅速振興;而對奢侈品進口等非必要產業,則予以毫不容情的擠壓。手操工商業存廢生死權柄的尹仲容,被媒體諷刺為「經濟沙皇」,但他的專斷鐵腕使臺灣經濟由廢墟中站起來。

「經濟沙皇」要經常挨駡。以紡織業來說,當時臺灣本地紡織廠太差,民眾樂用日本布,尹仲容說完「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棉花」就把日本布給禁了,改由美國進口棉花,交給臺灣的紡紗廠,從源頭開始紡紗織布。但土產布品質太差,引起公憤,幹夫所指,黑函亂舞,尹仲容仍然堅定不移。就這樣,臺灣紡織業突飛猛進,品質追上日本,成為經濟奇跡的中堅產業。

1960年7月,尹仲容出任臺灣銀行董事長,由經濟領域跨足財政金融。當時「中央銀行」尚未復業,臺灣銀行實際上扮演「中央銀行」的角色,尹仲容便又成為「財金教父」。在他上任時,臺灣經濟已經火熱起飛,工商業者急需資金,按照今天的邏輯,政府理應大量「注入流動性」才對,力排眾議的尹仲容對工商界說道:「今天我擔任台銀董事長,如果要工商界對我鼓掌是很容易的事,因為現在一般的困難是資金問題,如果臺灣銀行對於借款來者不拒,事情就解決了。」但尹仲容不要掌聲,只要貨真價實的經濟成長,他拒絕打開資金水閘,他判定這會造成亂投資與物價上漲。尹仲容說:「我所講的投資,是指將實實在在的物資與實實在在的勞務投人生產。」如果輕率大印鈔票向市場注入資金,就會出現投機之風。當然,高利率政策也決不動搖,政府要獎勵民眾儲蓄,而不是用低利率把民眾的血汗錢從銀行擠出去。反之,企業要貸款,則要先經歷高利率的門檻,間接造成優勝劣汰,迫使企業成長。當時,台銀本身的放款利率若以年息計算,高達18%以上。

面對堅持不肯大開資金水閘的尹總裁,臺灣紡織企業的龍頭、新光公司老闆吳火獅火大了。他對曾在十年前一手帶起臺灣紡織、業的尹仲容激憤言道:「我們剛要起飛的紡織工業,因為台銀抽緊銀根無法借錢買棉花,欲振乏力,尹總裁總不能見死不救吧?」「紡織業可以吃點瀉藥。」對紡織業知根知底的尹仲容答復,「經我查明,原來紡織業已經囤積了幾萬包棉花……我可以報告各位,要起飛的、或者白以為會起飛的棉紡業並不急於要求資金。」

在工商界的怒駡聲中,尹仲容始終守緊資金閘門,堅持高利率政策。他的堅持迫使企業自我提升,擠倒了體質不良的台商業者,有效杜絕投機之風。臺灣產業在陣痛中成功升級,南「進口替代」邁入「出口擴張」,大步邁向奇跡。

這份堅持,正是馬英九經濟政策中留白的第二大敗筆。尹仲容大魄力的細膩經營把臺灣經濟帶上騰飛的奇跡年代,自己卻活活累死,得年只有60歲。在這位「經濟沙皇」與「財金教父」的典型式範之下,兩蔣時期的財經官員個個不肯走大開熱錢閘口的通膨降息輕鬆路,臺灣經濟因此得以健康成長,避開投資炒作之風,開創出實實在在的經濟奇跡。

最怕被罵的馬英九不可能重用尹仲容這樣的大才,不肯投機取巧的政策必然會引起公憤。故馬英幾雖然推崇兩蔣時代的臺灣經濟奇跡經驗,經濟政策卻走上投機取巧的輕鬆路。8年後,馬英九的經濟願景灰飛煙滅,國民黨在沸騰民怨中下臺。

(霍安治/文)